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万毕业生,求职路上需要哪些补给?

光明图片

光明图片

光明图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光明图片

909万,是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人数,比去年增加35万人。

在此前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坦言,今年一季度以来,国民经济呈持续稳定恢复态势,为稳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疫情对就业的深层次影响仍在继续,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当前,距毕业生离校还有2个月时间,他们此时都面临什么困惑,又需要怎样的帮助?为了让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路走得更平坦、顺畅,记者梳理出他们最关心的几个求职问题,并邀请专业人士为其解答疑惑、支招献策。

坚实的专业与综合能力是基础

首都师范大学2017级本科生徐丽洁:作为一名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我如何才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哪些品质至关重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

在我国规模庞大的高校毕业生群体中,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的占比约为1∶8,并且近一半的为大专毕业生。普通高校毕业生与重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机会数量和质量方面面临较大差距。普通高校毕业生获得优质岗位的难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要获得用人单位青睐,需要高校毕业生向用人单位传递个人具备优秀素质的信号,包括优异的学业成绩、英语能力和一些专业证书、竞赛获奖、活动经历等。无论是重点院校还是普通院校,上述所有成绩都来自于学生大学期间的努力。对任何一名大学生而言,大学四年的努力并非无效,毕业时就业机会多寡是由大学四年努力所决定,并且也将决定毕业工作后职业能力是否能够快速提升。

职业视野与认知的差距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与重点院校毕业生在求职时的重要差距。很多企业关注重点院校大学生,愿意去重点院校做企业宣讲,介绍行业与企业发展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塑造大学生职业的视野与认知作用巨大。普通高校大学生应努力用好校内外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扩展职业视野与认知。视野与认知的差距导致了很多普通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不够清晰,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能够从事什么行业,做什么岗位。很多大学生毕业想去互联网公司,但根本不知道互联网公司怎样经营,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岗位。普通高校毕业生应早做职业规划,在大学阶段就为未来职业提前做好准备。

无论是重点院校还是普通高校,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是获得就业机会与职业成长的基础。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应谨慎选择,考虑长期发展。职业发展是一场马拉松,只要大学毕业生能够持续学习,打牢专业基础,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也可以获得光明的职业发展前景。

提升信息检索与甄别能力以应对新变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级研究生赵丹耀: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我们现在基本都是在网上投简历、有的面试也搬到了网上举行。对于这种新变化,我们应该做怎样的调整?

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柳丰林:

面对网络招聘的兴起与不断优化升级,求职者需要迅速转变观念,跟上形势,提前做好应对。首先,要提升信息检索与甄别能力。网络招聘信息易获取,但时间跨度长,信息准确性良莠不齐。快速从海量信息中精准搜寻,获取意向岗位信息尤为关键,这需要求职者预先做好生涯规划与职业定位,相对明确求职区域、薪酬待遇、岗位类别、专业需求等信息,提前锁定检索关键词,聚焦意向求职范围针对性投递简历,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求职成功率。

其次,要提升简历制作能力。网络招聘方式下,用人单位会收到更多简历,使得招聘者阅读简历时间更短,筛选工作更加困难。这就要求求职者的简历更加简洁明了,要在有限的文字空间内,集中突出呈现自己与岗位相匹配的优势能力与相关工作履历,减少没有事实支撑的自我评价。

再次,要提升网络面试能力。网络面试不同于线下面试,需要求职者不仅可以熟练使用各种视频面试工具,也能对网络卡顿、信号失联等突发情况进行妥善应对。更重要的是,求职者一定要提前进行演练,转换到面试者视角来观察自己的面试表现,确保自己的面试形象与声音处于最佳状态,齐备各类突发预案,尽量减少场外因素对面试的影响。

网络招聘模式虽在疫情期间占据了主流,但因为目前还存在诸多局限,很多用人单位已恢复线下招聘渠道,求职者千万不可贪图便利,放弃参加线下的宣讲与招聘活动,错过线下求职成功的机会。此外,网络招聘也千万不可一投了之,各种意外因素都可能影响简历的成功投递,一定要尽量拓宽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之间的沟通联系渠道,养成追踪联系习惯,确保自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应聘动态,及时调整求职进度,以免贻误最佳求职时机。

展示三级信息可更高概率通过简历筛选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2017级本科生雷雅婷:最近在求职过程中,我发现,要想通过简历筛选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简历筛选是一个怎样的标准?什么样的简历能引起用人单位关注?

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万学教育董事长张锐:

简历是求职者向应聘单位展现自身价值的第一次机会,以此让招聘人员在没有见到你之前,就判断你可能足够优秀,从而允许你进入笔试和面试。优秀企业对简历的筛选一般有三关,第一关是针对关键信息的电脑系统筛选,第二关是人力资源部筛选,第三关是意向职能部门筛选。三关综合淘汰率大约70%~95%。

究其本质,三关筛选都是通过求职者在简历中陈述的经历与成果,来评估其优秀程度。评估方法主要有三个关键点:第一,确定简历展现的能力是否符合企业需求;第二,判断其优秀程度在所有应聘者中的排序;第三,分析其优秀程度的真实性。

因此,我们在简历中要充分展现应聘企业所需的各项能力,并用直观方式表明各项能力的优秀程度,还要提供能力优秀程度的有效证据。由于人的各种能力都是参与对应活动训练而成,所以招聘人员主要关注大学生经历中可以锤炼重要能力的那些高价值活动,并且通过活动成果判断能力优秀程度及真实性。

对于大学生,应在简历中按照三档重要层级,有理有据展现以下信息,即可更高概率通过简历筛选。第一级信息是,自身经历中可能超越80%以上竞争者的曾任社团职务信息、高难度且高价值活动成果和各种高规格竞赛成绩。第二级信息是重要人物的推荐信。第三级信息是个人基本情况、理想简述和求职岗位意向。

大家应在简历中将三档层级信息,按照以下逻辑排序进行分项精要表达:(1)求职综述,(2)个人基本信息,(3)理想简述,(4)性格描述与岗位意向,(5)曾任社团职务,(6)高规格竞赛成绩,(7)高价值活动成果,(8)企业高阶实践,(9)推荐信,(10)各类证明材料目录。

就业压力要对症下药

天津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伊天威: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会增加我们的心理压力与焦虑感。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看待与排解压力?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副书记王瑞敏: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学生会感到“压力山大”,结合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以下几种情况比较普遍:

一是与同伴比较之下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目前尚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可能会觉得别人都很优秀,而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资历或技能,感觉压力特别大。实际上,这是同辈竞争所带来的认知偏差。在重点高校,存在“大池塘小鱼效应”——大平台的优秀学生很多,而自己就像一条没什么分量的小鱼。有类似想法的学生,需要主动走出所在的“圈子”,看见更大的世界。作为大学生,其实只要走向社会,就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种类不一、层次不一的工作,即便自己与同样受教育背景的同学相比实力较弱,但只要自己的期待能够及时、灵活地调整,总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是对自我和职场均缺乏了解的迷茫心理。有些学生实习实践经历较少,因此既不清楚自己是谁、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也不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不同职业的具体要求等,求职时不知道自己该从何下手,导致求职中顾虑重重、行动迟缓。对此,建议学生要就业本身就当作一项工作,在与用人单位接触互动的过程中,主动了解社会与职业,逐步了解自己大概适合干什么。同时,尽可能多参与实习实践,在实践体验中可以增加对自身与职场的认知,并能发展一些相关能力。

三是自我发展意向与家人期待不一致导致的纠结心理。如考研失利的本科生在谈及备考起因和过程时,不少学生都会提到家人的期待。当家人的期待与自我发展意向不一致时,学生就会陷入纠结的心理状态。建议学生们要把握好听取重要他人建议和自主决策之间的平衡。就业选择的结果是由自己承担,应该由自己负责做出决策,父母的提醒和建议虽能给自己很大帮助,但或许并不完全适合自己。因此,学生需要做的是扩大信息源,多听听院系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导师、用人单位的校友等不同立场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本报记者 晋浩天)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