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上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唯一能让我翘首期盼的,就是儿童节。
理由也不复杂,就是因为能放假。
再加上老师发的小礼物,父母买的新衣服,这个节,能过得比生日都舒坦。
不过有句话,叫“乐极生悲”。
我是无论如何都没想到,曾经带来了无数欢乐的“过节”,会成了我如今不堪重负的“渡劫”。
“五一”过了即“六一”
五一刚过,我就从家长群里接到了幼儿园“喜迎六一”的通知。
说实话,在看到了这个通知的标题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老师被盗号了。
因为就算是要在六一表演节目,也不至于这么早就下通知吧,春晚的彩排也没有那么早的啊。
不过,通知确实是真的,要准备采购服装什么的也是真的。
为了表现出积极配合的样子,我立马跟在其他的家长后面,接了句“收到,老师辛苦了”。
在交完了服装钱,领到了节目单后,我寻思着接下来应该没我什么事了。
可是没曾想到,有些节目还需要父母跟着一起演。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上个月幼儿园开运动会时,我跟一大群父亲们,一边背着娃,一边在400米的塑胶跑道上“龟速前进”的场景。
回忆起来,与其说那是幼儿园开运动会,还不如说是一场有组织的“遛爹”。
所以在想到要跟娃一起排练六一的节目后,我差点想去咨询一下,如何从法理上合理地暂时断绝一下父子关系。
变味的儿童节
如果没记错的话,小时候演出节目,都是自愿报名,自行排练的。
会唱歌的唱歌,会跳舞的跳舞,虽然水平都不咋地,但是孩子们玩得都挺开心。
但是如今的节目单,却被安排得井然有序,规规整整。
虽然说起来也是自愿参加,但是一个家长群里只要有一条“鲶鱼”,那就基本上等于是全员参加。
要是不参加,就得被好事的家长给上升到“不陪伴童年”、“不重视孩子”的高度。
这上哪说理去?
而且,集体演出的环境,搞得就跟家长同场竞技似的。
看到了别人家的牛娃,就感慨自己不够鸡娃。
别人能原地转三圈,就恨不得拎起娃转五圈。
一时间,我似乎理解了广场舞大姨们,为什么经常会为了争抢C位而闹矛盾了。
说实话,为了陪练和彩排,我已经记不得这个请了几次假了。
反正要是再这么来一个月的话,我估计我这班也不用上了。
孩子快乐不快乐的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一点都不快乐。
儿童节,“绑架”了谁?
在排练了三个多星期后,我现在整个人都“精神”多了。
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一觉都能睡到早晨五点才醒了。
有时候想想当天下午的排练任务,感觉比上午要谈一个重要的客户都紧张。
不过我也不怪老师,因为任务虽然是她们下达的,但她们其实也是不堪其扰。
在今年四月份的时候,一位幼师朋友在聊天时,就说到“儿童节快到了,头疼”。
那可不呗。
节目要安排,排练要组织,服装要采购,场地要联系。
零零总总地算下来,比置办年货还复杂。
而且,每个班的老师也在互相较劲,生怕自己班里的同学,在别的班节目面前显得太拉胯。
等于是把一场观赏性的演出,潜在地加上了一个排名的环节,说那是幼儿园对老师的一场考评,可能都不为过。
如此看来的话,矛盾点似乎是集中到了幼儿园的层面上。
因为相比于孩子在节日里快不快乐来说,更重要的,是组织是否吸睛,节目是否精彩。
毕竟这在接下来的生源争夺中,可都是和其他幼儿园当场batlle的重要砝码。
但问题,真的出在幼儿园的“功利化”上吗?
我想他们,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被“绑架”。
所谓的教育新理念
幼儿园为什么要通过儿童节等活动,来争夺生源?
说白了,其实还是怕人家说你“不专业”。
在“高质量陪伴”、“父子共成长”等一系列虚无缥缈的理念中,很多教育上细枝末节的作用,在被无限扩大。
甚至,还形成了单独的理论体系。
以至于很多私立幼儿园的宣传上,不加上“最新”、“首创”、“科学”、“XX创始人”的名头,反而看上去更像是个骗子。
但是这真的有用吗?
我想没有。
因为要是按照他们的标准来看的话,那我的童年,简直都“不配”当个人了。
而80后的这一代人,也压根就没几个人能达得到那样的高度。
这不是在说那些新理念没有用,但过分地夸大细节,也会扭曲本质。
不仅“绑架”了幼儿园,也疲惫了老师、家长和孩子。
写在最后
在各类新理念的裹挟下,儿童节变成了“父母劫”。
孩子快乐不快乐我是不知道,反正我是压根就快乐不起来。
我想,在这样一个以孩子开心快乐为核心主题的节日下,如果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还不如直接就他们一天假。
毕竟孩子最大的快乐根本就没有多复杂,无非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已。
所以,与其赶着儿童节这一天可劲地“表现”,还不如让那种简单的快乐,给他们留下一份弥足珍贵的记忆。
趣谈教育新鲜事,大型表情包工厂。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欢迎关注,公号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