都说填报高考志愿太难,面对全国成千上万所高校的数万种专业,再加上竞争者的底细是个未知数,想将自己的高考分数利用得最大化,就是捡漏最好的大学最好的专业,这就让每年一千多万的高考生左右为难,一筹莫展了。
事到如今,谁也没想到的是如何填报志愿这个大难题,已经摆在中考生面前,虽然平行志愿有好几个,但不少有实力有底气又硬气的重点高中,明确规定只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这就让不少中考生心慌了。
随着中考升学政策“普职比大体相当”进一步落实与推行,将近一半的考生被强制分流去中职教育,另一半有高中读的考生,谁都想以自己的考分进入一所相对来说升学率高的高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更何况三观未定的青少年,很多学生进入高中都还是懵懵懂懂状态,那么,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管理严谨的高中学校,对他们的成长就很有利了。
问题就来了,考生想在成绩基础上读最理想的高中,而高中学校却坚持只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
站在考生立场,换了谁都想考上最好的高中,再说平行志愿中的三个志愿,分别为理想、稳妥、保险,即使冲刺理想高中失败,还有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稳妥的志愿能被录取也很不错,考生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还是有不少自由发挥的余地。纵使“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最终结果也是有所得的。
站在重点高中学校立场,之所能决定只看第一志愿,说白了就是想主动争取到不错的生源,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被筛选下来的生源。
同事家孩子今年中考,一家人围绕第一志愿报考哪所高中反反复复讨论了很多天,始终做不了决定。因为孩子平时成绩勉勉强强能够得上最好的高中,可校方也发文确定只录取第一志愿考生,次好高中也明确规定只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这就是说,如果第一志愿没被录取,只能滑到排名第三、第四甚至更差的高中去。
将最好、次好两所高中往年录取数据比较来比较去,同事和孩子都矛盾得很,谁也不敢把前途当儿戏或赌注。最好的高中,意味着全市最高的高考升学率,重点本科率,最好的生源全被截流在这里,还有全市最好的教育资源,最好的教师队伍,甚至最好的社会支援。排名第二的高中,无论是高考升学率、重点本科率,生源,教育资源等,都是低人一等。
按照以前的中考录取原则,实行均衡招生志愿,并将其列入首批录取。为均衡生源,遏制择校,方便考生,减少录取环节,考生可选择填报均衡志愿、计划内重点高中志愿、重点高中择校生志愿、计划内普通高中志愿、职业技术学校志愿。
招生流程大体是这样进行的:首先,进行推优招生、均衡和特长生招生的录取工作;其次,根据考生中考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填报志愿和重点学校招生计划,按分数由高到低依次录取重点学校学生;再次,相关评价指标按分数由高到低依次录取重点高中择校生;然后,将统调上重点分数线但所报考重点志愿滑档的考生,分至重点高中有缺额的学校;然后就是按分数由高到低依次录取普通高中学校学生以及统调普通高中有缺额的学校;最后就是依照考生填报的职业技术学校和专业志愿,录取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如果所有学校都按照这样的招生流程进行,那么,考生填报中考志愿就简单多了,反正考试分数是王道,能考上哪所高中就去哪里读高中,根本就不必过于操心和担忧考分高却读差学校了。
近几年来,一些重点高中为了锁定理想生源,在招生上大做文章,把考生和家长逼向了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境地。其实,有经验的老师总结两点,可以帮助考生和家长快速做决定。
第一点:冒险做法
考生平时成绩基本上能够得上什么高中录取分数线,只要心态稳定,平时考试没有大起大落,那就放心报考这所高中。原因至少两点:
一是中考考题普遍偏容易,因为通常都是九年义务教育学业水平测试和升学考试合二为一,在兼顾升学的同时要也照顾差等生初中毕业。也就是说,考试题目基本上都是以基础题为主,对于平时基础不错的考生就没有难度了。
二是中考前经过一轮又一轮总复习,把平时学习的漏缺基本上都补上,并且把基础也夯实了,中考比平时考得好当然就毫无悬念了。
再说,即便冒险失败滑到普通高中,好歹也是有高中读的,这就是做不了“凤尾”就去做“鸡头”,也没什么不好。因为到了普通高中肯定在重点班里做领军人物,受到老师和学校的重视度都会陡然上升,也会被同学崇拜,这样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将受益一生。
第二点:稳妥做法
不是每个人都有冒险意识,如果做不到第一点,那就退而求其次填报十拿九稳的高中学校。即便教育资源、生源、学习环境稍稍差点儿,但是学习主要靠自律、自觉、主动,“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
总之,不管高中学校招生“掐尖”,还是按正常流程进行,考生在填报中考志愿前做足准备,是冒险还是求稳妥,只要听从内心就好,不必花太多时间纠结。学习主要靠内因,一切外因都只是起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