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专业?
并没有标准答案!
笔者连续整理了2016-2020年6届就业质量报告,以下所有观点均围绕就业展开,
观点精致利己,
可能偏激、片面,局限于作者个人阅历、格局,
仅供参考!
一、关于强基计划
芯片为什么会被欧美卡脖子?主要是近年来基础学科不受重视。
强基计划应运而生,招生计划主要都是基础学科。
强基计划,只推荐具有浓烈家国情怀的同学报考,
国家命运与个人情怀共振,报考强基计划的同学,如果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冷板凳,将来定会前途无量。
哪些人适合强基计划?
建议报考之前,再次仔细研读《通知》、宣传资料,深思熟虑。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
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且综合素质优秀
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千万不要怀着投机心态参与。
投机者必将严重碰壁,后悔无穷。
大部分高校的专业都是好的,也有极个别将差专业打包在强基计划,类似于某高校的超短裙招生。
高三时看招生宣传、招生简章,可能会热血澎湃,但到了大学里面就会发现,这些专业并不热门,甚至冷门,也可能处于鄙视链底端。
选择之前,问一问自己:
这4~7年大学时光,能够守住初心,有定力坚持下去吗?
二、关于兴趣
选专业,兴趣肯定是第一位。
但,要提醒的是,
喜欢打游戏,就会喜欢计算机吗?
喜欢唐诗宋词中国文学,就一定要报考中文系吗?
喜欢书法、小提琴,就一定要学艺术吗?
好多成年人,到老都不一定知道自己真正兴趣所在。
除了兴趣,所学专业还应是你能力所及。
有些专业需要天分,选择的专业要能被自己掌控。如,
想学电子,看到电路图会不会头疼?
喜欢建筑,有美术基础吗?看到三维图会不会头晕?
法律,司法考试你能通过吗?
想学金融,数学微积分学得进吗?
喜欢计算机,但C++、python你能掌控吗?
三、社会需求多的专业
对于大多数中低层家庭来讲,先解决温饱,选一份社会需求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更靠谱。
但凡事都有阴阳两面,热门专业、就业好的专业也有不利的一面。
不建议扎堆:计算机/软件、电子/通信、金融/经管。
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无缘无故地高薪。
凡事各有利弊,华为收入高,但狼性文化、加班氛围,一般人不能适应。
再如“高大上”的投行、基金、券商、财富管理,外表光鲜的背后,竞争有多么激烈,
前年网上炸锅的某 证券通信组团队“不雅饭局”视频… 只要不是二代,即使清华本硕,想要出人头地,都不能“免俗”,要“主动”付出更大的“代价”…
高薪的背后必然是996、无尽的加班和应酬,甚至职场PUA…
公务员、教师、医生、会计,都是越老越吃香的专业。
只要努力,哪怕是普本、二本,也有出路。
毕业后考公务员,或成为医生、教师,也可以进入央企,或进入中国500强,基本就能成为当地的中产阶级。
四、进大学后转专业可行吗?
高考填志愿,“先选学校,以后再转专业”?
方法可行。
但要付出相当的努力!
个别高校门槛不高;
大部分高校,门槛较高,成功率比较低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种投机做法很难成功。
转专业除了GPA,还要通过笔试、面试,甚至要牺牲一年光阴。
试想一下,如果转专业很容易成功,生化环材岂不要关门大吉?
内卷客观存在,鄙视链也不可回避,遇到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的痛苦,一定要提前预见到。
有的家长、老师,为了情怀,或为了班级升学率,或面子,只看学校牌子,不看专业,并不可取。
大学四年,自我感觉良好很重要!
拥有自信,保持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
结语:
关于如何选择专业,没有标准答案。
个体不一样,结论不一样。
各有利弊,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但选择决定命运。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
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
何时选定对象而恋爱,
什么时候结婚,
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
眼见风云千樯,
你做出选择的那一天,
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
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陶杰 《杀鹌鹑的少女》
如何选专业,没有统一答案。
下面罗列各种观点,其中部分观点针锋相对,甚至互相矛盾,
仅供参考,
各取所需罢
高校名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