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在课程开设上,在“开齐开足”的基础上,提出要“上好”体育、美育课程,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学校体育、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断拓宽课程领域,逐步增加课时,丰富课程内容,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重视体育”,而不是重视“体育成绩”
每天上体育课?我们是举双手赞成的, 相信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欢呼雀跃的。只是我心里想,如果体育也变成考试科目之一,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高兴的起来?
每天一节体育课,中考体育与语数外同分值,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每天一节体育课。合理安排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考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
要肯定体育课达标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体育非常重要,身体才是奋斗的本钱,学生没有强健身体,其他的都难以实现。近些年经常曝出年轻人引体向上一个都做不起来、跑个几百米就头晕目眩甚至猝死等消息,有人慨叹,年轻人身体素质是一代不如一代。可见重视体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然而,由于中高考指挥棒仍然在,不少学校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就是被各类主课和补习班挤压,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靠学生自觉自愿显然有点一厢情愿了。因此,将体育课单独拿出来谈,确保学生有这节课,并安排一定的考核,从治标角度促进中小学生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是必要的,也是现实可行的。
家长:体育课也要补习?
中考体育如果100分,显然就会应运而生一大批体育培训班。爹娘钱包捂不住了还在其次,我们担心的是孩子在不科学的运动指导下,身体受到伤害。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焦虑的家长和无孔不入的培训机构。为了挣钱,机构不惜贩卖焦虑,告诉家长3岁就可以学钢琴,4岁的孩子就能一坐两小时学英语。如果体育和语数外一样重要,那显然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政策要落实
我记得原来就有这种措施,师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可是在基层落实的时候却非常困难。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没有理顺关系。上边的政策没有让下边的基层教育放心,在评价机制上没有改变,基层单位当然不肯放开体育锻炼。
要想从上到下改变评价机制,就要真正从学生和老师的长远利益出发,做到身体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鼓励中小学每天上体育课,是口头鼓励,还是用什么鼓励?真正拿出让基层教育放心的措施来,那才是真正的政策落地。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爱桐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