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会被B站上的05后“教做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文 | 缓缓君

首发 | 缓缓说

01

B站又出“五四青年节”的宣传视频了。

去年的《后浪》,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环游世界、高空跳伞、电竞夺冠、穿着汉服在闹市中舞蹈,凭着兴趣爱好自由探索,尽情享用文明的成果……

《后浪》让我们看到一部分中国年轻人,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

他们身上展现出的自信和创造力,足以让上一代人满怀羡慕,满怀期待。

然而,中国很大,地区间的差异也很大。

中国的14亿国民中,只有不到4亿人有驾照,不到4亿人坐过飞机,不到1.5亿人有护照,不到1亿人喝过星巴克;此外,还有5亿人没用过互联网。

显然,《后浪》中出境的那些年轻人,他们终究只是一部分人。

视频中缺失了广大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年轻医护人员,缺少了戍守边疆的青年军人,缺少了在自己岗位上奋斗青春的教师、程序员、快递员、工人等等。

只呈现一部分精英的自由选择和精彩生活,却忽略了在人群中占据大多数的普通人的生活。

那它越美好,反而越显得扎眼。

这就是为什么《后浪》会引发巨大的争议。

一年后的今天,B站又回来了。

在背负了去年巨大的争议声甚至骂声后,选择在五四青年节继续发声,说实话,这件事本身,还是蛮需要勇气的。

那么,B站今年的表现,大家还满意吗?

02

今年B站的五四宣传片主题是——《我不想做这样的人》

这是在征集了26所学校的955位初中生的想法后,汇集而成的一段演讲(由一名15岁女生和一名13岁男生轮流讲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演讲的一开始,女孩说:

“那些想从我们身上看到中国未来的人,亲爱的父母、师长、前辈,其实我还不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嘴角不由自主地往上扬。

像不像当年的你和我?

从小就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从小就有广泛的见识和自由选择的,毕竟是少数。

普通如你我,当年不就是一路困惑,一路探索着往前走的吗?

就拿我来说,学生时代,就是以读书考好大学为目标,一直到了高考完选专业的时候,其实也并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干嘛。

毕业了,工作了,辗转走上了写作这条路。

一路走来,都是在跌跌撞撞的探索中试出来的。

哪怕是鲁迅这样的大文豪,其最初的志向,也不过是当一名医生,直到认清“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之后,才决定弃医从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相信,这才是绝大多数人的状态——不断地在探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但在探索的的路上,如何才能避免迷失了方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就应了男孩接的那后半句:“但能和你分享的是,我不想做什么样的人。”

有人不想做“拿着锯子的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人不想做“浑身带刺的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人不想做“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具体大家可以看一看这段2分多钟的视频(强烈推荐)。

03

“泪目”“感动”“加油”“好棒”……

从弹幕中可以看到,这段演讲感动和激励了很多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演讲中的话语固然激励人心,然而,也有一句话叫做“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相比于弹幕,评论区里的一些声音更显冷静和现实。

“到了社会就知道了,做什么样的人由不得你自己。”

“我初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积极向上得一批,现在社会毒打我快十年了,我现在只想搞钱。”

“当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应该记住,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拥有的那些条件。——《了不起的盖茨比》”

有多少人是因为生活所迫,才渐渐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

少年不识愁滋味。

年少轻狂的时候,当然可以慷慨激昂地说,自己不想成为这样那样的人。

待到真的步入而立之年,背负了房贷、车贷,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后,又有几人可以洒脱地说出“不为五斗米折腰”?

即便你自己愿意过苦日子,又有几人舍得让家人一起受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这一点来说,当孩子们在讨论“我不想做这样那样的人”的时候,身上终究是带着一份理想主义。

这份理想主义最终能否照进现实,尤未可知。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连13、4岁的孩子们,都暮气沉沉,都被现实的枷锁所束缚,那这样的社会,一定不是什么好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只会透露出“认命”两个字。

理想主义最珍贵的一点就在于,它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一种积极的、进步的、向善的声音。

这种声音或许会给现实世界带来辩论和争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真实的世界,就是需要在争吵中去形成共识的。

这样的共识,才会有活力不断地添加进来。

这才是我们这个社会能够不断向前、不断进步的动力所在。

所以,当我看着一脸稚气的孩子们,一本正经地说出他们想法的时候,我的内心满怀憧憬和喜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当属那一句:

“我不想做一个隐身的人,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他藏在人群里;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他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

这背后体现的是“担当”,是“五四精神”的彰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

“五四青年节”是怎么来的?

是为了纪念1919年的那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法三国牵头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战后协约会议。

由于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自然是对这次会议抱有期待的。

而且中国也确实在一战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包括(但不仅限于)对同盟国作战,支援了协约国大量的粮食,还派出17.5万名劳工到欧洲支援(其中有2000多人牺牲),为取得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战后,中国也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只是希望能从战败国德国手里,把被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拿回来。

这本应是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正当且合理的要求,都没能获得西方世界的支持。

事实是,美英法竟然同意了日本的诉求,单方面把德国在山东半岛的权益划给了日本,还写进了《凡尔赛和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一无耻的做法,不仅伤害极大,而且侮辱性极强,也让中国人民看清了国际社会的真相!

1919年5月4日,在一群爱国青年学生的带领和号召下,五四运动迅速发展成为一场由广大群众、市民、工商界人士等各阶层共同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100多年前,正是因为有那群爱国青年学生们的挺身而出,才掀起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他们没有选择做一个“隐身人”,而是主动站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开创了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为中华民族摆脱屈辱,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感谢前人的这份勇气和担当,才有了走向崛起和复兴的今日之中国。

但这一切的发生,我认为并非偶然。

回顾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我们不是没有经历过杀戮、挑战和劫难。

但在历经劫难之后,我们总是能够涅槃重生。

为什么?

西方有一种观点是——“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最早出自美国政治学家白鲁恂,后来亨廷顿和英国学者马丁都重复过这一观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也有这样一句话:

“实际上,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未曾中断的文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个国家有可能覆灭,但顽强的文明,哪怕经历再多的屈辱和挫败,它都能够浴火重生。

在中华文明的润泽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

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志向;

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天下情怀。

我相信,这才是中华文明能够生生不息,不曾断绝的关键所在。

当年发起五四运动的那群青年学生,正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今天的我们,从前人手里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从贸易战和疫情的应对来看,我们这一代人同样做得非常不错,本文不再详细展开)。

而我们也终将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个时代的中华儿女,交给今天的这群孩子们。

当我看到他们说:

“我不想做一个隐身(没有担当)的人。”

“我不想做一个遗忘历史的人。”

“我不想做一个不爱国的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真的由衷地感到欣慰。

我相信,这就是文明的力量。

作为这一个时代的成年人,我们在扛起历史责任的同时,也应该学会传承,学会相信,学会终有一天我们要放手。

相信下一代,可以比我们做得更好;

相信下一代,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

孩子们加油!

是你们,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P.s

今天看到几个媒体圈的大佬,在转一篇文章《那帮中年人啊 请随便怼》。

作者在文章中写了下面这一段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说实话,我觉得这段话写得完全就没有逻辑:

孩子们说,“我们还不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希望我的孩子能对我说,我想成为你这样的人”。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年轻人在迷茫中探索,并且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待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怎么就变成了是在嘲讽“这帮中年人,不值得”?

这中间没有逻辑,只有揣测。

这样的揣测,我觉得大可不必。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年少时找到方向,包括鲁迅也是。

请允许年轻人带着一份稚气和一腔热忱,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

作为中年人,我们能做的,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一点社会价值,去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然后等待着他们的成长,直到他们从我们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一个人的生命早晚会有走到尽头的那一天,但希望和祝福,可以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希望中华儿女“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由衷地祝福他们。

标签: b站 后浪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