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同学做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他主动向导师和学院申请“提前淘汰”,转为普通硕士研究生培养。
观众唏嘘不已,当事人却言道:“少亏当赚。实在是不想继续读下去,对学术生活提不起兴趣。博士可能难毕业,倒不如拿了硕士文凭去找工作,免得浪费更多时间和钱财。”
我佩服他的勇气和果断,却也顿悟了一个扎心的事实:曾经,考研上岸就等于拿到“直通卡”的日子已不复存在,读研的“多轮通关”模式已正式上线。“及时止损”是部分研究生的真实需求。
01“清退”与“分流”
考研人数常年递增有就业竞争激烈的因素,也有考研辅导机构不遗余力鼓吹“考研=好工作”的“功劳”。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考研风”吹向了“考上就好,无需在意学校和专业”的偏路上。部分考生信以为真,入学以后,后劲不足,无法顺利毕业。
还有部分考生秉信考上研究生就可以畅通无阻,录取通知书等于“半个文凭”的错误理念。读研期间无视学业,全心拓展人脉,虚混学位。期待以学术不端行为——“代写论文”的方式蒙混过关,最终“事与愿违”。
对于未能达到毕业标准的研究生,大学通常采用“清退”的处理办法。2020年,30余所高校合计清退了1300多名硕博研究生,这个清退名单的长度还在持续更新。
为了加强研究生毕业质量管理,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提出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
“研究生分流淘汰制”将作为“清退”的补充模式成为研究生日常考核的重要方式。
“清退”和“分流”有何区别呢?
“清退”的大多数是已经读完正式培养年限,或是申请延期,并超过最长年限还未达到毕业标准的研究生。
“分流”则是学生读研期间,通过对论文开题、撰写、期中考试、日常课程考核、思想评估、答辩等多种方式对研究生进行多次综合评价,将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提前淘汰”,转其他方式培养或退学。
前者是已经熬完学习年限,后者是过程中评价。
02双向需求
上海师范大学清退的125名研究生均为超期且未达到毕业标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退的6名博士生已经是“超长待机”,皆为2012级学生。
深圳大学清退的317名研究生中,只有10人因毕业成绩不合格被淘汰,其余97%的学生均为主动退学(不注册学籍)或超过学习年限。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长时间无法达到毕业要求,无奈被处理的研究生是大多数。
清退是一种内耗很大的处理方式。
假如研究生确实不适合科研生活,每日都将如坐针毡,度日如年。不仅虚耗年华,机会成本还大幅上升。倒不如提前退出,回归人才竞争,重新就业,及时止损。
尤其是博士生。无法完成学业的博士研究生呼吁合理的分流安置机制,退学就业、转专业或是下降为硕士培养均是可行的分流渠道。
缩短错误路线的进程,“少亏当赚”。
“研究生分流淘汰制”会让一些“应试”选手提前暴露出来。学校可集中教育资源,将有效资源向优秀研究生培养项目倾斜。
另一方面,毕业生论文抽检已进行多年。不合格研究生的低质论文将为日后抽检埋下“隐患”,学术不端行为导致的学位撤销,尤其是博士学位的收回对学校声誉是一种损失,及时“排雷”,是校方的正当需求。
在培养进程中进行合理分流是研究生和学校的共同期愿。
03淘汰并非“猛如虎”
说到“淘汰”二字,几乎是家庭和学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若是普通家庭有人考上研究生,按照传统理念,那是光耀门楣之事,家长恨不能奔走相告,大庆三天。
可如若中途被劝退,或是不能毕业,那也会从“个人之失”转化为“家庭之耻”。
当初有多荣耀,被淘汰后就有多难堪。
另一方面,研究生从考研到读研,经济投资和时间花费不少,若是被分流,全部投入宣告沉没。
于是“股票心态”显现:就算被套牢,也要搏一搏,“割肉”是万万不能的。
部分不具备毕业能力的研究生选择了延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清退的一名研究生修业时间长达9年,最终还是难逃“全盘皆输”——被清退的命运。
“研究生分流淘汰制”一时难以被学生和家长接受,但它确为“割肉止损”的有效办法。
我国研究生数量居世界第一,但是质量却与其他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有相当一段差距,这一切源于过去的低淘汰率:国外一流大学研究生淘汰率高达30%~40%,普通大学为10%左右,而我国约为3%。
曾经,我们追求数量,考研上岸,顺利毕业不难;现在追求质量,层层筛选,“严进严出”。
研究生扩招之下,实行“研究生分流淘汰制”,以竞争淘汰低质,才能保证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
考研不再“一试定乾坤”,上岸并非手握“免死金牌”,研究生“一轮游”模式实施,大家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考研。
上岸不是结束,它只是新征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