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固然重要,但是加入中考不人性化
把体育成绩纳入中考,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实行了,但是提到这项政策,很多家长都是怨声载道。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家长肯定也希望孩子能有个强健的体魄,但是强行把体育纳入中考里面,确实有点强买强卖的感觉。
一些孩子,就是先天或者后天的身体不适,在其他科目上的优势,到了体育科目上,立马就荡然无存。这对于寒窗苦读的孩子,还是难以接受,更不要说是家长了。
体育纳入中考,国家也是深思熟虑
其实,把体育课纳入中考,国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本来我们国家人口就多,所以为了应试教育,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就是个摆设,体育老师一年到头也上不了几堂课。这不仅是对于孩子的压迫,更导致了孩子体质的降低。
回到家之后,还得做作业上补习班,留给他们运动的时间少得可怜。一个强大的国家,更需要孩子们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所以,国家的初衷也是没问题的,就是方法急了点。
石家庄率先提出,不再讲体育科目纳入中考总分
自从疫情原因之后,综合多方面的原因考虑。石家庄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在教育部门的通知中,就提出,不再讲理化生实验的10分和体育素质考核的30分纳入中考。
要知道,这40分,1分就能压倒几百人,这40分的取消,也能从根本上减少一些家长的焦虑。给孩子留点喘息的时间,强身健体固然重要,但是在应试教育面前, 还是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这一点家长都是明白的。
重视体育锻炼,还是以风气为主
其实,仔细看看我们身边的环境就会发现,孩子的锻炼方式,尤其是男孩子都是以篮球和足球为主。篮球还好说,只要用心找找,附近多多少少能有个打球的地方。
但是足球就不一样了,除了学校里面,在外面几乎就找不到任何可以踢球的地方,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来,为啥十几亿人的国家,足球一直都是付不起的阿斗。在应试教育面前,体育这一块,压根就没受到多大的重视。
家长引导,其实非常重要
作为家长,更多的应当引领孩子,养成锻炼的习惯,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让学习的重担,牺牲了孩子的锻炼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
家长更应该给孩子更多的陪伴,而不是一味的用学习成绩去严格要求孩子。虽然说,考学是孩子成才最便捷的道路,但也不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这条道路上成功的。做家长的,一定要给孩子做好引导工作。
通知一出,家长如释重负,但压力依然没减少
目前,其他地区也开始试行石家庄的政策,毕竟体育中考的30分,也不算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加强体育课程的要求,远比提高体育分数要靠谱的多。
学校一味的减少体育课程,很多家长只能利用课余的时间,辅导孩子的体育锻炼,最后也是压力很大。虽然说取消体育高考分,对家长有一定的减负,但是教育孩子的根本难题,还是压力山大,想要得到缓解,还是任重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