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主说:鸡娃不易
这几年,聚焦中产家庭育儿的电视剧层出不穷,每一部都话题度爆棚。
像去年大热的《三十而已》,女主顾佳为了孩子上顶级幼儿园、学马术,简直操碎了心...
还有小系列三部曲《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把中国家长在不同阶段鸡娃的竞争激烈程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不管是哪部剧中的家庭,奋力鸡娃的路上,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小舍得》里田雨岚一家的配置
之前范主给大家扒过中产妈妈的画风、鸡娃的鄙视链等,今天准备再结合热播剧和现实,和大家聊聊鸡娃的中产家庭,都是什么配置~
拼经济
一只四脚吞金兽,需消耗2~8个钱包
不管荤鸡还是素鸡,只要选择了鸡娃这条道,孩子就会变成你生命中的“散财童子”。
早在2013年,就曾经流传过一份《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当时帝都位居第一,每个家庭要在孩子身上花费276万
估计一线城市的中产鸡娃家庭,现在看了这个数据,只会三分冷笑、三分凉薄、四分漫不经心地摆摆手,276万买学区房都还差好大一截。
范主给大家数数,鸡娃的中产家庭,要在哪些大头上花钱:
△ 学区房
首先就是刚才说到的学区房。在电视剧《虎妈猫爸》里,赵薇扮演的虎妈为了女儿上重点小学,就卖掉了宽敞的住房,入手9万一平的老破小
如果既想要好学区、又想兼顾生活水平,老破小就入不了法眼了,得像《三十而已》里的顾佳那样,选择同时满足王牌地段、优质学区、无敌江景三个苛刻条件的高档小区大平层。
总的来说,虽然近来有多校划片、去学区化的势头,但在很多鸡娃家长的心中,学区房还是入场券。至于买什么类型的房子,大家基本上是根据自身条件,丰俭由人。
范主有两个帝都家长朋友,一个花费上亿,在香山脚下买别墅,仅仅是为了北大附中的名额;另一个,卖掉朝阳区星河湾的豪宅,置换海淀学区房,降低生活水平以后,依然觉得很值。
△ 课内课外教育
走荤鸡(学科教育)之路,读公立学校,学费倒是花不了多少,但课外补习的费用是一大笔。
最近比较火的《小舍得》里,牛娃颜子悠仅仅是上奥数金牌班学费就高达5千,加上其他科目,每月校外补习就要小两万,这笔费用全靠子悠有钱的爷爷奶奶补贴。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孩子的补习费用其实没那么夸张。
拿海淀黄庄的培训机构为例,通常1门科目,大课一年的费用在1万元左右。低年级报3门是常规操作,高年级有的家长会给孩子报6到7门科目。加上一些兴趣班,平均10万/年比较基础。
素鸡(素质教育)的成本就没有上限了。孩子就读国际学校,学费每学年在10万~20几万不等...
学校之外,一般素鸡家长还会给孩子配备各种高端文艺、体育项目。像冰球这类小众项目,如果孩子从5岁开始训练,初学花费加上装备,一年在2到5万不等,但后期进入专业训练阶段后,花费是初学的近10倍。
还有在中产及以上家庭流行的马术,一线城市的中高端俱乐部入会费就要20万,每节课价格在1000元上下,教练费还要另外收取。比较壕的家庭,还会直接给孩子买一匹价格几十万的进口小马。
△ 寒暑假游学
到了寒暑假,中产家庭给孩子安排海外游学开拓眼界是标配。范主之前看过一篇叫《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文章里月薪三万的妈妈,工资都无法覆盖孩子的暑假花销。
孩子仅仅是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就要20000元,还有请阿姨、游泳班、钢琴课、学课补习,共计35000元(这还是好几年前的价格)。
除了学区房、课内外学习、寒暑假游学这“三巨头”,孩子的生活、医疗保险等零零碎碎的日常开销,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
给力一点的夫妻在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下还能自己承担,如果对孩子期望大、想要的特别多,6个钱包养一个孩子的故事想必大家也听过不少。
拼人力
年轻人打主力,中老年打辅助
经济条件过关,只是满足了基本配置中的其中一项。鸡娃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年轻一代亲力亲为、长辈配合作战。
△ 小家庭抓孩子学习
先说说小家庭,如果佛系不了,夫妻两人之间至少协商出一个人,把重心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
《小舍得》里,蒋欣扮演的田雨岚,就是一位标准的“鸡妈妈”。她左手事业、右手鸡娃,还遇到了丧偶式育儿,单兵作战忙到身心崩溃
孩子学习,妈妈也跟着学一遍
所以为了全力鸡出牛娃,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高学历的职场女性,都选择激流而退,回归家庭,全职鸡娃。
夸张一点的还有“海外陪读妈妈”,有部叫《生活在别处》的纪录片和《陪读妈妈》的电视剧,就展现了海外陪读妈妈们,为了孩子读海外名校,背后的艰辛。
她们早早送孩子出国念书,放弃国内蒸蒸日上的事业、和家人朋友异国生活、忍受语言不通、婚姻名存实亡等问题,让人看了很是心酸。
总的来说,在鸡娃上,大部分妈妈,都付出比较多一点。国家统计局2018年发布的《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就统计了中国式家长,每天会花4.6小时陪伴孩子,女性是主力军。
当然了,也有一些给力的爸爸,在孩子的事情上亲力亲为。比如在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奋斗和财富积累之后,把孩子当成自己事业第二春的“顺义爸爸”,就是非常出名的一个群体。
除了精力,父母的能力同样重要。俗话说鸡娃先自鸡,鸡爸爸、鸡妈妈的标配学历就是211、985,至少小两口要在小学阶段能给孩子辅导作业,周末坐在培训班最后一排,不能比孩子还跟不上。
而在素鸡领域,钢琴水平超过普通老师的妈妈、对古典音乐有一定鉴赏能力的保姆,都不是传说。
△ 长辈配合作战
如果是“双职工”的中产家庭,长辈能在退休之后,发挥余热,和小家庭配合作战,会让鸡娃这件事,轻松不少。
《小舍得》里,南俪夫妇一个是床品公司营销总监,一个是建筑师,两人都处在事业爬坡阶段,还要腾出手来辅导女儿欢欢的学习,平时全靠外婆帮忙接送孩子,减轻一下小两口的负担。
一旦外婆身体也出现问题,家里小孩没人接、老人卧床没人照顾、请的钟点工也忙不过来,别说鸡娃了,家庭的正常运转都成问题。
所以鸡娃家庭的理想配置,还需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中,至少要有一人身体状况不错,能腾出手来带孩子、帮忙接送。
拼人脉
全家齐心,在关键时刻托孩子一把
如果说,经济条件和人力是鸡娃的硬件配套,那么一个家庭的人脉关系,就是软实力的体现了。
还是以《小舍得》举例,剧中南俪夫妇给女儿欢欢争取一个补习班的名额,四处托人,把所有能用的关系都用上了:
南俪的老公夏君山,给他原本瞧不上的土豪客户陪酒、陪笑脸,就为了客户动用自己的关系,帮帮忙
孩子外公也是拉下了老脸,一把年纪,还去求自己曾经得罪过,后来发展得不错的下属
就连长期不对付的继妹田雨岚,也为了送个人情,去求婆家为培训学校捐一批课桌椅来为欢欢交换名额
其实电视剧演得毫不夸张,现实里为了能在关键时刻托孩子一把,哪个家庭不是用尽全力?
中产鸡娃家庭的配置就和大家聊到这里,最近关于鸡娃的争议也特别多,大家如何看待鸡娃这件事,评论区一起讨论吧~
图片来自网络,部分来自视觉中国
商务范出品:编辑 Josie | 运营 Eva
来源微信公众号『商务范』(微信号:bfa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