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避免教育的技术化,是通往后疫情阶段教育的必要前提

9月22日,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联合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丹麦北菲茵民众学院、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共同举办首届“中国丹麦教育论坛”在线上举行,论坛的宗旨是:让教育成为世界的共同语言。论坛期间,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表主题演讲。

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的教育学者杨东平。关于疫情期间的教育我想对各个国家都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实验和教育实验。

这次疫情使我们第一次如此大的规模,如此真实地走上了互联网教育,这比以往30年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所有的宣传都更为重要。

在中国,一共有2亿多的大、中、小学学生在网上上课,所有的老师都被卷入了一个教育技术的新时代。它也使我们重新思考关于教育和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

01

不能仅把远程教育看作是技术,

互联网体现出了面向未来教育的价值

从实践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教学采取的都是现场直播。用我们的话说,叫课堂搬家。也就是说,把原来的课堂教学原封不动地搬到屏幕上。这可能是互联网教育的1.0版,就是最初级的一种状态。

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家长、学生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教师最担心的或者说他们感到问题最大的是学生失控。也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提出的各种教学要求收不回来,拿不到。这跟老师过去在线下教育的时候那种强控制状态是很不一样的。但是家长和学生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长时间面对电脑,担心学生的视力下降。所以我们看到,不同的相关方的诉求很不一样。

尽管这一次大规模的线上教育的实验,我个人认为总体来说效果并不是那么好,但是它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通过疫情使我们教育进入了网络教育的新时代。

有调查显示,中国的高校差不多有80%的老师从来没有实行过线上教育。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老师都感到了网上教育资源的优势对他们今后改革教学提供了很有益的补充。那么,从现实情况来看,有效的网络教育的前提之一是原来在线下就已经进行过比较多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主题研讨、探究式学习这样的实践。

有了线下的这种实践,再把它挪到线上这个线上的教学效果就会比较生动。我们都知道,未来教育的基本形态一定是线上和线下教育的混合模式。但是究竟怎么混合,还需要我们去探索。我自己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不仅仅是把远程教育看作是一种技术。首先要意识到互联网是一种文化。其实线上教育真正的优势,或者说也是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就是它的资源丰富性,有可能更大限度地实行自主学习、个性化的学习、社群化的学习,就是同类群体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但是我们现在把课堂搬家的话,这个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

所以我们要意识到,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文化,要充分发掘它所体现的面向未来教育的价值,那就是资源共享、去中心化、个性化教学、社群化学习、社会化学习。就这些概念应当把它从线上引入到线下,形成一种交互式的、混合式的未来学习的模式。

02

互联网让学校和家庭的界线前所未有地被模糊了

因为这次在疫情期间,学生全部都关在家里,家长也关在家里。而且家长被迫承担了教师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把很大的教学工作任务转移给家长。

在中国这样的社会文化当中,因为家长都是高度重视孩子的学业成就,而且处于高度焦虑的状态。所以在家庭这种封闭的环境当中,长期没有其他的生活内容,那么很多家庭在疫情期间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关系非常紧张。

这有一个旁证,就是在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中,中小学生的自杀率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程度,比正常时期要高很多,这也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我想它对我们的启示,其实在一个理想的情况下,家庭并不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战场,家长也不应该成为代课教师,就是来帮助完成学校教学的任务。事实上,绝大多数家长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尤其是到小学高年级以上,家长只能是焦虑,只能是施加压力,这就造成亲子关系极其恶化。

互联网技术也在这点上推波助澜。因为在我们中国的学校里,每个班都有一个微信群,每个学生每天的表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情的表现,老师都会实时地在微信群里面公布,家长就会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去比较。那么,这就导致了家长的焦虑。

学校和家庭的界线前所未有地被模糊了,被抹平了。家庭就是学校,学校就是家庭,这个情况显然并不是理想状态。当然我们知道,在过去中国有私塾,现在国外也有一种学校叫“在家上学”,就是homeschooling。

但是“在家上学”和私塾它的区别在于它是一套自主的教学安排,也就是说它是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内容和进度,它并不是把大规模学校的课程进度照搬过来。

所以“在家学习”,从某一个角度来讲它本身也是具有未来性。也就是说,未来学校的形态会越来越淡化社会化学习和学习化社会,都会让这种教育工厂逐渐被取代。

但是,它的取代并不意味着课堂搬家,就是把学校教育搬到家庭当中或搬到网上。简单地照搬,肯定不是一个良好的状态,而是应该在非学校的环境当中更加有的放矢地来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03

疫情期间的教育是对城乡之间教育鸿沟的一次非常尖锐的揭示

在最近20年以来,中国也是大规模地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从数据上来看,可能98%的农村学校都已经通了网络,多媒体设备等等都有了。疫情到来的时候,真刀真枪,全体学生都需要到线上上课的时候,就发现情况远没有那么理想。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信息化设施的配备是以学校为单位,每个学校是装备一个计算机教室,而这个计算机教室主要是为了学习信息技术,它并不是为所有的学生参与网络课程而服务的。所以在学校它很难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

这次疫情,尤其是在家庭环境当中,城乡教育的差距就更大。因为中国还有非常多的家庭没有配备电脑。有调查显示,中国70%的青少年是使用手机上网来接受网络教育的,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另外,在农村家庭中,只有一部手机,而两个孩子要上不同课程,父母还要上班,这种情况还很多。

有调查显示,在农村地区每一个学生每天能上网课的时间大概不到一个小时,这跟城市孩子完全不一样。所以这个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还是非常巨大的。关键是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快速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是一个社会的城乡差距的表现,它是一种整体性的不平衡的发展。

正如大家担心的那样,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希望通过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技术来弥合城乡的差距,但是现实的情况可能恰好相反。这个差距会被进一步拉大,包括农村地区,那里没有那么多的电脑,网络教育资源、教师的网络素养等等都是很大的问题。这是我们在下一阶段的教育现代化当中需要特别重视的。

04

特殊的时期,我们应该学习什么内容?

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更应该学习什么?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就是按照原有的教材,课程的进度来上网课,属于课堂搬家的模式,但是这个显然并不是很恰当。

在这个特殊时期,结合巨大的社会灾难和社会问题我们应该把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等等放在更重要的地位。我们也应该把改善亲子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和教育的内容。比如说让儿童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参与一定的家务劳动等等。

法国哲学家莫兰将教育的任务确定为“迎战不确定性”,因为“未来的名字是不确定性。”我们对于这种不确定性的心理准备和实际的应对是非常仓促、非常被动的。因为在我们的整个学科教育的体系当中,多年来我们接受的是在牛顿力学那个时代奠定的那种线性的、决定论的、因果论的这种思维。而对于随机的、混沌的、模糊的、博弈的非确定的这种事物我们更缺乏应对的能力。

那么在这次疫情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阴谋论大行其道。为什么很多人会相信这种阴谋论?这也是跟这种对社会生活和人性的复杂性缺乏认知有关。就是我们在分门别类的、相互割裂的、专业化的教育当中丧失了对一个事物进行整体判断的能力。

用莫兰的话说,我们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体系就像切红肠一样切成一段一段的,每个人都只了解其中的一段。但是我们今天人类的问题是高度复杂性的、高度综合性的,所以我们需要有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思想方法和科学方法去整合它。

我觉得,莫兰对于不确定性的学习,他不仅提出了这个命题,也指出了一些很有效的方法。除了在学科教育当中要更加重视整体性、系统性,这种观点要能够从局部来透视它的背景来看到整体。

他还强调一点,对于中小学而言,他认为特别要恢复中学教育的人文化,避免把它变成一种科技主义的教育。因为我们现在并不缺对于分门别类的高度专业化的知识的了解,一个高中生就可以跟你说很多,但是他们缺乏的是对于人类的整体文化和一般文化的认知。也就是说

我们建立对一个事物的是非善恶、正确与否的判断主要来自于这么一个整体性的认识而不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细节。如何才能够透过局部来认识整体,或者说对一个信息能够整合出它的背景,联系它的背景来认识它们之间的一个复杂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论?那么莫兰的建议我觉得非常有价值,他认为对于中学生而言特别有效的方法一个是大量的阅读优秀的世界文学名著,第二个是更多地看优秀的电影。他提到,文学名著和优秀电影它们都是集中了历史、哲学、艺术、文化,它是一个高度整合性的成果。而且它表现的就是人类的整体文化和一般文化,它给我们提供的是我们分门别类的教科书所不能提供的那种教育。我认为,的确是如此。

所以,通往后疫情阶段的教育,或者说如何与未来教育相连接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重新认知和处理好教育和技术的关系,也就是说,避免教育的技术化。用日本的学者佐藤学的话说,我们要能够使用计算机的教育而不是被计算机使用的教育。同时,我们需要要保护和恢复教育的人文价值,抵御功利主义、工具主义价值观。我想这是我们通向未来教育的一些必要的前提。

来源:搜狐教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