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娃”别太早:到了高中才知道,只有不到2%的学生能考上985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

所谓常情,不过是动物本能——哪里有利好,奔往哪里,却全然不顾,自己是否具备这种实力。而奔赴之地,原本是为人群中的佼佼者设立的,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们汇聚的地方。

在这种地方,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准、解决和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比较趋近一致,比较能够相互理解,进而生活与工作效率较高。

原本,情况应该是这么一个情况。

天资聪颖且学习能力出众者,原本就具备这一能力,稍加努力就可抵达。但奈何很多人都看好这一地界,没有相应能力也要拼命挤入其中,以实现改头换面的目的。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奉“努力到无能为力”就可以达成目标的幻觉中,想方设法的“鸡娃”。

鸡娃的家长,擅长于子宫内就开始培养理念,听胎教音乐都是小儿科,怀孕期间自己学习上高数、做奥数习题、拉小提琴,美其名曰自己的思考力训练,可能会遗传或影响正在发育中的胎儿……

及至孩子出生,还在月子里,就开始早教。

启蒙故事,对着孩子一说就是一上午,然后每天早晚固定播放莫扎特、巴克轻音乐,吃奶之前跟孩子唠叨,讲故事,唱歌,弹琴,听英语,全方位培养(刺激)孩子的大脑,生怕奶粉不够营养。

还是个婴儿就如此大费周章,待上了幼儿园,就更是名正言顺的超前培养了。

各种培训班、各类奥数集训、各种身体训练,全家披挂上阵,超过一年以上的行程表都列举好了,全家老小都严格执行,果然,幼儿园老师夸孩子聪明、懂事,啥都会。爸妈爷爷奶奶于是更加坚定地相信:照这情况发展下去,我家孩子上985名校,简直理所当然。

上了小学,孩子果然遥遥领先。老师讲的他/她都会,干啥都比别人快,就是有一个问题:

不怎么合群,道德素养有点差,唯我独尊。老师会觉得一说就懂,一说就懂得孩子太听我话了,即使对同学有点不对劲,但是毕竟成绩好呀,原谅他/她!然后这些孩子们更加自尊自大,更会察言观色讨好老师和一切比同学们更多权限的人,自己也似乎更“优秀”。

小学、初中成绩优秀,深得老师喜爱的学生,考上985的概率到底是多大呢?并不大,除非高中三年成绩持续保持在全省10000名以内(以四川地区为准)。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当年参加高考的总人数,以模拟考试中每一次全省成绩排名为准,如果一名学生高中三年的成绩能够始终保持在往年985录取线分数段以内,则基本上,考上985大学没有问题。

以上,是从概率统计学的角度分析而言的,当然也不排除高考发挥出色,突然拔尖的中等成绩学生。

从这一基础上,我们再来回看小学、初中成绩优秀学生的表现,大概就能知道,什么样成绩的学生具备冲击985学校的实力了。

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参加学校信息学、奥数等学科竞赛的学生 初中时期就凸显出数学、信息学等学科天赋的学生,往往比同龄孩子实力更强,视野更广,能够适应超过同龄人的、高强度的训练和学习。

通常情况下,这类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心理素质比较稳定,自我学习的能力比较强。

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学科有突出天赋和特长的学生 这类学生如果只看综合成绩,可能算不上拔尖,但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她在某一方面的天赋和实力,远远超出了同龄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前面说奥数、信息学都还只是传统基础学科,而此处所说的天赋特长学生,则多数在美术、音乐、体育、自然科学、手工制作等其他人文类学科内,拥有较强的实力和特长。

如果参加过国际大赛并获得了一定含金量的奖项,而且如果文化成绩也能长期保持在中上水平,则被985大学录取的几率也会增加。

客观来说,985大学是中国顶级大学群组,收纳的都是经过高考考验,高考分数最低640分以上的学生。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学生占比人数,年年都不会超过2%。

天才的炼成,并非普通人眼中的努力、努力、再努力就能达成的,而是有着一整套完善而成熟的机制。

在这些综合因素中,最为重要的,首先是学生本身的天赋学习能力,一个天赋很强的学生效率高,质量好,时间维度上与其他学生并不处在相同层级上;其次,拥有超强天赋的学生,还需要有一个稳定而和谐的家庭环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即使没有这一环境,也一定有一个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心智正常的生活环境,保证其人格发育和成长一直处于正常状态之下。

除了以上内外因素之外,教学机构的启发与引导,也是这些学生能够发挥特长,将学校效果发挥到最好的关键所在,而这也正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优秀教师、重点中学重要的原因。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hartrand, T. L.; Bargh, J. A. (1999). The chameleon effect: The perception-behavior link and social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 (6): 893–910.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