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误国?这种言论,何其荒谬!

文科生误国?这种言论,何其荒谬!

“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发表的一篇工作论文引发了社会争议,难道文科生,竟然成为了经济不振的“罪魁祸首”?

有网友说,“李白”、“杜甫”等先辈文科生表示不服。

然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出席“上海之巅读书会”活动时表示:发展中国家文科生很多,同时经济发展普遍不好,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见得有因果关系。

那么,这些言论的依据,到底是什么?

从文科生培养成本与理工类培养成本上来看,文科生的成本相对较低。对于文科生来说,学习难度也远远不如理科生。不少孩子选择文科,除了所谓的“爱好”,也有不少学生很难学懂“数理化”,以至于不得不学习文科。

而在国际范围上,世界银行和国际发展机构都借着“人力资本理论”的风潮,建议和鼓励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但是相对而言,大量设置文科体系是见效最快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因为文科人才成本低、见效快的显著优势,造成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文科人才数量明显多于理科人才数量的现象。

但结果是,文科人才的数量优势有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却贻误了时机,耽误了进程。而且众所周知,理科生更加切近科技,更能创造理论和发现材料,能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命保障和生存要素。况且,“物质”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或许“忽略理科人才的筛选培养”,是最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舍本取末的教育策略。

如果人人都坐在办公室,没有人去创造“物质”,这样的发展肯定不行。

或许,这就是一些教育工作者,一直强调作为大学生,一定要有一技之长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理工类学生培养的成本大,也要防止一些高校将理工类学生按照文科生来培养,当下理工类学生质量有待提高,其根本原因还是理工类的学生培养力度不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么,文科生到底该不该为有些国家经济落后的现状“背锅”?

笔者以为不仅仅是文科生多了会出问题,其他方面出现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因为不能将“文科生多”与“文科生无用”等同。换句话说,文科生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有着自己的贡献,只是过多的文科生,不仅仅会给就业带来麻烦,还会给产业发展带来麻烦。

但是很明显,理工类人才过多,也会引发社会秩序和管理体制的混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回顾旧中国,当时正是文化的腐朽,导致了中国落后,才有了“新文化运动”,试图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而缔造“思想”,何尝不是文科生应该做的事情?要知道,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如果没有思想观念的先进和转变,那么即便是经济繁荣昌盛,也可能在接连不断的内耗和矛盾中“裹足不前”甚至是“濒临崩溃”。可见,文科生也十分重要,是创造人类精神财富的“主力军”。

因此,文科生不该背负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口大锅。

那么,文科生多了,到底该不该管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笔者以为应该管,不仅仅是文科生多了要管,就是理工类学生过多,也应该管理。不得不说,大多数人都是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正是因为理工类学习不仅艰涩枯燥,而且繁琐复杂,导致了不少学生并非是因为“爱好”而学习文科,而是出于一种“逃避”,更是为了考上大学而做出的选择。

当文科生过多成为问题,那么也必然会引发社会问题。毕竟,“精神财富”虽然重要,但是“精神财富”并不能当饭吃,尤其是,并非每一个文科生都能够创造高质量和高价值的“精神财富”。

因此,文科生过多必然会引发“人力资源”的浪费,让不少人停留在“低工资岗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因为缺乏技术人才,很难实现产业升级,导致竞争力下滑,从而导致社会“物质”的供给减少,质量较差。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经济和运行秩序,迫切需要文科生的管理和监督,也不能不进行科学合理的约束和限制。

换句话来说,高考和招录体系,应该在选拔录取高三考生的过程中,适当减少文科生录取的比例,提升理科生的录取比例。同时,大学也应该加大对理工类学生的培养投入。

但是归根到底,文科生不是“误国”,理科生也不是“救国”。

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如果非要放在一起分个高低胜负,那可就“太见外”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