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鸡娃界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那自然是海淀妈妈。
在网络爆文中,海淀妈妈们个个是清北硕博、企业高管,却为了孩子不惜变身保姆、司机和助教,怒掷几十万报辅导班,举家迁徙到老破小学区房,每天带着孩子奔赴奥赛考场、PETKET刷简历……她们既是令人羡慕的对象,也是许多群里“教育焦虑”的源头。
然而不久前,我真的遇到了一群海淀妈妈,发现她们的学历、资历确实如同传说中那样耀眼,却没有传言中浓浓的焦虑,而是更重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全面发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她们也有暂时的迷茫,但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方向。
对了,她们还有另一个共同点:都是两娃妈,而且,把两个孩子都送到了我们很熟悉的一所国际化学校——北京海淀凯文学校。
“我们学校有26%的孩子都是和兄弟姐妹一起在海淀凯文就读的。”一位老师把这个有趣的事实告诉了我。
抱着好奇,我采访了几位妈妈,想知道她们为什么把两个孩子都送到海淀凯文?是“不差钱”吗?还是学校有哪里特别合她们的心意?在教育高地海淀,她们真的不会受到身边的“鸡血”风潮影响吗?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她们的故事。
“我放弃了西城学区房,
但孩子脸上终于有笑容了”
Mumu妈:北大硕士,上市公司高管,两个儿子分别读5年级和2年级。
我家的老大Mumu从小就是个“超常儿童”。
他能像《最强大脑》选手那样记住很长的数字,能用手指计数和计时,家里有这么个孩子,其实是有点“吓人”的,我就经常在他面前感受到他对大人的“鄙视”,尤其是他小时候说话晚,3岁才开口,但会说话之前他什么都懂,但就是看着我不说话,我就心里毛毛的:自己该不会是生了个怪胎吧?
对他的教育,我自然不敢放松,从开口说话就坚持双语沟通,还经常带他出国旅行,澳洲、东南亚、日本……都去过。孩子上学时,我更是铆足了劲,在“帝都学区房鄙视链顶端”的西城德胜片区买了房,把他送进了一所公立牛校。
但随着Mumu在学校的时间长了,我有了新的忧虑:孩子逐渐没有了笑脸。
孩子的自驱力很强,这固然让他成绩优秀,但也给了他比较大的压力。而且,像许多“超常儿童”一样,情绪和社交方面需要培养,但在传统学校里,一方面也是因为每个班孩子比较多,老师顾及不暇,其次抱持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也比较传统,看重孩子的守纪律和成绩,不知不觉两年下来,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不是我想要的。孩子有长板是优势,但全方位的发展和快乐地成长,坚强的意志,融入社会的能力,是我更看重的。相比于培养一个所谓的“天才”,我更想让孩子做一个快乐的有自由意志的正常人。
不过,我当时也没决定直接让他转学,而是打算等小升初时再看。但是在我家老二要上学的时候,Mumu直接来找我,提出了转学要求。
弟弟是个比较敏感、脑洞挺大的小孩,但是学习力不算拔尖,我担心他会在传统学校被贴上“淘气”“不守纪律”等标签,因此从一开始就打算让他上国际化学校。当我们最终选择了海淀凯文后,Mumu就问我:我能不能和弟弟上同一所学校?原来,他看上了海淀凯文漂亮的校园和操场。
他对我说:“妈妈,我现在的学校很多时候是不能自由到操场上活动的,海淀凯文这么大,有这么多体育场,我一定可以自由地活动。”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请求”,就让他去参加入学测试了。
来到海淀凯文,Mumu还是属于成绩不错的孩子,不过他没有了一定要当学霸的压力,逐渐进入了一个舒适和自由发展的状态。
△海淀凯文的高尔夫球场
当时我们进入的是4年级,班里很多同学都是海淀凯文的创校生,气氛非常友善,同学的修养也很好。
Mumu从一开始在边上站着,到去做小团队的组织者,再到自己去创造和设计一些活动或作品……比如海淀凯文4年级就可以孩子用电脑,最近,他甚至开始自己设计团队游戏和自己创作网页了。
△海淀凯文小学科学课
至于一开始吸引了Mumu的美丽校园和体育场,也完全没有让他失望——几乎每个中午,孩子都可以在操场上撒欢,学校提供了许多课外活动,周末也可以参加凯文体育的特长训练。运动多了,压力小了,Mumu的脸上常常挂着笑容。
我也发现,海淀凯文学生的学业水平不容小觑——前面说了,Mumu从小接受双语教育,英语一向算是他的特长,但到了海淀凯文,他的英语在班里只是中上水平。学校的老师对学习抓得都挺严格,其中让我觉得很认同的一点是,他们强调孩子的自主学习,不会把许多责任都推给家长。
像是Mumu以前读1、2年级时,学校是建议家长检查作业的,我一开始以为弟弟也得这样来一遍,结果发现海淀凯文从1年级起就要求孩子独立写作业;孩子在学校出了什么小事,老师也都会解决了再告诉家长,不会简单地直接打电话给家长让把孩子接走。
这不仅省了家长的事,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一天天变得独立自主了起来。
△小学一年级英文说明文写作活动
“辗转3所国际化学校寻找‘素质教育’,
我差一点放弃”
小奕妈:在加拿大就读高中、大学,后和老公共同回国创业。两个儿子分别读4年级和2年级。
来到海淀凯文之前,我们家老大小奕已经换了3所学校。
第一所是读幼儿园时,孩子总被一个外国小孩欺负,学校处理不力,我们就果断离开了;第二所是我和孩子爸爸因为创业需要去了外地,小奕也跟着我们一起去,但发现外地的学校师资实在不行,就决定还是要回北京。
回来以后,我们给小奕精心选择了一所老牌国际化学校,心想这样大概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结果两年上下来却大跌眼镜——学校对学习抓得太松了!
我和孩子爸爸其实很“佛系”,从不要求孩子去拼竞赛、争第一,更看重孩子的素质教育。但是我们觉得,在学校只要按部就班跟着老师走,学习总归不会差吧?尤其英语应该有优势吧?结果孩子在班里排名倒是还可以,可是拉出来跟别的孩子一比,连英语都比不上公立学校。
我当时真的挺着急的,每天看孩子上学也不知道在做什么,写作业只要10分钟就完事,我说他,他还很自信地表示没问题。后来,我从朋友那里听说,在京城双语学校里,海淀凯文算是非常看重学术的,深入了解以后觉得不错,就赶紧把小奕转了过来。
△北京海淀凯文学校三年级学生的写作和阅读活动
因为哥哥在以前的双语学校踩过坑,我一度想让家里的老二走公立路线,不过有一次旁观两个儿子的对话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那天,弟弟回家后,抱怨午饭太少,好多小朋友都没吃饱。没想到的是,一旁的小奕马上问他:“你跟老师说了吗?”
弟弟的反应很茫然:“没有……这能跟老师说吗?我觉得跟老师说了也没有用呀……”
“当然有用了!”小奕马上有模有样地开始教导弟弟,该怎么和老师沟通,要注意什么……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弟弟在传统教育中不知不觉变成了不敢表达的孩子,而哥哥却在双语学校学到了很多。我希望弟弟也能长成哥哥的样子,于是,把弟弟也送到了海淀凯文。
△海淀凯文小学科学课-舌尖上的美食
现在,兄弟俩都在海淀凯文读了2年,我觉得他们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弟弟一开始是不爱说话的,但现在演讲、讲故事时老师给他的评分都挺高;而且上完1年级后,我注意到他开始经常和我“谈判”,比如会问我:妈妈你觉得我们为什么应该按照你说的这样做?跟他对话就还挺费脑子的。
小奕刚转进海淀凯文时,学业成绩不出我所料,几乎总是需要老师“额外关注”,而且中文字写得有些乱。我一开始很担心语文老师会批评他,结果发现,老师确实会跟孩子谈话,告诉他可以做得更好,但同时只要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就马上予以肯定和表扬,结果小奕的字越写越好,还爱上了语文课。
海淀凯文的其他老师也让我觉得非常有教学热情,比如小奕的一个外教老师,有一次专门让孩子们给他提建议,看自己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我听小奕说了以后担心这帮孩子讲话太“心直口快”不礼貌,就去找外教老师聊了一下,结果发现他完全不介意,而且还努力按照孩子们的要求进行了改进。换了3所国际化学校,这样的外教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现在,小奕的各科成绩都有很大进步,尤其是英语,总算像个“双语娃”了。事实上,我观察发现,海淀凯文小学阶段的知识其实教得一点都不少,难度也不浅,但和传统学校不同,不会让孩子一直刷题。而且学校很重视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像是有的作业需要做一些PPT,我听说其他很多学校都是要家长帮忙的,小奕就完全不让我插手。
这样,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学业也不用家长操心,我总算是找到了符合我理念的学校。
△海淀凯文的伙伴阅读日-小学高年级给低年级读书
“万万没想到,在一所双语学校,
我定了闹钟听孩子的1年级语文课”
Sammy妈:人大硕士,曾在海外金融科技公司任职,目前主理两个孩子,同时帮忙管理家里的公司。一对龙凤胎就读1年级。
和别的“二娃妈”比起来,我少了很多择校的烦恼,因为Sammy和Sam是一对龙凤胎,从一开始就一起上学。
我还特地请老师把他们俩分到一个班,这样作业就只用记一份了,还让他们俩都在学校练网球,这样不仅可以一起接送,练习起来两人还正好搭伴。要同时带俩娃,这些小的“偷懒”手段可是生存必备的哦。
送孩子进国际化学校,是一开始就决定的。我和孩子爸爸都是人大的硕士,也在海外工作过,长大后觉得小时候受的教育里面,死记硬背的太多,能派上用场的又太少,尤其是孩子爸爸,来自高考大省,从小在应试教育里吃了不少苦头。
我们觉得还是要给孩子一个广阔的视野,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就把一双儿女送到了海淀凯文。
一年下来,两个孩子还是很爱学校的,因为他们的课程实在有趣,秋天来了,语文老师就会带着孩子到校园里“找秋天”,让孩子认识花草树木的各种变化,英语课上也会用各种方式来学习,包括做游戏、动手、演讲、制作书籍……课堂上,锻炼孩子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的机会也特别多,像是语文课每学期有两次必须上台讲故事,英语、科学课也经常需要孩子即兴分享。
△海淀凯文的农场
Sammy和Sam上学前有点小害羞,在人前说话声音会比较小,现在自信多了,这是我觉得他们上学后最大的进步之一。
前不久,因为讲故事讲得好,姐弟俩还上了学校的栏目《凯文之声》,把伊索寓言里的《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改编成简单的舞台剧演了出来,还挺受同学欢迎的。
△海淀凯文的诗会
另一个重大进步则是我没想到的——他们爱上了语文。送孩子上国际化学校的家庭,语文都是一个痛点,我不希望孩子在中文方面有缺失,但也不希望中文还用传统的方法教,让孩子失去兴趣、倒向英文。
当初,我选择海淀凯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觉得他们特别看重语文,中文教研组有那种一定要把语文做得出彩的决心,没想到,学校的语文教育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比如我家儿子是个活泼的小男孩,可是选课外课的时候,他居然主动要求上国学课,大概是老师会把中国古典著作、历史编成故事,吸引了他们的兴趣吧。回家以后,儿子也会把上课讲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很为自己的知识而得意。
△海淀凯文的国学课
去年疫情期间,有一段时间两个孩子都在家上网课,我出于好奇,在他们身边蹭听了几节课,结果语文课我一听就停不下来了,到后来专门定了个闹钟,就为了和孩子们一起上语文课。
我记得当时是讲关于年俗的文化,灶王爷是什么、对联的含义等等,他们的语文老师讲课特别有感染力,把我这个大人也吸引了。我原本还一直担心孩子在国际化学校会不会放松了语文,这下彻底放心了。
△海淀凯文的户外语文课
「在鸡血的海淀,她们真的不焦虑吗?」
聊到最后,妈妈们不约而同地告诉了我同一个发现:这些年来,她们走南闯北、观察周围的人,那些读了名校的,并没有更幸福,学历普通的,也没有更不幸福。
正是因为想清楚了这一点,她们才能在“鸡血”的大环境里保持自己的方向。
小奕妈笑称自己小时候是“学习不好的孩子”,所以才会去加拿大留学。这些年来,她一个人在国外读书、打拼,也遇到过学业特别成功、特别鸡血的人,他们确实过得不错,但是自己这样的普通人也挺开心的。
小奕喜欢跳街舞,还喜欢做饭,妈妈就觉得他将来做个厨师也好、街舞教练也好,只要自己开心都可以。
Mumu妈则告诉我:“我是第一代被‘鸡’的娃,非常知道被鸡的孩子心里的感受。”她一路学霸过来,也没觉得自己的幸福感比身边人更高,反而因为只顾着学习,错过了许多人生的体验。所以,她也不会要求孩子们就一定要成为学霸。
童年只有一次,孩子能够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喜欢上学才是最宝贵的。
△一年级Publishing Party 小朋友自己写书
听了她们的话,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看过的一篇专门研究“教育焦虑”的论文。
作者研究了两组以色列中产父母,其中一组在海外不同国家工作,用文中的话来说,比较具备“国际视野”,另外一组则一直定居在本土。最后得出的结论颇为有趣——“有国际视野的父母更不焦虑”。
也许,正是这群“海淀妈妈”看过更广大的世界,才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因为见多识广,才不会被身边的焦虑情绪所裹挟。而这,其实也正是她们想通过国际化教育,送给自己孩子的礼物。
欲了解更多学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