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小时候都“偷过钱”?家长做到这几点,家里钱不会再少

本文由护芽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做出很多的错事,家长针对孩子的错误,也会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

但当孩子出现“偷钱”的行为时,家长可能就会觉得事态很严重,教育得也会比较严厉。

案例

昨天我发现孩子偷钱了”,刚接起电话,表姐就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侄女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昨天晚上在翻表姐的钱包的时候,被表姐发现了,自然是一顿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表姐很生气,说孩子是“小偷”、“没出息”,甚至还被罚站了一个小时。

侄女对于家长的训斥也是十分害怕,哭得很厉害,表姐这才罢休,但这件事对于表姐打击很大,小小年纪的孩子,怎么会有“偷钱”这个不好的习惯呢?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抱怨过自己孩子“偷钱”的经历,甚至认为如果不是自己发现得早,还不知道要丢多少钱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此,有的父母更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孩子依旧变着花样偷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偷钱”并非是本质问题

其实,偷东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正常的现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幼儿时期(0-3岁)到学龄期(3-6岁)的孩子,很难区别东西的“所有权”,或者干脆不能正确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很多孩子都会犯“偷”这个错误。

但并不是代表孩子的品行不端正,父母也不必过分的愤怒和焦虑,甚至是过激的打骂,对于孩子的心灵也会造成不小的伤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什么孩子普遍会“偷钱”?

1)孩子的心理特点

专家认为:小孩子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想要什么就希望马上得到,缺乏基本的控制冲动的能力。

也不具备明确的是非观和道德约束,所以在对于金钱的渴望下,才会“偷钱”犯错。

2)需求得不到满足

孩子到了6岁之后,内心就已经产生了购物的想法,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会非常想要拥有。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毕竟可自由支配的钱财不多,所以很多时候,在欲望的驱使下,便会出现“偷钱”的走偏行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和父母缺乏沟通

家长如果在金钱方面,对孩子管控得比较严格,那么孩子就是把渴望的东西直接占有,而不是主动和父母索要。

这是因为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不敢主动和父母提出自己的要求,从而便会自作主张地“滥拿”。

父母要正确看待孩子“偷钱”行为,现在偷拿钱,并不等于将来也会成为“惯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做到这几点,家里钱不会再少

1. 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应该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让孩子在产生购买欲望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早些让孩子有基本的金钱意识,既可以让孩子避免出现“偷钱”的情况,也会利于养成“理财”的好习惯。

当然,金钱的份额要根据家庭环境和孩子的年龄,不能给的太多,也不能给的太少,基本上和同伴持平就可以了,这样在发现同伴有一些比较炫耀的东西时,孩子也不会被逼急了去“偷钱”了。

2. 给予足够的爱和关注

孩子偷钱,很可能也是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疼爱,进而想得到父母的关注,所以才会不停地“偷钱”。

所以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和需要,看看是否出现了“校园霸凌”,或者用钱来买友情的情况,给予足够的引导和关心,而不是单单的打骂和责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出现过“偷钱”的行为吗?

标签: 孩子 父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