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批评说年轻人流行的躺平的态度极不负责,对不起努力工作的纳税人,然后还说了内卷的各种好处,甚至引用了经济学的原理,表示现在人们纷纷谈“内卷”正说明了社会是可以通过竞争获得上升机会的,否则社会阶层固化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力气。
乍一听有点道理,这位教授的经历确实如他所说,他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他于199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在2002年进入北京大学深造取得博士学位,2008年在清华担任副教授至今。但仔细分析如果将这个副教授的履历放到今天,还能轻松地拿到清华的教职吗?
所以,教授忽略了一点是,自己也享受了时代的红利,虽然他同样属于“小镇做题家”,但在他们那个大学毕业的时代,本科就可以留校,奋斗的回报可以达到100%。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再通过同样的努力所得到的回馈都不到20%。当大家挤破头皮却完全得不到符合努力的结果时,自然会想干脆躺平。
网上有个有趣的比喻把内卷比作电影院第一排的人站起来,那后面几排就不得不跟着站。同样用这个例子,那躺平就是在这个电影院有的人发现自己即便站起来,身高仍然比前排的人矮,还是啥也看不见,白费力气。所以,干脆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把这场电影当作一出广播剧。不做无畏的竞争,不花无效的力气,好好享受自己可以得到资源。
所以“躺平”更像是一种聪明的生活态度,相比于一味地参与到社会的竞争之中,“躺平”更加强调审时度势。首先要对自己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其次要对自己的内心有很好的调控。
但是,清华大学教授的言论何尝不是我们曾经的期待。像另一则新闻,上海一家政公司在某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一个应聘者今年29岁,毕业于清华大学,正寻求合适家庭担任管家工作,预期月薪3.5万元。该家政公司工作人员还表示,他们那里还有很多像清华、利物浦大学的高端人才,发布后在网上遭热议,很多人指责该毕业生浪费资源,对不起清华的名号。
无独有偶,2020年杭州一街道办招聘8名事业编工作人员的公示名单里,清一色是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还有广州某区招聘50名博士当中小学老师。
有很多人对这类新闻少见多怪,其实还是因为有和前文清华大学教授一样的思维惯性在。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就应该对得起学校资源和培养,做最顶尖的职业,出入高档写字楼才对得起周围人的期待。
实际上,也是因为内卷,很多热门职业挤破头皮都进不去,而不被人看中但有潜在市场的职业却没人去做。该清华毕业生的选择其实是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利用好了自己名校的头衔,找到一条避免“内卷”的道路,也给我们提供了除了躺平的另一条路。
清华教授说的确实很对的一点是,“基于学习成绩”的选拔制度,确实能让更多人能够在家庭缺少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的情况下,依然实现向上流,社会需要通过竞争与筛选机制,实现人才的有效配置。
但这种竞争,指的应该是良性竞争,而不是现在愈演愈烈的内卷。内卷就像很多人一窝蜂地去争抢同一样东西,反而会浪费社会的资源,造成某些热门行业人满为患,而一些不被重视的行业和领域却没有被涉及。于是很难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即使获得了,也很难不被后来者挤下去。
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