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宝妈在看到孩子有打哈欠,揉眼睛,伸懒腰等睡眠信号时,往往会第一反应去哄孩子入睡。
这是因为睡眠不仅直接影响婴幼儿自身的发育进程,还间接影响孩子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当小家伙进入梦乡后,辛苦了一天的宝妈也能稍微休息一下,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不过许多家长会注意到,有些宝宝在经历了长时间睡眠后,醒来还是哈欠连连,但家长再进行哄睡又很困难。但其实,醒来后的哈欠只是孩子的正常反应,他们一会就能精神起来哦。
小婴儿被妈妈调侃是个“瞌睡虫”
小秦的儿子大福已经6个月了,一天24小时这个“小懒猪”能睡到14、5个小时,每次睡觉的时长也比同龄人稍微要长一些。
不过,大福不光睡觉前上下眼皮打架,哈欠连连,就连睡醒后也会连打好几个哈欠,有时大福喝着奶,也会中场休息下打个哈欠,搓个小鼻子,完全是一副随时随地都能睡觉的状态,
小秦总是和老公调侃,说大福是“大瞌睡虫”生下的“小瞌睡虫”,惹得一家人都哈哈大笑。但大福的表现好笑归好笑,小秦心里也难免会泛起嘀咕:“为啥自己家孩子总是一副睡不醒的状态呢?”
事实上,“打哈欠”这项技能是宝宝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家里有新生宝宝的妈妈也许会发现,宝宝打哈欠似乎和困意并不完全关联,有时候正玩得开心,宝宝也会打一个哈欠。
其实,打哈欠是小婴儿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甚至有些准妈妈在孕期做检查的时候,就能观察到小婴儿在妈妈肚子里出现打哈欠的行为。
而打哈欠对宝宝来说也是一种运动,宝宝通过打哈欠,可以牵动脸部周围的肌肉,从而起到放松的作用,这在我们大人的世界里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宝宝才刚睡醒就又打哈欠,是因为没睡饱吗?
一般来说,我们家长在睡醒后打哈欠,自我感觉通常是没睡饱,想继续补觉,但婴幼儿睡醒后打哈欠的意义却和我们有所不同。
在宝宝的世界里,他们除了有可能没睡饱外,打哈欠这项行为或许也是他们大脑发育优秀的标志。
这是因为宝宝可以借助呼吸来刺激因睡眠而相对不活跃的大脑神经,以此来使自己的脑神经更加活跃,这表明宝宝的感官和神经发育很好。
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醒来后开始打哈欠时,也别总觉得他们睡眠时间不达标,或许他们是在唤醒自己的身体哦。
除此之外,孩子打哈欠背后的原因也有不少,家长可以简单进行判断
事实上,打哈欠的原因多种多样,虽然作为过来人的父母大多都认为宝宝是在犯困,但除此之外,还有下面两种原因可能会引发打哈欠行为,家长可以在了解原因后再进行简单判断哦。
●周边有其他人在打哈欠,宝宝盲目模仿
妈妈们也许会发现,如果我们看和哈欠有关的文字,或者周围有人打哈欠,往往也会不由自主地打个哈欠,这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
宝宝天生也具有这种接受心理暗示的能力,在周围人打哈欠时,很容易就被带动,也开始打哈欠,这是一种宝宝的模仿行为。
●外出感到活动无趣,也会通过打哈欠来缓解尴尬
当我们带宝宝外出时,如果不和宝宝进行有效的互动,只是机械性地推着婴儿车,宝宝就会感到十分无趣,感到视觉和精神疲劳。
这时,宝宝的视觉感应刺激了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接收到讯号做出反应,从而引起了打哈欠的神经反射。
其实这一连串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反应,宝宝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疲劳。
每日一问:那么你的宝宝有没有经常打哈欠呢?看这篇文章时,你打了几个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