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你家的孩子正在干嘛?读高中?还是在读职高?
来自合肥一中的17岁女孩丁雯琪,已经拿到了八所世界顶尖学校的offer。这八所名校分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北卡来罗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华威大学。
在这八所世界顶尖学府中,丁雯琪都是被数学和计算机专业录取。
最终丁雯琪选择了世界排名第一的顶级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要知道,麻省理工学院在2021年的世界大学中位列第一,在2021年的全美综合性大学排名中位列第四,工程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则是全美第二。
丁雯琪高中阶段基本包揽了年级第一,美国大学预修课程八门满分,SAT2数学800分、化学760分、ACT:34分。
语言成绩:托福114分,与满分仅相差六分。
丁雯琪不仅是学霸一枚,更是传说中的学神。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美国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白金奖、英国奥林匹克竞赛银奖、中国化学新星挑战赛金奖。
丁雯琪不仅理工科成绩出色,在文艺方面,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古典舞和钢琴十级,还喜欢芭蕾舞和书法。
这样一位德智体育全面发展的丁雯琪,活成了大多数家长理想中的孩子模样!
很多人看到这里一定会觉得丁雯琪从小是吃了很多苦头,是被逼无奈之下才成为了今天的学霸,这样的人生没有意思。
但丁雯琪却表示,这些兴趣班小时候的确很累,但长大后更多的只是一种放松而已,在这种放松中,我找到了我的最爱——计算机。
回顾丁雯琪的童年经历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我看到了教育的两种差异。
一、教育一定是以兴趣为导向的
教育一定是以兴趣为导向的,在这句话前面,我们还需要加一句话,“那就是你得有足够的选择让孩子去充分试错。”
什么是试错呢?就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所感兴趣的,什么是自己不感兴趣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孩子直到长大成人甚至踏入社会后,都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东西感兴趣。
这其中的差异,正是来自父母的两种教育方式。
丁雯琪的父母给童年的丁雯琪报了各种兴趣班,他们鼓励丁雯琪去不断试错,不断尝试拓展自己的边界。
尽管那时候的丁雯琪非常痛苦,想跟小朋友一起出去玩。但随着丁雯琪慢慢长大,她发现这些兴趣爱好并不是负担,更多地成了一种放松。
你只有不断去试错,不断去尝试,你才能先苦后甜。
学了七年芭蕾舞的丁雯琪,拥有钢琴十级证书,古典舞十级,同时还练习了多年的书法,颇有造诣。
在这些成就的背后,靠逼孩子是根本达不到的。
家长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以兴趣为导向的父母,才知道如何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在不断尝试中感受事物的美好性和成就感,而不是一味地逼孩子去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痛苦,而不是乐趣。
当孩子掌握发现事物美好的能力的时候,美好的东西就自然会上门。
丁雯琪在初中阶段发现班级同学参加了信息社团,她于是也跟着一起参加,从而发现了自己对于计算机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凭借着这份兴趣,丁雯琪顺利考入世界大学排名第一的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系。
没有兴趣,何来热爱?没有热爱,如何超越大多数人?
那些整天拿着棍棒逼迫孩子学习的父母,只会适得其反。
二、学会拒绝诱惑,家长需要以身作则
在初看到丁雯琪的童年经历的时候,我同样抱有很大的兴趣,我关注的点在于,丁雯琪每天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参加各种培训班呢?
丁雯琪父母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会让孩子拒绝诱惑,并让孩子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靠着一味地逼迫,只会适得其反。
丁雯琪在初中毕业前没有自己的手机,也从不追剧打游戏。
我想,与其说丁雯琪是自律的,倒不如说在父母的熏陶培养下,丁雯琪学会拒绝诱惑,拒绝那些看起来没有任何营养的东西。
对此罗sir反倒很有感触。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不打游戏不看电视剧的人。倒不是说游戏和电视剧不好看,而是每当我打算去看电视剧或者玩游戏的时候,我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个声音警醒我:不用这么去做。
这个声音,我称之为理性的自己。
要让一个17岁的孩子拥有理性,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依然取决于父母在其中所蕴含的能量到底有多大。
如何让孩子不耍游戏,不看电视剧呢?我的答案是:从他从小就接触不到这些。
以丁雯琪为例,她从小就没有接触到电视剧、短视频和游戏等等,这些从小养成的习惯,对丁雯琪后天的行为习惯养成有着很大的帮助。
同样的道理,如果丁雯琪的父母不看电视剧,不天天抱着手机刷短视频,那么丁雯琪大概率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去接触到短视频或者电视剧等等,这对于孩子从学习中寻找乐趣,是非常有帮助的。
什么是自主学习?在我看来,自主学习不是让孩子自己学就行了,而是要让孩子真正想学,也就是找到学习中的乐趣,以乐趣为重要的基准点,放大自己的优势,最终在高中的时候绽放开来。
这是教育的差异性。
孩子小时候如若不能学会抵挡诱惑,那么踏入社会中,孩子将会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也更容易被一些化学性物质所吸引,例如烟酒和毒品等等。
倘若孩子连电视剧、短视频、游戏等小诱惑都难以保持自持,那么如何去面对社会上的诸多诱惑呢?
这是教育的差异性,也是家长需要为之努力的一点。
三、经济差异化,教育鸿沟显现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对教育感受最深的就是差异化。
过去罗sir刚读初中那会住校,班里每个人的伙食费都相差不大,最多也就差几块钱,这都是按照食堂的饭菜价格来订的。
但是今天不同了,今天光是伙食费就是一笔差异巨大的开销。更别说不同孩子父母之间的工作、家庭背景了。
我记得很清楚的一点是,当时我们班里有个同学家买了电冰箱,在班里到处说,那个时候我想的是,电冰箱可真是好东西,但没过多久,我们家也买了电冰箱。
在今天,大城市里家家户户都有电冰箱,家电的差异不大,但孩子父母之间的家庭背景差异越来越大。
前几天邻居家的孩子去开家长会,因为他们家的女儿马上就要读初中了。事后他告诉我,他去开家长会老师说的第一件事,就是与焦虑有关。
原因无他,只因上学名额问题。众所周知,今天大城市读书普遍采取的是摇号,对于不是本地户口的农村娃来说,只能选择就读私立学校,但邻居家孩子的那所学校,初中只招收170位初中生。
而那所学校有多少六年级的学生呢?答案是四百多位。
我问邻居,那些没摇到那学校的孩子们还有别的地方可去吗?邻居回答:我也不知道。
这是一个连上幼儿园都要参加面试的时代。
在大城市资源不断稀缺的今天,内卷化延续到了教育行业。
那谁更有优势呢?是寒门的孩子吗?答案也许并不是,而是那些城市户口和有学区房的孩子。
这就是经济所带来的教育差异性。
就像本文所说的那位17岁天才少女丁雯琪一样,高中毕业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从她的童年经历来看,我们大多数的中国家庭能够满足丁雯琪那样的童年教育吗?答案是不可能。
还有那么多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兴趣班,还有那么多的孩子根本没有父母去陪伴,还有那么多的孩子周末甚至只能一个人在家。
邻居去参加家长会的时候,还向我说了一件很动情的事情,那是他们女儿班主任的亲身经历:
班主任有一个女儿,也在读六年级,每天压力很大,除了各种课外补习班之外,每天还有很多很多作业要做,常常要十点多才能睡觉,班主任离家远,做地铁也要一个小时,回到家还得检查女儿的作业才能睡觉。
有两次,班主任的女儿都晕倒了,还有一次是直接在家晕倒,当时班主任的家中一个成人也没有。
说到这里,邻居家女儿的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声如泪下。
作为父母,我很能够体谅这位班主任母亲。在这背后,同样也是教育的两种差异。
一些父母对于孩子的未来焦虑得不行,孩子没有机会看电视,每天就是补习班和做作业;还有一些父母,对于孩子完全放任不管,任由孩子每天看电视、玩游戏、刷抖音。
孰好孰坏?
父母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他们对于未来社会的乐观与否,如果感到未来充满着竞争与挑战,自然就会偏向于对待孩子严厉,反之亦然。
但还有一个观点是,父母的焦虑与否,很大程度上又与阶层密切相关。
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有资格去焦虑,焦虑孩子未来的人生,能不能出国留学,能不能找一份好工作。
而工薪阶层的父母,他们也许不是没有焦虑,只是没有资格焦虑。他们每天都得应付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操心家中的柴米油盐,哪还有心思去管孩子如何如何呢?
这两种差异,各有各的理由和借口。但我仍想说的是,金钱固然重要,但这绝对不是衡量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准。
尽管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考上名校的概率也越来越低,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不管你是工薪阶层也好,还是中产阶层也好,你总能够拿出时间去陪伴孩子,而不是让手机电视去陪伴孩子,对比中产阶级的父母,工薪阶层的父母一样也有休息的时间,但他们大多都会去用手机来度过,而不是想着如何陪伴孩子。
教育可能没有上限,但教育的下限是非常低的,这不关乎经济实力如何,只关乎父母的态度如何。鼓励、引导、以身作则,这很难吗?这并不难,甚至不需要花费任何金钱。
世上只有一个丁雯琪,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单一性趋同性,而是多样化,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