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普高率下,深圳中产教育之“困”

45%,这是一个困扰深圳家长的数字。

根据2020年高中招生计划,深圳公办普高招生人数40878人,这意味着公办普高录取率约为45.82%。

将近一半的公立校孩子无法直升到普高,而优质教育资源总是挤破头才能进去。

在阅读第一此前文章《一波家长正在“逃离”深圳,深圳怎么了?》里,我们发现,即使处于深圳头部的公立学校,最好的班级,家长们仍旧难逃焦虑的怪圈。

大家最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考上八大,冲刺四大。为拿到入场券,家长们卯足了劲儿,甚至不惜一年花费20万给孩子报补习班。

另一面,与上海“民强公弱”的教育景象不同,即便家长为孩子选择体制外路径,深圳也没有那么多私校可供选择。

被视作国际化学校头把交椅的深国交,建校虽也将近20年,但录取率低,录取人数也有限。2020年约有5000多人报名该校,但最终仅录取400人。其他国际化学校,建立时间短,数量也不多。

在升学率低、教育选项有限的夹击下,深圳家长是否还能在激烈的教育军备竞赛中保持初心?

对抗教育焦虑,需要目标清晰

在国际教育深耕超过10年的潘佳发现,虽然体制外的选项有限,无法完全为国内家长“解渴”,但很多父母对国际教育的认知也有偏差。

“很多家长是把国际教育作为一个备选项来看待,想让孩子不那么累,享受‘快乐教育’就好了。这完全是误读。在任何地方,好的教育都需要用心栽培,没有单纯地享受快乐这种事。

作为赫德学校CEO及执行董事、知慧学术英语联合创始人,潘佳认为,这层误读背后反映出一个事实:部分家长对教育需求并未想得很清楚。

公办学校是为解决大部分国民的受教育问题服务,所以更倡导教育公平,但却未必能兼顾个性化。

如果是根据孩子的个性来考虑教育需求,那么国际化教育的确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但孩子的个性是什么?由此延伸的需求是怎样的?怎样的教育模式才能满足?这些问题需要提前理清思路,再去考察和寻找合适的学校。毕竟,虽然选项有限,但不同国际化学校的特色差异还是区分很大。

另一位在教育界从业30年的刘望校长对此表示认同。他曾在美国、新加坡和中国一线城市的公立及国际学校担任过英语教师、校长、总校长等高级管理职务。

在刘校长看来,家长需要判断,家庭教育理念是否跟学校的办学、治学理念相匹配。

判断之后,才能让孩子们在将来受到教育时不会纠结,不会因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一致产生很大的思想混乱或挣扎。

思路和目标清晰后,很多焦虑也就变成了“庸人自扰”。

“这就好像身高1米75、体重90斤的姑娘,因为身边朋友在减肥,所以也跟风减肥。这种行为不仅没有必要,对自己健康还会有负面作用。”

在潘佳看来,家庭教育的目标不宜设置过多,因为其中有些甚至是有害的。

想与教育大咖面对面?

扫码报名

参加深圳线下活动

扫码选择离您最近的知慧中心

会有老师联系您报名事项

深圳宝妈的故事:成绩和成长可以兼得

对于深圳教育的饥渴程度,以及竞争激烈水平,Marybell颇有体会。

她儿子所在的初中有“八大收割机”之称,只要考到100名以内,就相当于拿到“八大”的入场券。但这位深圳宝妈看来,她虽关心孩子的成绩,却并不为此焦虑。因为孩子进入初中后学习动力很足,这也是她悉心栽培与期待看到的结果。

在儿子上小学时,Marybell发现,孩子虽然成绩不错,也有不少特长爱好,但对学习总是提不起劲。她决定将儿子送到海外,尝试换个环境。

在新西兰留学的这一年,儿子不仅积极参加了学校钢琴、篮球等社团,还坚持中文写作,完成好几篇长篇小说,手稿还至今被Marybell保留着,准备积攒出版。

回国后,孩子选择回公立体系,也更加清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与学习目标。

她最大的感悟就是,无论是在公校还是走国际化路线,激发孩子自驱力是重中之重。

从学校层面来讲,海外教育并非毫无缺点,孩子如何融入就是一重难题。但相比国内,学校的确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学校会着重课外活动,以及学生社团的建设。

相比之下,想要在国内实现个性化教育,多是个体家庭的单打独斗,但又微妙地受制于外界焦虑。整个过程,孩子自身的意愿和个性反倒被忽略了。

因为工作原因,Marybell接触过不少学霸,有的孩子是只要给点“养分”就尽可能利用起来,蹭蹭往上爬。这种孩子往往不需要父母们使劲儿,就会自主学习。

但相当一部分普娃则被束缚在父母的过渡期望中。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随大流的去学KET、PET,参加各种夏令营。父母没少花钱,孩子学得也筋疲力尽,最后仍然原地踏步。如果压力太大,甚至还会引发家庭矛盾和心理问题。

“这种情况,家长就得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资源用错了地方。”

英文读写能力,孩子多路径求学的关键

激发孩子自驱力很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父母需要铺垫好教育选项。

作为教育从业者,Marybell已提早为孩子铺垫过前路。她认为提升英文读写能力是装备孩子未来多路径求学的关键。比如孩子小学在公立学校夯实语数基础,如果能同步提升英文综合能力的话,孩子啥时候转轨道,都不会有太大的挑战。

以她儿子为例,从进入小学前开始,就为他营造英语听说环境。一、二年级开始从英文读写入手,打下学术英语的基础。

早年在英国爱丁堡读教育硕士的经历,让Marybell意识到,如果儿子有一天想从公立转国际,就必然要习惯用英语学习各门学科,英文基础无论如何都不能差。 哪怕是一直走公立体系,现在高考对于学生的英文读写能力的要求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得益于她的先知远见,孩子在海外留学的这一年才能够快速蜕变,顺利融入到全英文的学习环境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此外,刘校长也发现早期英文教育的重要性,而中国学生最大的教育瓶颈之一就是阅读能力薄弱

在北京一所国际学校担任校长时,他发现4、5年级的插班生无法适应,但并非因为英语能力不行,而是因为缺乏阅读基础。

在6年级的双语学校课堂里,老师们便已经开始通过整本书的小说精读进行教学,而缺乏阅读训练和学生实难跟上,即使他们的英文能力并不差。

在过硬的整书阅读基础上,辅佐以广泛阅读量,孩子对社会、经济、历史、地理这些综合人文素养才会增强。

一言蔽之,只有孩子的英文读写基础好,在面对不同教育路径时,才会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何时进入一个国际化教育体系是最佳时机?

鸡娃的边界在哪里?如何在国际化教育之路中让孩子兼得升学和全人成长?

如何帮助孩子规划好国际化教育路线?如何做出最佳选择?

……

针对家长们这些问题,作为提高青少儿学术英语能力的方案提供者,知慧学术英语每年会邀请一些教育界资深人士,和家长们面对面分享他们对教育议题的独特见解和教育秘籍。

今年正好是知慧学术英语成立6周年,作为最早将指导式独立阅读引进国内和第一批实践分级阅读的英语养成机构之一,他们一直秉承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为preK-G8的孩子和家庭提供一站式学术英语解决方案。

这6年以来,他们已经帮助5000多名学员在未来双语学习与工作环境中取得先机,让学员们更好地适应这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世界。

深圳家长对教育的期待也是他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选择有限、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公校与私校到底如何选择?如何为孩子提早规划和准备?

今年,知慧学术英语深圳场活动邀请到深圳诺德安达双语学校校长刘望,以及赫德学校CEO及执行董事,知慧学术英语联合创始人潘佳,还有广深知名国际学校ESL教学主任及深圳宝妈Marybell,来共同探讨——如何在国际化教育之路中兼得成绩和成长。

在这场思想碰撞中,教育家们会探讨以下重点:

1、家庭教育要如何为孩子提早做规划?具体来说,家长们如何在早期阶段就能有所判断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让孩子们的教育之路走得更顺?

2、如何判断学校是否符合家长们的期待?包括学校是否学业严谨,关键看几个因素:办学理念、教学目标、师资、生源等情况。

3、此外,在优质的国际学校内,学生的学业压力其实很大,但这种学业压力并非单纯来自备考,而是更多领域,比如大量的英文阅读量、对学术论文写作的要求、人际能力和领导力的要求等。如果有意选择这条路径,父母们该为孩子的日常提供哪些养分?

万物生长自有时,孩子的成长是自有规律的,父母们往往无法强加执念于其中。但犹如孟母三迁一般,为孩子选择成长的环境也相当重要。

让孩子接受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既收获快乐,也能收获成绩?

欢迎扫码报名

知慧学术英语深圳场线下活动

参与家长还有机会获得

学术英语夏令营免费入读机会

以及精美纪念品

期待参与!

扫码选择离您最近的知慧中心

会有老师联系您报名事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签: 教育 深圳 英语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