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的数学老师韦东奕爆火之后,几乎所有媒体都想从他带来的巨大话题中收割出一份流量,可是,似乎人们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些外界的喧嚣对这位青年学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韦东奕这个名字突然之间就火遍网络,原因是出自他那段著名的采访视频,作为一名北大老师,他朴素的着装和手里的一提馒头、一个矿泉水瓶引发了全民热议。
韦东奕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目光下大学教授的形象,大家纷纷为这位不入流的天才点赞,为他的生活作风、才华而折服,但是,有谁问过这位老师本人的感受呢?
北京大学的一位女生就借此事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帮助不善言辞的“韦神”恳求大家:你们放过我吧,你们的吵闹对我来说是种莫大的伤害。
北大女生替“韦神”发声:放过我们的韦老师吧,他不是网红
今天笔者就想和大家谈谈这位北大女生写下的感人至深,情感真挚的“恳求信”。作为一名北大学生,她以她的视角,帮助了这位天才发出自己的心声。
这位女生的文中写到,自从韦老师的采访视频在网络上爆火之后,很多媒体就从四面八方不请自来,让北大的校园里片刻不得安宁。
更有过分的人打着采访的名义影响到了韦老师正常工作和休息,在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期间就公然闯入课堂想要拍摄,可是有谁在意过韦老师只想远离喧嚣做个普通人。
由于观众们的喜爱和全网人民的狂欢,这场从网络上引发的盛宴已经严重打扰了韦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难道这就是外界所谓对科学家、学者的喜爱之情吗?
当这种喜爱之情已经伤害了当事人,那些围观者也就变成了穷凶极恶的人,这就是所谓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们对韦老师的喜爱,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如果单单这样理解的话,这篇文章似乎对大众们的喜爱有些不领情了,但事实上,我们过度的喧嚣和喜爱,可能真的在无形中伤害着这些纯粹的天才。为什么呢?
对学者来说,网络大众“狂欢式”的喜爱无疑是种莫大的侵犯和伤害
首先,韦老师是一名学者,一名青年数学家,他并非网红,他不需要外界的吵闹喧嚣来把他追捧到很高的地位然后让天下皆知,其实安静的环境才最适合学者。
他们长久以来都得益于安静的学术氛围,没有人来打扰,才能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继续为这个世界做贡献,我们的狂欢只会吞噬掉他们的才华,让他们苦不堪言。
其次,韦老师的诸多与众不同之处的确是少见的,令人敬佩的,我们也提倡当下的大众多多喜爱这些科学家一类的人物,但现在,人们表达喜爱的方式错了。
对于韦老师这样的人来说,真正的喜爱应该是支持和尊敬,而不是现在各大媒体博人眼球的文章,给韦老师加上各种“最丑”、“怪癖”、“独家内幕”的标签。
因此,利用学者来炒作,无疑是对知识的一种亵渎,是对人格的一种不尊重,是我们应该抵制的,而不是应该吹捧的,比起现在这样的做法,我们呼吁换一种方式表达喜爱。
我们可以拒绝炒作,拒绝被带节奏,主动还学者们一片可以潜心研究的净土,我们可以去报道这样的天才,但不应该打扰。
写在最后
其实北大女生的文章写得真的很在理,让人看完了以后感触颇深,让很多网友包括笔者自己也反思了这些天来参与的这场互联网的狂欢是有多么无礼又可笑。
有的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应该及时被这样清醒的声音点醒,然后才能理智地判断出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或许在未来,我们会继续尊重韦神这样的人才,但不会去打扰他们的生活,追星和追星,并不是同一码事。
今日话题:你认为我们应该过度关注数学大神韦东奕吗?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有趣和有深度,我们兼顾,欢迎关注、点赞加分享。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