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我不能再接受我的孩子比别人差了”
“我从小打到有什么事肯落在被人后面了?
我不能再接受我的孩子比别人差了!”
……
如果你是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的
忠实观众的话
这几句“鸡娃”金句
你一定很熟悉
那么问题就来了
父母比世界上的任何人都爱自己的孩子
可是很多孩子都像颜子悠一样
觉得妈妈并不爱他们,问题出在哪儿?
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办的校长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对于如何做一名好校长,从热门电视剧《小舍得》出发,提出校长是学校精神家园的奠基者、守护者和践行者。
人文关怀从细节体现
贾炜副主任说,他去小学视察工作,会特别留心两个地方,一是厕所,二是饮水机。对于厕所,他看得很仔细,要看便槽有多宽,边上有没有把手。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槽太宽了,他们会害怕,有的孩子会一天不敢喝水。
再比如,饮水机安装的高度也是需要注意的,有些刚进小学的孩子,个子比较矮小,往往够不着饮水机龙头的高度。另外,饮水机上标识,小孩子看不懂怎么办?有没有图示,教师是不是演示过?
“校长首先是一个人文的关怀者,应该流淌着对每一位师生生命尊重的热血,包含着成就每一位人生出彩热情,我们校长应该是精神家园的奠基者和守护者。”
“例如刚入托的小朋友总是要哭三个小时,中午睡觉吵吵闹闹睡不好,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贾炜介绍,曾有一位园长告诉他自己做过一个实验,如果这个孩子中午睡觉盖的是自己平常的被子就睡得比较安稳,如果是统一配发的被子就会很不踏实。
因为他平时睡觉的被子有他的味道,满足了心理上的安全感,所以在这个幼儿园可以看到每一个孩子的被子都是不一样,背后可以折射出我们的园长懂孩子,他知道什么是解决问题的源头,从根子上了解了孩子为什么睡不好,就是很具体的人文关怀。”
学校应该是学生的精神家园
在家长的普遍想法里,升学率高的学校才是“好学校”。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学校“好不好”,最重要的是能不能让他们开心。
有一次,贾炜与一名有过转学经历的六年级学生聊天,问这个孩子对两所学校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孩子说:“在原来的学校里,我必须每天回家思考,今天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这是老师对大家的要求。同学们常常因为这样不停地反思而不高兴,总感觉没啥信心。但在新的学校里,老师启发我们要思考的是可以为同学、为集体多做点什么好事。”
这段话对贾炜触动很大,同样是反思,一个是让孩子反思这里做错了什么、那里又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了,而另一个是让孩子思考可以为他人多做些什么。
每天把孩子搞得灰头土脸的,心情怎么会好起来。所以,一所好的学校应当首先为孩子们建立起精神的家园,对孩子人格上的尊重、对幼小心灵的呵护,应当成为学校重要的精神追求。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精神需求
现在环境在变化,孩子也在变化。而且孩子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可以说这些在孩子心里孕育了很久,他们是需要一种释放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殿堂,是让师生心有所归的精神家园,不该是知识传授的加工厂,更不是应付考试的训练场。”
贾炜举例自己曾遇到一位读初二的男生,聊天时他问对方是否知道自己的妈妈有博士学历,是否知道妈妈的生日。这个男生回答知道。而当天问起,是否知道爸爸的生日时,这位男生回答说不知道。原来这个男生和父亲的关系不是很和谐。
这位男生告诉贾炜,他认为当妈妈不在家,而只有爸爸在家是,“这个家对我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他见到父亲先前还在对自己凶神恶煞,一接电话又马上喜形于色时,认为父亲非常虚伪。
每当这个男生对学校的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父亲都会批评他“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好好读书。”这让这位男生觉得,在这个家庭里面缺少表达的机会。“
贾炜在结束是对这位男生表示这次谈话很有意义,然而这位男生却回答:“很有意义,但是没有分数,我要补课去了。”
教师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如今,各中小学都在落实教师的“一岗双责”,即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从而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贾炜说,要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每位老师都要成为孩子成长的导师。
“现在的即时通讯技术迅速发展,微信、公众号等,让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无时无刻都在进行中。以前一学期开一次家长会,我们小时候每次开完家长会,都会看父母回来后的脸色是好还是不好,这样的担心一个学期才一次。但是,现在的孩子每天回家都要看父母的脸色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因为不知道老师在什么时候跟家长沟通过。这样的互动,把孩子仅有的自由空间都弄没了。”
贾炜说,既然现在推行全员导师,那么,作为导师就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导师在学校里要成为孩子的亲人,孩子有什么快乐首先会想到跟导师分享,有什么苦恼也会跑去跟导师倾诉;二是导师要成为家庭教育的指导者,特别是善于怎样与“焦虑的妈妈”“强势的奶奶”“宠爱的爷爷”和“啥也不管的爸爸”一起把孩子教育好、引导好。
学校也是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强调守护是因为我们面临着攻击。”贾炜强调道,“当前最强的攻击来自于教育的功利主义,冲击着教育回归本原,育人而非育分的理念落实。我们校长直面现实,不高强自垒,不搞自我封闭,这个时候会把自己关起来,还要加强与各方的沟通。”
他建议,首先从制订温暖的校规开始。其次老师对学生的惩戒权如何使用,教育惩戒当中要让孩子学会反思,“不是怨,不是愤,反思究竟错在哪里。”最后道歉以后要有拥抱式的温暖。
贾炜提出,校长是学校精神家园的践行者,精神家园的建设校长首先要率先垂范,知行合一。“校长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是学校精神塑造的缔造者,只有校长身传终于言教,才能感动家园中的每一位成员,让全校师生心灵有所归属。”
“践行是最有力量的教育,是触碰心灵的点金术。”贾炜最后表示,唯有践行才能让师生信以为真,才会有校长的追随者,校长要爱自己的思想,更需要用实际行动来感召师生。
校长的确需要具备很多的专业能力,但能够使学校持续蓬勃发展不断向上的,一定是校长营造精神家园和提供人文关怀的初心与能力,这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是体现在教育理想而不懈奋斗中的育人价值观。
来源:东方网综合
记者:傅文婧
编辑:浩帆、小刘
审稿:李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