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赢得尊重?得到幸福?......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很多时候,我们把“教育”理解的太狭隘了,只关注“认知”的部分,以为教育=认知。
但其实,教育包含六个方面: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 孩子用手抓饭吃,你是立刻阻止?还是帮ta把手擦干净让ta随意抓?孩子大哭,你是严厉训斥?还是不评判,陪伴ta流淌情绪?孩子踩水坑,你是把ta骂一顿拎回家?还是帮ta换上雨鞋让ta尽情地踩?孩子对你喋喋不休的时候,你是打断ta?还是关注ta语言背后的需求?孩子问你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你是嫌ta烦,或者直接告诉ta答案?还是陪ta一起分析和探索?孩子在看书,你是只允许ta看有用的书?还是任由ta看自己喜欢的书,并和ta探讨?生活处处皆教育,时时皆机会。身为家长,我们要善于观察,抓住生活中的小事,有意识地引导,唤醒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感悟。 而说到认知,其实认知≠知识。 知识只是认知的一部分,真正的认知,是通过学习培养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现在的家长,往往过于重视知识,而忽视了其他的部分。 当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说我们做家长的不要顾此失彼。 学校教育主要以传授知识和培养行为习惯为主,而且面向的是大多数学生,提供的是普遍的教育,需要按照统一的课程和进度,很难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做好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的补充。 那些以为买套学区房,把孩子交给学校,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做,孩子未来就能上985/211的家长,我只能说你们想多了。学校教育只占教育的30%,剩下60%是家庭教育,10%是社会教育。所以,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创造丰富而适合的活动,满足儿童身体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关注孩子的情绪,倾听孩子的情绪,让情绪自然的流淌。保护和珍惜儿童的兴趣和专注,这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基础。表达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纳的感觉。
但同时,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学校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选择什么样的学校,选择什么样的升学路径,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
如果你工作很忙碌,经常加班回家很晚,但是你选择了比较鸡血的学校,孩子每天带试卷回家,天天做到10点半,你吃得消吗?
如果你的孩子活泼好动,但是你选了一所培养绅士淑女的学校,对行为规范要求近乎苛刻,你的孩子可能会经常被找家长,你受得了吗?
这种错配会让大人和孩子都身心疲惫,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所以选学校,并不是一梯队一定比二梯队好,或者只看升学成绩而忽视其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选学校其实就是选择一个圈子,把相同教育理念的家庭汇集在一起,为孩子选择相同价值观的玩伴,这比冰冷的升学数据更有温度,也更有价值。
所以,如果父母拿得出首付,有充足的还款能力,希望为孩子选择更喜欢的学校,这无可厚非。
又或者本来家庭就有置换房产的需求,只是顺便把学校考虑进去,这个时候,学区房和地铁房、江景房其实都是对配套的需求,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溢价,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但家长们也一定要理性,学区房并不是必需品,只是锦上添花。如果家长实在没有能力,也没必要过分追求学区房。 在家里,营造更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并陪伴孩子多读书,和孩子多一些对生活和生命的探讨,多一些相互之间爱的流动,这些远远不是一套学区房可以替代的。
一直以来,人们都说,孩子是一张白纸,TA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父母怎么画。 但其实,孩子是一粒种子,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基因,有TA内在身心的发展规律。 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花期。提供土壤,创造环境,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给予爱和陪伴,协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才是最重要的。 让教育不再焦虑,回归生命的本质,让你和孩子都活出最好的自己。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