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健康真正的影响在于睡眠质量,跟早睡晚睡关系不大。
执笔:张大猫
编辑:张大猫
定稿:欧阳比文
一说起孩子的睡眠,很多家长都表示焦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了晚睡模式,顺带着孩子也会跟着晚睡。
许多家长都表示,自己晚睡也就算了,但孩子晚睡会不会影响身体发育啊?网上有很多说法,说晚睡孩子会变笨,还会影响长个、导致变胖,更吓人的还说对心脏不好。
很多家长都害怕了,经常孩子也跟着11点钟甚至更晚的时间睡觉,那是不是孩子就不健康了?
相比习惯早睡的娃,晚睡的孩子更不健康?
晚睡对孩子真的有很大危害吗?还是说早睡的娃就一定比晚睡娃更健康?还真不一定。
如果单从科学理论上来看,每个人因为个体对光照、温度感受的不同,生活习惯也存在差异,因此身体对于昼夜形成的感知节奏(生物钟)也是不一样的。早睡或者晚睡的概念对于每个人都存在差异,因此早睡还是晚睡并没有绝对的时间点。
此外,只要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及睡眠质量,睡得晚的孩子并不会有什么健康风险。
不过,有研究也显示,成年晚睡的情况下是很难和早睡的人保持一样睡眠质量的,而且白天更容易感到疲乏。相比之下,睡眠质量要求更高的孩子更是这样。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每天需要睡14-20个小时,1-3岁的孩子每天需要睡12-14个小时,等到4-6岁的孩子,每天则需要11-12个小时。
根据大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有大约25%~50%的学龄前儿童和40%左右的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或者睡眠障碍问题。
换句话说,晚睡理论上虽然并不会影响健康,但在实际生活中,晚睡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睡眠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孩子如果睡不好,会产生以下4种伤害
网上流行“晚睡带来种种危害”的说法,准确说应该是“睡眠质量差带来的种种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影响身高发育
孩子睡不好会影响身高发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主要原因在于娃身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
正常来说,娃的生长激素分泌多数是在娃睡眠后进行的。白天分泌的很少,而入睡后分泌的总量会达到一天分泌总量的50%左右。分泌的高峰则出现娃深度睡眠的时候。
所以说,如果孩子的睡眠时间改变了,或者长期都在浅睡眠状态,生长激素的分泌自然会受到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也会被牵连。
2)影响智力发育
研究显示,睡眠质量差会影响孩子的神经功能,其中受影响最严重就是海马神经功能,而海马神经的最大作用就是负责一个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换句话说,睡眠质量不好真会影响孩子的智商。
娃在儿童时期体内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尤其是优质的睡眠,可以大大增加发育的效率,进而有效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认知能力以及智力。并且优质的睡眠还能保证神经系统得到充分地休息和恢复。
所以说,睡眠质量差不仅不能让神经系统休息好发育好,还会产生负面影响,里外一折算,会大幅度影响娃的智力发育。
长期睡不好的孩子还容易出现头昏脑涨,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
3)诱发各种疾病
有研究显示,人在缺乏睡眠的情况下,体内的免疫细胞或者免疫因子的活性都有所下降,进而人们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人就会更容易生病。
而且,睡眠质量不足,还容影响孩子的心脏发育,易诱发各种心脏问题。
有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得冠心病的风险是每天睡8小时人的1.82倍,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高出2 - 3倍。
所以,从儿童时期开始,家长就应该保证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各种疾病危险的发生。
4)导致孩子长胖
我们觉得能吃能睡的孩子才容易成为“小胖子”,但事实恰恰相反,娃的睡眠时间不足,才会增加儿童肥胖的可能性。
这里涉及到人体内的两种激素,瘦素和胃饥饿素。
正常来说,瘦素在清晨是最低的,白天会逐渐升高,在夜里会达到最高水平,而胃饥饿素则正相反,夜间升高后会逐渐降低。这也是为什么人睡一夜也不会饿的原因之一。
而睡眠质量差或者睡眠时长不足的人,这两种激素分泌的规律就会被打破。孩子自然容易变胖。
孩子就不愿意早睡,家长该咋办?
很多妈妈也会纠结,道理倒是都明白,但是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就是没法早睡可咋办呢?
家长应该想办法确保娃的高质量睡眠,尽量从多个方面入手:
尽量带娃形成规律的睡眠习惯,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一定要避免宵夜;
睡前给娃可以适当的喝牛奶,不能吃太饱,远离手机电视;
保证孩子的睡眠环境舒适、安静,温度适宜;
锦鲤妈咪有话说
总的来说,晚睡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没那么可怕,家长应该关心的是孩子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不过睡得早总比睡得晚要来的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