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目标是清华北大,在初中,目标是著名大学,在高一,目标是985和211,到了高三,大部分家长却佛系了,选择了认怂,选择了面对现实,选择了“与世无争”,在关键的高三阶段,为什么大部分家长接受了孩子的平庸?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的期望值也是递减的。教育如此内卷,孩子在高中拼搏了三年,在关键的高三阶段,晚上熬夜,早上早起,眼镜度数直线上升,成绩分数却迅速下滑,孩子努力了,情绪接近崩溃。不说学习,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都无所着力。孩子在煎熬,家长也在煎熬,很多家长的心态是,也别985了,孩子考个三本也行,只要心理健康。
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
名额有限,竞争无限,985名额有限,每个省份难度不同,总体上同龄人200个孩子只有一个孩子可以考上985,难度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之下,是智商的较量,是巨大训练量的较量,是综合品质的较量。
高中和初中情况截然不同,初中学生基数大,学习强度小,考试难度小,到了高中阶段,对手迥异,难度系数直线上升,一些基础不牢,思维不规范,不科学的学生就会暴露弊端。中考会淘汰接近6成的学生,中考成绩越好,考得高中越好,身边的对手就更加强劲。
初中内容逻辑性不强,思维含量不高,只要掌握定理,总结套路,然后大量练习就可以了,如果还解决不了,就找辅导老师一对一,也可以迅速取得成绩,这些套路在高中阶段,一律失效。大量的练习不管用了,勤奋努力早起晚睡效果不好了,找辅导老师一对一花再多钱,效果不大了。
在初三,学生之间的差别不大,高一伊始,第一次月考就发现,物理不会了,化学太难了,居然连历史政治之前背诵的科目,难度也大的不得了,居然也会不及格。
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物理居然只得了30多分,150分满分的数学,居然只考60多分,历史还不及格。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孩子的心态很容易崩溃,家长也很无奈,没有手段。
于是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比如到了高三,很多家长明明知道辅导无用,还是选择花费巨资请辅导老师。孩子明明在公办重点高中,老师都很优秀,也要把孩子送到辅导机构。高考还有一个月,辅导数学已经没用了,还是投入巨资。无他,仅仅是为了心理安慰。
怎么办?
第一:接受孩子的平庸,也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策略,要知道竞争是残酷的,名额是有限的,认清孩子的实力,能考一本就一本,能考二本就二本,这是认怂,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策略。
第二:要学会管理,学会技巧,孩子成绩不好,不是仅仅找辅导老师能够解决的,具体方案本号有长文阐述,可以关注本号,前往查阅。
第三: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家长和老师往往为了短期成绩,不顾及学习规律,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注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推理,在小学初中阶段会取得短暂成绩,但是到了高中之后原形毕露。因此,在小初阶段,重视成绩仅仅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优秀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科学思维,孩子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一个喜欢探究的人。而不是一个捏着鼻子,不得不学习的人,这样才是根本解决之道。更多技巧,更多教育战略,可以关注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