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质疑高龄生二胎,说“这样的父母太自私了!”
那么,高龄生第三胎的父母是怎么想的?他们家的老大是不是会很惨?
办公室来了一位实习女孩,不到一周我们就很熟了,偶然间聊起家庭情况,让我大吃一惊:她今年23岁,就要大学毕业,家里除了有一个上六年级的妹妹,竟然有一个还没上幼儿园的弟弟。
“你父母多大了?”我非常好奇她的父母有一个20岁的女儿了还选择去生第三胎。
“我爸46.7岁吧,妈妈还小一岁。”
我估算了一下:她的父母23岁左右生了她,很正常;过了10年又生了二胎,也很正常,因为他们是农村户口在外打工;43岁左右再生三胎,一看就是为了拼儿子,可能……也算正常吧,因为年龄还不是太大。但是,还是感觉有点怪怪的。
我想,若是我跟她这么大的年龄,父母生了个弟弟,我多数会怨恨父母:将更多的精力给了弟弟,分走了一部分本来给我的爱,认为自己命运不好,摊上了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母!我曾经认为比我小6岁的弟弟是多余的,是他抢走了父母对我的爱和家庭的地位,所以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一直在不屈不挠地为自己的家庭地位做斗争。
这几天,《我的姐姐》正在热播,电影中姐姐安然的角色引起了很多人的同情:父母重男轻女,从小嫌弃安然是个女孩。安然上大学后,父母偷着生了个弟弟。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父母突然出车祸双双离世,抚养弟弟的责任被迫落在了安然的身上。
很多人为姐姐叫屈:
姐姐养弟弟太可怕了!如果父母为了想要个儿子就闭着眼睛乱下蛋那也太不负责任了!凭什么女儿要为父母犯下的错负责?
几十年前,若家有女儿是老大,每一个人都认为她天生就应该带弟弟妹妹。不仅要带,还要带好;不仅父母理直气壮地要求,她自己也会认为这是约定俗成的事情。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开始,这种观念慢慢地开始淡了。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也只有两三个孩子,大多数家庭在女孩子身上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精力和金钱,女孩在家庭中的地位得以上升,女孩的社会价值也更加凸显。
但是,这种情况下养育出来孩子无论男孩女孩似乎多数都以自我为中心了:看不得父母对其他孩子好,家里所有的好东西都是自己的,别人没有特殊照顾自己就是对不起自己……
我也是结婚生子之后,才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和狭隘。尤其是得到了弟弟的很多帮助之后更加自愧不如,觉得自己枉为一个姐姐。
这位实习女孩,我以为她会生父母的气:我都上大学了,你们还生孩子,多丢人啊!可是,她对这个迟来的弟弟并没有敌意,可能因为她已经有一个妹妹的缘故,反而每次回家都给弟弟买零食,假期中也会帮父母照顾弟弟。她不是那种牺牲自己为了妹妹、弟弟的人,只是一种自然的手足之情,却让人感觉非常真实和温暖。
她的行为令我很是佩服:心中有爱,理解父母。
其实,以前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老大与老小之间也相差十几甚至20岁,有哪个弟弟妹妹是哥哥姐姐同意父母才生的?哥哥姐姐不会因为父母生了弟弟妹妹而敌视父母,而是在父母老去之后自然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长嫂为母”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因为很多家庭的哥哥嫂子承担起了照顾弟妹的责任。
剧作家六六在《女不强大天不容》中曾经说过:
人生的真谛在于服务他人,照顾关爱他人,并从他人的笑容里得到满足。
如果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看到这句话,我肯定认为她是在唱高调;8年前初读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现在不惑之年的我自己也有了两个孩子,再次读到这句话,却奉为真理。
如果我们把快乐建立在从所爱之人身上索取,那只是浅层次的快乐;当我们非常乐意为爱人、家人付出,看到他们因为我们的付出而展开笑容就感觉快乐,我觉得才算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的姐姐》中最后的结局是开放式的结尾,但我相信安然会慢慢变得强大:接受弟弟,并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最后没有完全到达理想的彼岸,她也会收获到她该得到的东西。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浑身发光,有力量披荆斩棘。
我们的人生不能仅仅是获得和索取,给自己所爱的人付出和贡献也可以让人快乐;我们的人生不能仅用可计算的金钱和时间来衡量,爱是无价的,比金钱更能滋润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得到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