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上经常会爆出校园霸凌的事件,让人们疑惑:学校本来是个最不社会的地方,怎么会有霸凌事件的发生?
校园霸凌一般出现在孩子青春期,这时候的孩子大多叛逆心理较强,如果小时候没有受到正向的引导,也许青春期时就会变成霸凌的主犯。
其实,校园霸凌是有缘由的,不是一开始就会有霸凌的出现,是在孩子逐渐成长中出现,直至不受控制的时候才会有这样比较严重的事件。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最开始接触集体的时候,这是第一次面对与人冲突的情况,也是处理校园霸凌的萌芽阶段。家长在这时应该加以引导,保护弱者,教育强者,才会避免发生严重的霸凌事件。
因此,今天先来看看幼儿园阶段会出现的被欺负的几种情况:
1、跟其他孩子抢不过玩具
孩子之间争抢最多的就是玩具了,对于玩具的争抢,家长和老师大可不必咋咋呼呼。大人最应该做的就是告诉孩子,玩具不要争抢,要排队玩,或者让孩子们进行角色互换轮流玩。
如果孩子向家长反映,今天被其他人欺负是因为玩具没有给自己玩,这时候家长正确的做法是要告诉孩子:玩具是分享玩的,如果其他人一直占着玩具不分享,可以找老师出面解决,不要私下发生冲突。
2、被其他人不小心碰到,弄疼自己
孩子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他们大多没有同理心,心里也不知道跟别人相处的分寸。有可能在别人无意间碰到自己弄疼自己的时候,就觉得别人欺负自己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大人应该告诉孩子:没关系的,如果别人碰到自己,可以大声说出来:你碰到我了,小心点。
或者老师可以加以引导,让不小心碰到人的孩子说声“对不起”,然后两人和解,这样不至于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
其实幼儿园的孩子之间,应该很少出现校园霸凌的情况,大多都是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但是从小树立孩子之间的分寸感还是很有必要的。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告诉孩子:面对心理不平等的时候要说出来,面对比自己弱的孩子要帮助而不是欺负。
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其中做正向引导,做到以下方面:
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孔子曾经说过“从心所欲不逾矩”,看上去对孩子要求太严格,其实是在从小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这样孩子在长大以后,内心里会认同不该干的事情坚决不能干。
当然,孩子的规则意识要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比如:规律的生活起居时间,家长或老师跟孩子相处的规则,服从集体生活的规则等。
这些小的规则意识会在孩子内心里生根发芽,让孩子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放大到集体生活里,就会约束孩子的行为,不欺负别人。
鼓励弱小的孩子表达自己,压制强势的孩子克制自己
每个家庭出来的孩子素质不一样,有的孩子可能家里管教比较严格,有的孩子就比较松散,为所欲为。
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鼓励弱势或者讲礼貌的孩子,向老师或者家长主动表达自己的不满意,同时需要压制那些强势的孩子,管束自己的行为。
学校多进行反对校园霸凌的讲座或者宣传
学校和老师可以多举办关于校园霸凌的宣传,告诉孩子:如果遇到讲座中的事情时,要主动告诉老师和家长。也同时告诫那些有霸凌倾向的学生:如果自己以身试法,是会受到惩罚的。
强化孩子的集体意识
老师有必要告诉孩子:大家是一个集体,班上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大家应该团结在一起,而不是搞分化。
老师还要鼓励强大的孩子帮助弱小的孩子,而不是嘲笑弱者。长此以往,强势的孩子会自觉地以帮助别人为快乐,而不是以欺负别人为乐趣。
大人需要警惕,从小压制霸凌的萌芽,而不是等到霸凌出现了再想解决办法,到那个时候就晚了。
学校里的老师也需要多跟孩子时刻保持沟通,当孩子内心出现波动时,要第一时间加以引导,而不是让这种波动一直存在直到爆发。
家长要给孩子多些陪伴和鼓励,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陪伴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父母,而不是靠自己想办法解决,事实上,父母才是给孩子最大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