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老说“娇养无孝子,棍棒出孝郎”,这也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一句俗语,其实说白了,这是一个关于农村人教育理念的俗语。怎么说呢?就是农村人认为,跟孩子没有什么道理好讲,讲道理出不了孝子,不听话就棍棒伺候,劈头盖脸一顿打,打了孩子他们就会听话。
以前农村人穷,自己本身就没有什么文化,也不知道什么沟通、交流、代沟之类的名词。农村人就知道一件事,自己的孩子要管好,就得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在过去农村,平均每家每户都是四五个孩子,因此不存在所谓娇生惯养一说。
我记得我小时候生在农村,那个时候父亲真的是个大老粗,处理问题简单粗暴。考试成绩一旦出现了五、六十分这样的成绩,二话不说,把我拎到祖宗牌位前,先跪上两个小时,然后不给晚饭吃,最后扔下一句,“你小子如果下次还考这样的成绩,就给我滚出这个家”。
当然这是气话,其实父亲的意思我知道,希望我能考得更好,可是他不知道如何来跟一个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进行沟通,这种棍棒式教育引起了我的反感。
越是父亲这样骂我,我越是不想学习,成绩一次比一次差,父亲打得一次比一次狠。后来老师发现了我身上的伤,来到我家里家访,和父亲聊起了我的教育问题,父亲才明白自己的错误在哪里。
可问题是作为一个文化水平有限的农民,他确实不知道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尽管父亲的心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不要像自己一样,一辈子当个农民,但是他缺少沟通的经验和方法。最后父亲在老师的建议下,把我送到寄宿制学校,封闭式学习。
我苦读了一年,最后考上了大学,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父亲的眉头第一次舒展开,第一次破天荒和我面对着坐着喝酒。父子俩端着酒杯只会傻笑,一杯接一杯喝,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再后来我去念了大学,找到了好工作,娶了媳妇,也做了父亲。当我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体会到当年父亲教育的不易呀。孩子有时特别不听话,你怎么跟他讲道理,摆事实,他都当耳旁风,这个时候,我真的想向当年父亲对我一样,把棍棒举起来。
但是如今时代不同了,虽然“娇养无孝子,棍棒出孝郎”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教育了,但是核心理念对于中国人而言并没有发生变化。
该严格的时候要严格,该讲道理的时候要讲道理,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不能退让,方式方法上可以多种多样。这才是我们中华教育的精髓所在,一代代中国人就是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