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让灵魂唤醒灵魂,让热爱成就希望。这是一个00后老师与一群10后学生的相遇,这是在大凉山用青春点燃梦想的年轻人—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产品开发181班班长—张拼。
这个喜欢阅读、骑行的少年,大一开始就曾多次带队前往周边老年人服务中心进行志愿服务。大二暑假张拼经过三个多月的专业培训只身前往四川大凉山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支教生涯。目前,张拼在木耳小学任五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是四十一名弟弟妹妹的大哥哥。他喜欢别人叫自己“种花家”,在他看来“教育就是埋种子,每个孩子都是山里最绚烂的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种子已经埋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
张拼的专业成绩在班级并不突出,有几门课成绩也不理想,但是老师们却都很喜欢这个热心有想法的大男孩,鼓励他追求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在校的两年,他是蓝岛创客空间的常客,参加了各种创客比赛。从开始的小跟班到渐渐自己组建团队,和大家一起参加创新大赛,正是这样的宽容与开放的校园氛围,让张拼有勇气走进了大山,选择了支教。
大三的顶岗实习对于很多看重就业的高职学生来说是个提前适应就业环境、提升专业技能的关键期。顶岗实习期间表现好的同学一般都可以顺利就业,就在这样一个关键选择节点,张拼放弃了进入对口专业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而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支教服务。他明白一个农村孩子想要真正走出去,教育是最公平的路径,但是也深知其中困难。张拼在进入初中前历经数次辍学。叛逆、成绩不理想,直到遇到一位初中的班主任,她对张拼没有任何偏见,还让他做了她的课代表,每次一点点的进步老师都给予张拼最大的鼓励,昔日叛逆、消极的少年开始蜕变。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张拼明白,一位好老师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想把那位老师埋在他心里的善意的种子,在山区里播撒出去,埋在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的心里充满善良与关爱。
来凉山支教后,让张拼感触最大的是在五年级上的期末考试前,张拼把学生们挨个领到了主席台,让他们走上主席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胆的喊出自己的梦想。这里的孩子,因为很少和外界接触所以很害羞,胆小,连和人大声说话都不敢,看人也总是喜欢躲在墙边。张拼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孩子们自信一点,过程中有的孩子始终不敢抬头,有的孩子说完立刻跑下主席台,但是大家都勇敢的站上了台子,说出了自己的梦想。自此以后,张拼发现班里的不少学生变得阳光开朗了,开始愿意跟人交流了,面对他们的班主任大哥哥也没有那么羞涩了。张拼开始收到了很多小纸条,署名往往是“种花家 XX。”学生们也开始在作文中提到他们和张拼相处的点点滴滴,这些让张拼感到非常欣慰和温暖。刚到凉山不久,张拼家里有亲人去世,张拼不能回去,有几天心情格外低落,但是当他走进教室,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唱起了“你笑起来真好看“的那一刻,张拼留下了在大凉山的第一滴眼泪。因为交通问题,张拼所在的支教地位置偏远属于山区。教学环境很差,孩子们所用的桌椅破旧不堪的,很多时候正在上课,突然桌板掉了,或者椅子倒了,这些张拼都记在了心理。今年年后张拼向学校的校友们发起了第一批募捐并联合系部和团委的老师成立了定点志愿服务团队,启动图书馆的搭建。目前第一批更换的桌椅孩子们已经用上了,图书角的搭建也已顺利完成。
在一年的支教经历中让张拼印象最深的两个孩子一个是阿洛尔付,班里最沉默寡言的小男生,平时都不说话。但是有一次他和张拼一起打扫卫生,去倒垃圾的时候,男孩忽然说了一句“张老师,我感觉你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让张拼兴奋激动了好几个晚上。另外一个是班里成绩最不理想的孩子沙衣体。张拼来这之前沙衣体从来不学习,因为基础差下午放学张拼会单独让他到办公室教他认字,张拼看得出来孩子学的很吃力,一开始小男孩也一直找各种理由躲避。可有一天张拼忙到自己忘记了叫他,沙衣体却突然拉住张拼的手把他往办公室拉,说“张老师,你帮我补习啦。”那一刻张拼觉得收获了来凉山后最大的肯定。
支教的经历让张拼更加独立,曾经依赖父母的少年,到了这里瞬间成为了学生们的依赖。关于教学,因为所学专业和实际教授的内容差距较大,刚开始上课时张拼也很紧张,现在听着讲台上的他自信、流畅、生动的讲述你会忘了他只是一位还未毕业的大三学生。
网上有一段话特别激励张拼:“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的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未来,张拼将会和学校一起将高职学生的支教团队带入凉山州,植根樟木箐镇的山水之间,接力奉献每个人的青春力量,让贫瘠的土地花开四季。
通讯员 杨莹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