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天才,但平凡甚至缺憾才是世间常态。其实,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努力跟自己的缺陷斗争和妥协......所以,别把自己的困难想得独一无二,更别无限放大。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智力正常,也没有什么神经系统的疾病,视力、听力也没毛病,但阅读能力却长期且明显地落后于同龄人,一本普通的书,在他们眼中可能是这样的:
"阅读吃力,总读错字”;
“b和d总分不清”;
“字会乱跑,只能断断续续地读”;
“书上的字一闪一闪的,一会黑一会白”;
......
这些现象,通常在学龄期开始规范阅读和写字后才逐渐被发现。
你可能想象不到,它影响着全球大约1亿儿童,可能你身边的同学就在经历着这种困扰!
01
不管多努力,学习就是跟不上
孩子明明不笨,可为什么一谈学习脑子就卡壳了?家长急火攻心,大量补课做题,但孩子的大脑就像黑洞,吸进去的内容无影无踪。孩子也被无情带上了“笨”的帽子。
其实,这些孩子很可能患上了阅读障碍。在中国,大约5%-8%的适龄儿童患有阅读障碍,每10到20个孩子中就可能有一个,总数约1500万(数据出自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舒华教授)。
阅读障碍人群其实比想象的更多,很多网友也讲出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小学的时候,父母总以为我脑子笨,不认真。表现是阅读非常吃力,一篇文章我就是理解不了含义。哪怕是比较简短的词组要反复看,看不懂就猜,还要反复读出来发出声音来记忆。词语在我脑海里都是图,一坨一坨。”
“我的两只眼睛就好像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人,他们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工作。我现在阅读的时候,稍微不注意文字就会乱动好像是活了一样,我需要非常专注才能让它们安静下来,特别累,一点阅读乐趣都没有。”
“我记得小学时候班里有个男生,平时说话丝毫没问题,但每次朗读课文的时候总是结结巴巴,我发现,他总会在一些不应该停顿的地方卡住。现在回想,他可能有阅读障碍。”
02
上半辈子学习,下半辈子教儿子学习
前几天,帮帮姐看了央视纪录片《我是笨小孩》。摄制组用三年的记录,细致真实地呈现了3对家长的困惑、焦虑和冲突,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直面困境,自我排解焦虑,陪孩子一同穿越至暗时刻的坚定决心。
“妈妈你命苦了,这遭的什么罪,上半辈子学习,下半辈子教儿子学习......”
听到调皮捣蛋的儿子蹦出这么一句,正在辅导功课的妈妈几近崩溃之下,也不禁噗嗤笑出声来。
这个男孩名叫校校,是个典型的活泼好动的孩子,聪明可爱、活泼外向。
但是在他上学之后,问题慢慢暴露出来。从一年级开始,在全班同学分数都不下90分的情况下,他却一直在及格线上下挣扎,五年级了却连一年级字都还不会写。
长期体验着挫败感,他本能地开始逃避没有结果的付出,厌学情绪明显加重。
为了校校的学业问题,爸妈在辅导孩子功课方面产生了分歧,用校校爸爸的话来说,“把家庭生活的氛围和质量全部地影响掉了”,三年级的时候,夫妻俩差点离婚。
在学校,合群外向的校校也难免会被歧视,但他从不告状,自己承受着。
校校的妈妈脾气火爆,总是控制不住对校校歇斯底里的喊,她觉得自己的努力得不到任何的回应。但即使这样,她依然想尽办法弥补校校的短板,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辅导孩子的功课。
和校校性格截然相反,群晓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思虑和沉重,他早早就开始了“自鸡”,与自己的缺陷不停抗争。
群晓在班级的成绩偏上,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对自己极度不满意。
因为记生字很吃力,他经常在胳膊上写、刻。他说刻得越疼,记得越牢,然而,很用心写30遍,上个厕所的功夫就全忘了。
他为此感到绝望,“别人看一眼就能记住,我为什么要记四五十遍。”
群晓要强,每次因为与优秀同学的差异急得直哭时,家长安慰并告诉他“不管你怎样,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群晓也经常反过来安慰妈妈:“什么事我都能应付,每天作业多得要死要活,最多也就写到一两点吧,我一天只用保持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够了。”懂事的群晓让人心疼。
小女孩若汐是大家眼中典型的“笨小孩”。一年级的时候,语文经常得30分,在班上成绩常年倒数。
老师特别生气,还把她叫上讲台批评,“是不是不想学,如果不想学就别学了,直接开除你得了。”
若汐备受打击,当天下午被吓得开始发烧,不敢去上学。
妈妈在辅导她功课的时候会忍不住失控,撕掉她的试卷,每晚的作业都消磨着一家人的意志力。
与此同时,若汐有一位亲姐姐,是个学霸,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衡水中学。 从小到大,若汐从没得过一次奖,看着姐姐年年捧回各种奖状,若汐眼里只有渴望。
上述3个孩子都或多或少承受着社会的误解、来自同龄人的指点,甚至是学校老师的苛责。
纪录片的主创人员说,若汐那么努力,每天6点起床早读,一年365天都是如此,但只换来了46分的成绩。在若汐家里拍的时候,若汐妈妈就在办公室里偷偷哭。现实比电视上往往更残酷。
这部纪录片虽然让人难过,但也有阳光、温暖和力量的一面。虽然家长们所经历着困难,但是他们有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乐观积极,坚韧的力量,也从未怨天尤人,或将孩子放任自流。
帮帮姐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阅读障碍儿童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教育、关于爱的启示录。它让人们看见了一个被忽略的广阔现实,也重新审视成年人对孩子的要求——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天才,但平凡甚至缺憾,才是世间常态。
03
这些名人也是阅读障碍者
其实,阅读障碍的人群很广泛。
乔布斯在传记中提到,自己小时候曾困扰于阅读障碍。
斯皮尔伯格,汤姆·克鲁斯等名人也是阅读障碍者。
根据一些存世资料,人们推断,爱因斯坦、达芬奇、等人小时候也曾受阅读障碍症的困扰。
英国著名女演员凯拉·奈特莉曾哽咽讲述自己儿时阅读障碍的经历。
“5岁时那段校园生活超级美好,当时,我是班里的尖子生,我可以在众人面前自信朗读,我觉得自己仿佛天才。
但等到了6岁,有人递给我一本书,他们才发现原来我始终没学会阅读。
我从班里的尖子生变成了最差的那个,我记得当时无法置信的心情,我从那一刻起全然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
但幸运的是,我碰到了好的老师。他们让我知道自己在创意写作里,在所讲的故事里,所表达的那些想法,都是很棒很恰当很有趣的。
自信真的是最重要的东西,如果你告诉一个孩子,这方面你不行,做不好,你很笨,那么他们就真的会觉得自己很笨。
我想,也许就是因为患有阅读障碍症,所以我一直对自己的工作有着很高的要求。”
萧敬腾由于阅读障碍曾被贴上“坏小孩”的标签,他在自己的书中写到:
小时候我没办法分辨“洗发精”跟“沐浴乳”的差别,外形看起来都一样,我也看不懂标签上密密麻麻的说明文字,家人都以为我太皮找麻烦,在学校里也常因类似的原因被老师或同学骂。
中学开始课业压力变大,我怎么读都读不懂,成绩跟不上……最痛苦的并不是障碍本身,是别人的不理解。
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如何面对孩子的不完美?爱与自由的界限在哪里?怎么做才算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阅读障碍”孩子的父母,也同样困扰着无数个家庭!
04
如何接受不完美的孩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舒华是研究汉语阅读障碍最早、最权威的学者之一,也是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专家顾问。
舒华教授说,孩子在学校根本没法学习,老师对孩子也没什么办法,很多家长很痛苦,很多人几乎放弃。而孩子自己,最初可能只是语文学不好,后来就变成全都学不好,甚至体育也不好。整个情绪、个性、与人交流的方式都变了。
目前,多感官教学理论在全球阅读障碍矫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多感官教学理论认为,一般儿童通过调动一两种感官便能高效地进行学习,但阅读障碍儿童应该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运动等多种感官帮助他们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比如,教学者们让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们一边大声地读出所写的字,一边在沙盘中一笔一画地书写,这样通过触觉来帮助他们认识文字,还可以用橡皮泥捏成不同长短的条子,然后用这些条子来砌字。
比如,更多地调动听觉来学习,让儿童将内容读出来并且进行录音,然后反复地听自己的录音来加强记忆。
亲子阅读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每天安排时间一起阅读课外书籍,这不仅可以帮助患儿熟悉已经学过的字词,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但舒华教授表示,这就像医生要给病人对症下药一样,国外的方法能够借鉴,但毕竟国外的拼音文字和汉语不同,国内的学者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
同时,舒华教授认为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阅读障碍孩子最困难的阶段是小学,小学阶段对读写的高要求,大多数读写障碍的孩子无法回避。只要能够帮助孩子们度过小学,让他们跟着大家走,等他们上中学大学后,会找到自己的诀窍。当然,这种改善并不是说他生理上的问题解决了,而是他们可以依靠高级的思维、策略,使用推理等方式去弥补缺陷。
其实,更多孩子需要解决的是焦躁、失望、自卑等情绪问题。这些很多是由家庭、同学之间的关系引起的,对于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来说,学习上的问题可以慢慢解决。但如果孩子得不到正确引导,在建立自我认知的阶段,不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则可能会在日后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所以家人的支持和理解非常重要。
在当下焦虑的时代,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但更多的是孩子是个普通人,甚至有一些缺陷。其实,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努力跟自己的缺陷斗争和妥协....所以,别把自己的困难想得独一无二,且无限放大。
我们要用成长心态,而非固定心态来看待问题。
在一种固定的心态下,人们认为他们要么天生就有天赋,要么就没有,他们相信天赋决定成功。比如孩子拥有了阅读障碍,那么固定心态的父母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天生不如别人。
而有成长心态的人相信,任何人都能做好任何事,成长心态的家长会认为:孩子能在自己的努力下取得学习的进步。
在固定心态下,如果你尝试一些从未做过的事情,比如滑冰,你可能会在跌倒几次后放弃。这种“失败”会让你感到耻辱,你可能会在余生中避免滑冰。你会找个借口说,“我不喜欢滑冰”。因此,当障碍出现时,会觉得付出努力是在浪费时间。
在成长的心态中,你相信可以通过奉献和努力工作来发展任何能力。因为这个信念,你有学习的欲望,这使你能够接受挑战,突破自己的缺陷,成为独一无二的人。
家长帮(ID:eduujzb):好未来旗下专注家庭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分享养育观点,精选教子良方,引领中国家庭教育的认知升级,和百万家长一起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更多测试,请关注“儿童心理成长”公众号
关注我们可快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A叛逆,B爱发脾气,C固执,D嫉妒,E敏感,F急脾气,G磨蹭, H爱告状,I哭闹&耍赖,J立规矩,K胆小和不自信,L安全感,M抗挫,N拿别人东西,O教育方法,P做个好爸爸,Q入园焦虑,R不合群,S兴趣培养,T注意力,U性心理,V二孩教育;S1认知的基础训练,S2思维能力,S3记忆力训练,S4时间管理,S5自主学习能力;B1/B2好书推荐。请关注本号后回复对应的字母,如“叛逆”回复“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