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的路上,总是会发生很多意外的惊喜,让父母哭笑不得。最近朋友带她家两岁的女儿去超市选水果,稍不注意,孩子就把超市的桃子戳个洞。虽然当时超市的理货人员没有责怪孩子,但是朋友觉得孩子这样的行为不对,坚决不能容忍。
于是带着孩子直奔榴莲区,接下来的操作,让很多带娃的家长直呼“过瘾”。原来,朋友对女儿说,“这个水果不怕戳,使劲拍也不会疼的”。谁能想到,孩子真的使劲去拍了榴莲壳,结果痛的“哇哇”大哭。这个时候,朋友才蹲下来,耐心的给孩子讲道理。
确实,现在年轻家长带娃的操作,真心让很多老年人跟不上节奏。在长辈心中,这位朋友的操作,肯定得不到支持和理解,甚至还会受到长辈的埋怨。但是在年轻父母看来,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更好,远比说教更有意义。最重要的是,同样的错误,孩子定然不会再有下一次,因为从她拍打榴莲后痛哭的那刻,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
对于这样的“熊孩子”,父母只需学会两招
1、自作自受
与其去说教,不如让孩子自作自受,独自去尝试这些错误的后果。不能否认,有些孩子太过调皮,不管家长如何打骂,完全没有知错就改的想法。每次出门,他们的小手从来没有停止过,各种犯错误。
就拿怂恿孩子“拍榴莲”的做法来说吧,虽然看似比较狠心,硬生生的让他去承受疼痛,但是效果却立竿见影,瞬间就明白了,什么是疼。可能下一次,不管孩子有多好奇,都不会轻易去碰超市的东西。只有让他们真的吃亏受伤,才能长记性。
2、学以致用
老话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教育中,这句话也特别适用。一岁半左右的孩子,他们很热衷于撕东西,尤其是卫生纸和绘本。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将这些纸制品撕成小条。聪明的家长绝对不会去责骂和制止,而是想办法跟他们斗智斗勇。
有个家长的操作让网友直呼“聪明”,原来她把白菜丢给孩子去撕。既满足了他们想要撕东西的乐趣,同时又替妈妈做了家务,做饭的时候又省了一道工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通过触感和嗅觉,发觉事物间的不同之处。
其实很多幼龄阶段的孩子,他们并不是有意搞破坏,而是对于外界的事情太过好奇。再加上本上的自控力比较差,所以才会经常出现搞破坏的行为。因此,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家长应该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让他们在安全的范围内探索世界。若是语言过激的去训斥孩子,说不定会让他们害怕,甚至还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幼龄孩子的培养,父母更应该注重这些方面
1、建立秩序感
对于三岁前的孩子来说,他们正是秩序感的敏感期,家长应该抓住这个时间段,而不是浪费在训斥和责骂中。要知道,孩子的秩序感逐渐完善之后,他也会养成懂规矩的好习惯。
家长可以耐心的告诉孩子,哪些事情不能做,尤其是在公众场合。慢慢的,将这些规则传递出来,加深孩子的印象。只要他做到懂规则,并且愿意执行这些规则,那离变太优秀也就不远了。而且良好的规则意识,也能帮助孩子规避风险。
2、培养良好的性格
很多时候,因为心愿没有得到满足,孩子会出现哭闹和其他发泄行为,甚至还会要挟父母。对于这样的行为,只能说明孩子管控情绪的能力不行,以及他的性格存在缺陷。幼年时期,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养成健康且积极的做事态度。
良好的性格包括很多方面,做事的态度,以及与人相处时的能力等等。家长不要一味的纵容和偏袒,对于错误的行为,该有的惩罚措施必须有。若是发现孩子摔玩具,那么就惩罚他一两个月内不要买玩具。当然,也需要教会孩子发泄坏情绪的方式,让他用合理的方式来释放情绪。
总结
成长路上,乖宝宝不是与生俱来,偶尔的小脾气和坏行为都能理解。只要家长善意引导,不要让孩子成为骄纵的“破坏大王”,一切都还有挽救的余地。此时孩子的错误还有改正的机会,家长千万不要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