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你和孩子之间究竟少了些什么?

作者 木子飞扬

—01—

“不打不成器。”

“慈母多败儿。”

“棍棒之下出孝子。”

说到孩子教育,这几句耳熟能详的俗语,一直被广为流传,它们背后的教育逻辑,也被不少父母所推崇。

在广东,有一位爸爸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据说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

在他的严苛管教下,他的四个孩子,有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

但是,即便严厉如萧百佑,他在一次采访中也表示:

“孩子进北大和惩罚教育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我坚决反对家长一边发着脾气,一边用暴力的手段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

曾看过一条新闻,江苏南京一个9岁的小男孩,不小心撞碎了玻璃,因担心受罚,从17楼纵身跳下。

“奶奶,我把学校的玻璃撞碎了,我知道要受罚,所以我跳楼了。”

男孩的遗书上,“奶奶”两个字还是用汉语拼音写的。

他还没来得及多认识几个字呢,就选择了和这个世界永别。

无独有偶,在广东深圳,一名13岁的男生,因为作业没写完,跳楼身亡。

男孩同样留下了遗书:“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讨厌我,我走了,请不要伤心难过。”

发生这样的悲剧,实在令人痛心。

他们不过是像大多数孩子一样,有些调皮,有点贪玩,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啊,又能谈得上多大的过错呢?可是,即便在我们成年人看起来是如此常见的小事情,孩子却因为害怕而选择了永远离开。

莫非,过往的经历,早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阴影,以至于,他们内心认定了,自己一旦犯了错,等待他们的,是比跳楼自杀更为可怕的大风大雨?

压死骆驼的,也许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平时的每一根稻草。

有些惩罚,有些打骂,有些漠视,也许在孩子尚且有限的认知里,那就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啊。

—02—

在一期《少年说》节目中,一位小学生说起妈妈的“规矩”,心有余悸:

“不许抄错题,不许看错加减号,不许出现一目了然的错误,不许不认真,不许写错数字。”

“一旦违反,妈妈就用尺子或橡胶鞋底狠狠地抽打我。”

慢慢地,她一写作业就感到恐惧,生怕出错了,又被妈妈打。

一位朋友讲了一个真实的事例,就在前几天,他女儿所在的学校,一名初一的男生离家出走了。

事情的导火索是男生期中考试没有进班级前十,周末又约了同学出去玩,晚上回到家,爸爸狠狠骂了他。

“考成这样,还有心思出去玩!”

“今晚不准吃饭!回房间复习去!”

第二天早上,爸爸才发现儿子不见了,孩子的衣服和随身物品也不在了。

四处寻找未果,爸爸报了警。

虽然,最终儿子被找回来了,但是从此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独坐发呆。

一项关于国内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有80%的孩子挨过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父母习惯性地用打骂孩子来代替日常的教育。

有的父母一边将打骂孩子当成家常便饭,一边还振振有词:“打是亲,骂是爱”……

父母的初衷大多是为了孩子好,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孩子还小,分辨能力有限,如果孩子的言行真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出现了偏差,那就该严厉对待。

但是很多时候,一些家长打骂孩子,其实并不涉及是非黑白的问题;

常常就是因为,孩子调皮捣蛋、贪玩、做作业不认真、考试没达到要求等等;而对于大多数孩子成长过程中几乎都会遇到的这些情况,一些父母动辄恶语相向,拳打脚踢,只为”让孩子长记性“。

殊不知,父母这样做,恰恰暴露出自己耐心的缺失和情绪的暴躁,会将浮躁和焦虑传递给孩子,影响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

习惯于用打骂方式去“管教”孩子的父母,通常出于两点原因:

第一是缺乏陪伴孩子的耐心,贪图方便;

毕竟,遇到孩子出现状况,如果要静下心来去了解情况,分析原因,交流心得,寻求解决办法,这样执行下来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耐心的。

而相反,直接上去一阵吼,一顿打骂,就显得省事多了。

可是,试图依靠简单粗暴的方式去管教孩子,终究是难以奏效的,不但无益于孩子的成长,反而容易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第二是自我情绪管理欠缺。

在一则有关家庭教育的网文下面,很多家长留言:

“我心里也明白,不能打骂孩子,但脾气一上来,就是忍不住……”

“我一辅导孩子作业,就抓狂,不吼是不可能的。”

我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明白事理,只是管不住自己的情绪罢了。有的家长甚至把生活或工作中的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

父母表现出的所有焦虑和冲动的言行,只会带给孩子更加负面的影响。

要知道,大人会有情绪,孩子也会有情绪,谁都有不开心的时候。

父母利用自己的强势逼迫孩子顺从自己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不要以为冲动之下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出格的话,做一些出格的事,孩子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忘了,不会放在心上。

别忘了,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尊心,你让他受伤了,他不一定很快就能痊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

既要不打不骂,又要能管教好孩子,这道题怎么破?

两个关键词:耐心,情绪控制。

上周末听一场讲座,主题是“如何与孩子温柔地相处”。

在现场一位妈妈说出了自己的困扰:

“我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经常说不想上学,不想读书了。”

“我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还是有这种念头。”

其实,很多有孩子的父母,应该都曾遇到过类似的经历,孩子厌倦上学,不稀奇,但是父母的应对方式才是关键。

通过听课学习,我也有所心得,下面分享一个方法,这个方法适用于应对孩子的各种消极的负面的情绪。在这里以“孩子说不想上学”为例:

当孩子说“我不想上学”的时候,一定是在学习上或是在学校里遇到了什么令他不开心的事情,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分四部走:

第一步:重复孩子的话。

“宝宝,你说不想上学了,是吗?”

这个时候,你是在试着确认孩子的想法,在得到肯定回应之后,再继续和孩子沟通。

第二步:发出邀请。

“那需要爸爸妈妈怎样帮你呢?”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引导孩子敞开心扉,能够将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说出来,同时也是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直很关心你,如果需要帮助,请一定要说出来。

第三步:同理心。

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先站在孩子的角度,表示对他的理解。

“是啊,上学是挺辛苦的,作业又那么多,每天还要早起。想想爸爸妈妈上学那个时候,也经常会有你这样的想法。”

这时,孩子的情绪应该没刚才那么激烈了。

第四步:心平气和,坚持以理服人。

接下来,就可以通过一些孩子容易接受的道理,去明确“不上学是不行的”,可以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告诉孩子上学和不上学将会走向不同的人生,引导孩子放弃“不想上学”的念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必须要强调的是,家长态度要平和,不能一言不合又对着孩子大吼大叫,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以上方法可以举一反三,比如极端的情况,有孩子不开心的时候可能会说“我不想活了”,有孩子与同学发生了纠纷,一怒之下可能会说“我真想打死他”,等等;

遇到这些状况,都可以按照“重复孩子的话—发出邀请—同理心—心平气和以理服人”这个步骤,去对孩子加以循序渐进地沟通引导,最终达到说服孩子、纠正错误和预防不良行为的目的。

实际上,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被理解的情绪;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

多一份引导,少一点责备,多一份耐心,少一点情绪,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用心地与孩子相处,这样才能够为孩子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培养一个“成器”的孩子,靠的不是“棍棒”和“打骂”,靠的是“用心”和“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