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新世纪的二十年代,60后已经逐渐老去了。60后的一生,新中国的成就与得失,苦难与幸福均沾,可谓阅尽沧桑。
迈步回头,60后常常会感叹:得意与失意,到头来都是能够放下的。唯一让自己牵挂不已,时时忆起的,还是犹如一泓清水、一片孤云的童年。
那个纯真的童年,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那是一种不富足却满足的生活,是每个60后心灵最深处,最怀念的一段记忆。
不同时代出生的孩子们有着不同的童年,但是将不同时代的童年时光作对比,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新世纪的孩子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因为不论此后的日子再如何好,60后那段纯真的童年却早已成了一段回不去的青春。
60后的童年娱乐生活:简单而纯真
60后的童年虽然有些坎坷,却有着如今这个年代的孩子们最急缺的元素。
纯真、质朴、简单而快乐,这是对他们的童年最好的概括。
与如今的手机不离手大为不同,现在的孩子放学回来会高喊“上号”,60后童年时期,放学到家里,会喊着“上街”。
跑起路来几乎是带着风的,他们三三两两地从家中跑出,挨家挨户地“召集人手”,只消几分钟的光景,一支“探险小队”就成立了。
出了家门,那就是大千世界,任意驰骋。在水质还算不错的当时,去河边玩是夏天的首选,清凉的河水能够让他们消除热意。不管是游泳、打水仗还是其他玩法都能够玩到天黑,再趁机摸个鱼虾回家“加餐”。
到了瓜果成熟的季节,最让大人们头疼的事情就是来“窃果”的孩子们。他们通常结伴“作案”,虽然偷得不多,但是也让大人们十分心疼。偶尔被抓住一次,也免不了一顿打,但是孩子们依然十分热衷于这件事情。
有时候被家人“禁足”,不允许跑太远,就可以玩起捉迷藏。从一喊到二十的时间里,十几个孩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等你找到他们时,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暗赞孩子们的“出其不意”。
院子里乍一看没有人,抬头望一望大枣树,掀开米缸,扒拉一下门后,床下,都能够“捕获”一个孩子。一般捉迷藏限制的可藏区域都很有限,否则满村地找,岂不是输定了!
除了这些“运动量很大”的游戏,孩子们也会自己发明一些适合娱乐、多人参与的玩法。一根粉笔头,在地上简单地画几下,大家轮着“跳房子”;几颗石子,一个铁罐,也能开发成简单有趣的“接石子”。
石子还能被开发成其他的游戏,用小石子扮演小兵,大石子当做将军,可以用来下棋。如60后的孩子们“自主研发”的大炮吃小将。
玩起游戏来,除非一些“性别向”很分明的项目,否则男女生一起玩都是很自然的。像女生喜欢玩跳皮筋,男生聚在一起斗陀螺,但是到了“老鹰捉小鸡”和“丢绣球”的环节,他们又会流畅地聚在一起。
在做游戏之外,男女生都十分的“纯真”,尤其是男生,羞涩到单独和女孩说句话都能够脸上通红,结结巴巴。小女生倒是天真烂漫,除非到了“谈情说爱”,否则一般是不会太害羞的。
玩到了晚上,有时候能够幸运地看上一场电影。当时影院还没有普及,看电影全指望着在各个乡村游走的放映员。他们骑着黑色的小自行车,载着厚重的放映机,来到一个村子的广场,稍作通知便开始搭放映布。
即便如此,看电影的消息依然能够在半小时内传遍整个村子。孩子们兴奋地早早跑过去等着,一些早有准备的老人则会搬着小凳子,提上一点花生米,缓缓走去。
当时的电影也不太多,且都以抗战片为主,人们耳熟能详的《地道战》等经典电影,在那些孩子眼中绝对是无法超越的。
在这些电影的影响下,孩子们十分迷恋驰骋战场的军人,时常要模仿他们,用木枪“开火”,还不忘了自己配音“哒哒哒”。
等到晚上玩累了,筋疲力尽地回去,往往能够吃上一点零食,但是要先想怎么和妈妈交代这好一身泥巴的衣服。
吃穿“自己想办法”,零食全靠主动争取
那时候的衣服是紧俏货,新衣服全靠“布票”。因而一家孩子往往只有两三身的衣服,还都是捡哥哥姐姐穿不上的。
这些衣服在兄弟姐妹之间流转,一直到被磨破得不能要了,才舍得丢掉。丢掉前还要把它仔细检查一下,看看能不能寻点干净地方拆下来当补丁。
在吃这个方面,孩子们虽然没有太多选择,却也会自己给自己创造条件。60后的童年没有薯片,没有“无骨鸡爪”。他们会在农忙时节给自己偷偷留一袋子玉米,寻个机会加工成爆米花。
老人家在黑色的铁炉外摇啊摇,孩子们闻着香味,咽着口水蹲在路边,紧紧地盯着那一团火。突然,老人站起身来,一脚踩在炉子上,手一拔炉塞,随着“砰”的一声闷响,爆米花就随着“自制通道”占满了蛇皮袋。
孩子们往往顾不得烫,先抓上一把塞到嘴里,感受满口玉米的甜香。老人也会笑呵呵地坐在一旁,拾起几粒落在地上的爆米花咀嚼,感受一下自己的“杰作”,一边休息一边望着兴奋雀跃的孩子们。
60后的孩子们还会自发性地、有组织性地开展挖野菜、寻山药的活动,到田野间、山沟里寻找一些能够吃的野菜水果,回到家里让大人做一锅浓汤。
有时候运气好,野菜摘得多,还能榨了水分,放在锅里清蒸,做一顿美味的“蒸菜”。这种蒸菜口感软糯,吃起来清新甘甜,还能够蘸着醋、辣椒、蒜汁等佐料吃。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吃到。
虽然吃的方面能够自己解决,但是饮料是很少的。当时虽然已经有了可乐、盐汽水等饮料,价格却是高得让人望而却步。
那时候的灯是稀罕物。普通人家里用的都是煤油灯,一般舍不得一直点着,因而孩子们早早地就要睡觉了。不过想要睡个好觉不容易,在吃完晚饭以后,母子二人会一起坐在灯下,孩子抓耳挠腮地写作业,母亲缝缝补补,为一家人的衣服辛苦。
父亲有时候也会坐在一旁,陪母亲聊聊天,指导一下孩子的学习,或者拿出新发的粮票细细数数,看看能够吃几天。
60后大多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可以睡觉,往往都是兄弟挤在一张床,一直睡到分家。没有空调,夏天到了会有蚊子,但是白天跑来跑去,早就耗尽了精力,睡觉时对这些也不是很在乎。
早上起来吃点东西,孩子们就要三五成群地走向学校。有时候要迟到了,家里的饭还没做好,放一个红薯在火焰中,几分钟的工夫便能拿出来,边吃边跑。
学校十分简单,讲台是泥土搭的,黑板是一块石头,嵌在墙上,孩子们坐在自己父亲亲手做的小板凳上,桌子是不一定有的。
那时候的孩子们流行“包书皮”,一本课本往往要经过好几届学生的“共同学习”才会宣告退休。对于这些还要留给下一批学生的书,孩子们都十分爱惜,用牛皮纸把书皮包好以防磨损。
白纸是稀罕物,铅笔更不用说了。因而一般学习时孩子们都会用一根小小的铅笔头,拿一块木板写字。只有到了重要的考试、毕业时,才舍得拿出一张白纸。
到了寒暑假,并不意味着轻松的日子要来了,反而是比上学更辛苦。因为寒暑假时,孩子们要帮父母干农活。喂猪、割草、放羊、砍木柴,十一二岁的年纪就已经能够担当大任。
收麦子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在机械化农业不普及的当时,要靠人去拿着镰刀一把一把地割。顶着烈日,干上三四天才能收完。即便是天气再热,也比下雨好,下雨了麦子就湿了,湿麦子很容易霉变。
那时候的学校一般也会给孩子们放“麦假”“秋假”,好让他们回去帮父母在农忙时节干活。家里活干完了,学生们还会自发地到老师家帮助老师干活。
转眼间,已经又过去了60年。当年的60后搭上了高考恢复和改革开放的快车,走向了新的生活。他们也在走出童年以后,逐渐地成家立业,在见证一段又一段的历史后老去。
如今最早的一批60后已经逐渐退休,他们也成了家中的老人,有的依然奋斗在岗位上,有的开始享受天伦之乐的养老。
他们望向孙辈时,也时常会想起自己的童年。当年纯真质朴的笑容,成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而这段回忆会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岁月的流转,成为独一无二的、只属于60后的一片静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