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教育减负提了很多年,各种减负条例也有几十上百条,但是到了教育基层真正落实的,几乎没有给中小学减负任何负担。 倒是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育减负文件越多,校内教育减负越多,中小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越多,睡眠时间越短,越减负越辛苦。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与教育方针和政策背道而驰的现象呢?
我们都知道,自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全国中小学生都使用一样的教材,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课本,既要考虑到教育发达地区的孩子,又要兼顾到教育落后地区的孩子,教材太难了不现实,教材太容易了又失去了差异化存在的意义,只好折中一下两头兼容。
同一本教材,不同省市地区有自己的中考高考升学要求和标准,这怎么搞得下去?孩子要升学,中考高考指挥棒指到哪,义务教材上所缺欠的知识,就得想方设法补上。
谁来补?校内教育减负方针不变,老师按照教学大纲有条不紊进行就好了,不过有责任心的老师还是很多,“走在刀尖上”给学生拓展知识,其实也挺难的,遇上主张快乐教育家长,不仅出力不讨好,而且很有可能被投诉到当地教育部门。
重视教育又想孩子赢在中考高考的家长,只好把孩子送进校外辅导机构。根据相关大数据统计,中小学生上补习班的比比皆是。没办法呀!家长总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孩子被中考淘汰吧?对于普通家庭或贫困家庭,家无祖业又无金矿留给下一代,只有各种“鸡”娃让孩子出人头地了。
之前,家长都认为高考很重要,是人生最重要的分水岭。后来才慢慢发现,原因中考才是真正的人生分水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一半考生能通往普高的彼岸,有考大学的机会,而一半考生挤到桥中间,被强制分流去中职教育,学历基本上就定格在高中。很多家长都慌了神,从开始出生开始就各种培养,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没想到最终却在中考面前止步。
知识经济时代,有文化有知识才有可能过上有闲有钱有尊严的生活。什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破除“重普轻职”的传统观念,这不是扯犊子吗?读了高中就不能发展职业教育,重普轻职有什么不妥?为什么高校可以扩大招生,普通高中就不能依葫芦画瓢也扩大招生?正处懵懵懂懂青春期的中考生读高中的好处,至少有三点:
一、成长环境很重要
初中毕业生大约15岁左右,正是青春期最冲动、激动的时期,心智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如果中考后被分流到一些生源很差技术学校,周围的同学、朋友都曾经是吊儿郎当的差等生,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对未来没有打算更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聚集在一起能干什么呢?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难怪不少家长一听说中考升学率只有50%,就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推进高中学校,他们认为哪怕最差的高中都比技术学校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环境对三观未定型的初中毕业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再差的高中,都有生源较好的学生;而技术学校的生源,几乎全是差等生。
因此,提升了中考录取率,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犯错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程度的提高,高中毕业再次犯错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
二、给晚熟孩子成长机会
我们都知道,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通常学习成绩排在靠前的,基本上都被女生包揽了,当然也有少数听话乖巧男生的成绩也不错。也许是因为男生本来就比同龄女生心智晚熟,他们还不懂得为什么读书,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太多时间和精力花在调皮捣蛋上去了。
可不少男生成功逆袭,一般是从初三或高中才开始的。如果中考被淘汰,就没有机会上高中,更谈不上翻盘。如果将中考升学率提高到70%~80%,将大大提升了男生上高中的机会,这对未来人才选拔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三、缓解家长焦虑
家长为了不败在中考上,除了加大教育投资各种鸡娃外,还早早就买完小学学区房再买初中学区房,无论是金钱、时间、精力还是精神上,几代人齐心协力付出与奋斗,只为孩子的教育。不管在经济上还是心理上,压力都非常大,能不叫人焦虑吗?
中考升学率比高考升学率低多了,如果考上高中就十之八九能上大学,而考不上高中,只能读个中职教育。家长当然害怕孩子中考考不好,轻者上不了好高中,严重可能连高中都没有机会读了。
在这么大的中考升学压力下,别说给孩子教育减负了,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学业,就是奔波在各大培训机构之间,没办法,单靠学校的学习内容根本赢不了中考。
如果提升中考录取率,让那些成绩不算太差,自己也有想上高中意愿的中等生有高中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长和学生压力,给中小学生减负也就水到渠成了。
陕西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把中考录取率提高到70%-80%,已受到广大家长的热烈支持,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进入高中读书,即使学习成绩一般,也不想让孩子中考结束后就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总之,普高录取率只有50%,这个升学竞争太激烈太残酷了,对中考生来说也不是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