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学习很努力,成绩却不见起色?
提问者,是一名老师。他说自己见过一些学生,明明学习很拼,每天都学到凌晨,可成绩还是上不去。
在评论区,有个网友的回答一针见血:努力+高效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努力。
是的,对绝大多数智商正常的人来说,努力却没好成绩,唯一的解释,就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和一味盲目的努力比,方法有时更重要。
就如巴菲特的那句话: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如果你是一名父母,正在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烦恼。那不妨看看《哈柏露塔学习法》这本书,它足以解决你的困惑。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的韩国教育学博士,也是一名大学教授。他说,和传统的单向教学比,采双向互动教学的哈柏露塔学习法,更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哈柏露塔学习法?
如果现在让你拿起笔,写下你读书时印象最深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呢?
我想,你可能会写毕业旅游、运动会等,这些让你印象较深的事。但很难有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
这是因为,人总是能对自己亲身参与的事,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只有亲身体验过,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单向教育,只会让人遗忘
这也是哈柏露塔学习法所提倡的:把死背转变为讨论,把孤立式学习转变为沟通式学习。
哈柏露塔的学习形式,是两人或多人一组的形式,由老师和同学、同学之间,或父母跟孩子,进行沟通与讨论。比如在犹太学校的教室里,常用的圆桌式教学法——学生是课程讨论的主体,老师所承担的,更多是答疑和启发思考。
那这种双向的学习模式,和传统的单向学习模式比,有哪些好处呢?
美国《财星》杂志曾做过一次调查。在500强企业中,担任主管及以上职位的人数,韩国只占0.3%,犹太人占41.5%,印度人占10%,中国人占5%。
犹太人的数量,约是韩国人的130倍,中国人的8倍。
为何数据差距如此大,难道是犹太人天生聪明吗?
其实不然。根据芬兰大学的国民平均智商调查显示,犹太人的国民智商平均是94,输给其他国家。换句话说,犹太人的聪明,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教育。
犹太人的教育,更加注重互动。即把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听的教育方式,改为学生互相讨论、提问的教育方式。
长此以往,这种方式会慢慢培养出孩子的沟通和合作能力。更是在当下的21世纪,人才所需具备的4C能力:沟通、批判性思考、团队合作、创新与创造。
哈柏露塔学习法的核心
有个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它标明了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在一天后还记得的内容比例。
其中,塔尖的课程听讲最低,只有5%。而小组讨论有50%,教导他人则是占到了90%。
后两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实际上都属于哈柏露塔学习法。即双向沟通的学习方式。
为什么这种学习方式,会如此高效呢?
因为它表面上是在教别人,实际上是在查缺补漏。弄清楚自己不会的问题。
我们很多时候的学习,是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看似学了很多新知识,但实际上都是浮光掠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基本的概念都记不住。因为这样的学习没有思考吸收的过程。
吴伯凡老师,把这种[以为自己知道,但实际不理解]的现象叫做“盲维”。这些盲维,只有在你运用其去做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原来存在知识盲区。
以教代学的方式,会逼迫你主动去学习。这也是《哈柏露塔学习法》一书中反复强调的内容:最高效率的双向参与式学习。
除此之外,作者还把这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对比。简单概括,它和传统式教学方法比,有以下特点:采用问答的形式、多人共同学习、出于内部动机的学习。
哈柏露塔学习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书中列举了一个用在翻转课堂的例子。但显然,这个方法更适合老师而不是家长。所以,我们重点来看第二个方法,如何将哈柏露塔学习法发挥更好的作用。
和同学一起讨论
作者推荐两位同学一组,用教他人的方法学习。学习的形式,可以是互相问答、讨论。
而环境,建议选在咖啡厅等类似的开放空间。因为周围的白噪音,更能提升在讨论时的专注力。
打造可以投入的学习氛围
和专注地学习同等重要的,是打造合理的学习氛围,它们可以让学习更投入。
具体方法,是多使用肢体语言。比如,看书时可以尝试用嘴大声读出来、光脚在屋里走一走。
因为这些部位,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多用它们,能刺激大脑中执行计划的神经中枢,提高大脑活跃度。
录下学习的重点
学习时需要定时休息,这样才有助于精力恢复。而休息时间也不能浪费,可以录下书中重点或背不下来的内容。这样不管是乘车还是走路,都可以反复去听。
回看整本书,作者其实是在传递一个概念:最好的教育不是全靠老师,而是家长和老师双方齐心协力,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出1+1>2的效果。
就像北京四中一位校长说的这样:家长与学校配合越好,教育越成功,孩子受益越多。
当双方齐心协力,往一个方向努力时,才能让孩子一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与各位家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