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
针对小学低年级同学语文学习,家长反馈最多的问题,从教学实践经验看,不光有基础能力的问题,其实很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孩子自身读写困难,这是读写障碍的问题。读写障碍是一种学习障碍,它影响到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是一种疾病而不是智力问题。老师和家长如果分辨错误,认为孩子在读写上的问题,就是太笨了,怎么教都教不会,其实就忽略了读写障碍带来的影响。但是读写障碍带来的学习影响,也会波及到数学计算、专注度低等学习问题。
读写困难需要长期的治疗,通过一些方法改变学习行为,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读写。当我们家长发现,孩子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成绩提高难,有一些较为明显的基础学习问题时,我们不妨通过这样一张表来筛查一下,看看孩子是否有读写困难的问题。如果超过3条以上都有明显的行为符合,建议家长早点带孩子去就医,而不是拼命给孩子报辅导班。
1、在识字和阅读能力上的问题
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这样的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看不出异常,可以正常交流。但是不能流利地运用常规化词语,即便是学了课文和各类生字词,在组词和造句上也进行了练习,但是在日常用语中,还是无法准确使用词语。识字能力比较差,反复超过3次以上的记忆和背默,都不能很好地识字和记忆。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也会低于同龄平均水平。无法理解简单的故事,找不到重点,哪怕老师已经把学习重点、作业重点、课文的重点指出来、写下来,对于有读写障碍的孩子,仍然是无法理解,也不会去主动抄写和记忆。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也会发现,有些学生到了三四年级,仍然记不住作业内容,也不主动去抄写,家长会解释为孩子毛毛糙糙,粗心大意。其实是读写障碍,因为这一类学生还有阅读能力上的问题。
阅读能力表现在无法专注阅读课文,在早自习的朗读抽查中,有的同学不能流畅地读出一段话,有错词、错字的现象,哪怕老师及时纠正,请学生在多读两遍时,仍然会犯同样的错误。混淆读音相近的生字词,因为识字量少,遇到生字时就卡顿,无法继续朗读下去。这些情况,如果是新老师,肯定会认为是学生没有好好预习,负责的老师会和家长进行一次沟通,但是收效甚微,因为家长也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流利地练习朗读和预习课文。于是家校关系也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老师认为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家长认为老师有针对性,把教学任务摊派给家长。学生的问题越积累越多,最后老师只能放弃了。但是这不能怪学生学习能力差,而是读写障碍这种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我们的语文老师发现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总是漏字或者跳行的时候,就应该提高警惕。着重关注学生在读写上的问题,是不是在朗读的时候,把词语前后颠倒,哪怕纠正过后,还是不能理解,习惯性地颠倒朗读。读课文的时候,这一类学生小动作比较多,摇头晃脑,打扰同桌读书,或者手里要拿一支笔比划,哪怕是指读练习,也会指错行。这些小问题都是因为学生有读写障碍,而不是单纯的调皮捣蛋和老师作对。以上的问题,超过3条以上,我们就基本可以判定学生有读写障碍了。老师要和家长就读写障碍这个问题进行沟通,告诉家长什么是读写障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书写和表达能力上的问题
有阅读和识字障碍,那么在语文学习的日常练习中,有些行为也会较为明显。家长和老师会判定为是孩子上课不专心,写作业太粗心,孩子在学习上的一个正常表现。就会忽略这其实是读写障碍,因为写作业较为同龄人慢,会认为是拖拖拉拉。尤其是在低年级语文抄写练习的作业中,往往一行字的书写练习,有读写障碍的学生,会写十几分钟。家长看得非常生气,只能盯着写,可即便如此,不少家长会说,盯着写都不能好好写,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笔,字一会大一会小,一个语文作业,能写1个多小时。这种情况,会伴随有读写障碍的学生很长一段时间,久而久之,他们也不太清楚,到底是自己需要练字,还是需要被家长盯着学习。
听写的时候,家长会更气,明明是在听写前复习的10个生字词,还能一写就错,这就是学习态度不好,不专心。但真正的问题,在读写困难上的表现,家长是没有察觉的。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同一个字在一篇作业中,有不同的写法,有的写对了,有的写错了,也要引起注意。比如“的”这个字,有的字只写一个偏旁,有的字多一笔或者少一笔,在抄写作业中,字间距不争气,无法对齐线格,甚至借助工具也对不齐。这些现象,家长都要观察,是不是一个长期现象?哪怕经过纠正,也无法避免这些错误,就要及时就医了。
有读写困难的孩子,写作文的时候,也不能正确表达,不是词不达意,就是语法错误。表达逻辑是混乱的,哪怕家长给孩子抄写范文,在抄写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写错字,抄错行的问题。家长生气,主要是因为孩子的态度,明明我付出了时间和精力辅导你学习语文,为什么你还会让人失望呢?其实是孩子病了,家长不知道而已。所以,当我们发现小学生语文成绩难以提高,有读写困难时,一定要多留心,看看孩子是否得了读写障碍。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