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一生留下了许许多多经典瞬间,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的时刻,那些难忘的时刻体现了伟大领袖与人民群众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有这样一张照片,毛主席微笑着坐在宴会桌旁,左手夹着一支烟,右手拿着一支笔正在写字,旁边站着一位女青年,留着利落的齐耳短发,笑着凝视毛主席。
在毛主席无数的经典照片中,大家对这张照片也许并不熟悉。
短发女青年是谁?
这个短发女青年,名字叫史瑞芬,时年28岁,是一名乡村女教师。
这张照片拍摄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合?毛主席拿着笔到底在写什么?作为一名乡村女教师,史瑞芬为什么会站在毛主席旁边?她拥有什么样的事迹,后来又有着什么样的人生?这一连串的问号,都将在本篇文章中得到解答。
1923年11月,史瑞芬出生在江苏溧阳戴埠山区小镇的一个贫民家庭。
史瑞芬生活的时代正值战乱,因为家里穷,童年时代是在饥饿和动荡中度过的,直到少年时,父母才安定下来,生活有了改善,他们把10岁的史瑞芬送到学校读书。
史瑞芬天生聪慧,学业优异,当时各级学校普遍缺乏女教师,史瑞芬在校期间就树立了当一名女教师,为人师表的理想。1940年,史瑞芬毕业于江西永新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如愿当了一名女教师,先后在江西泰和难民垦殖团小学、江西省江苏难民小学做教师。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国民党将大量经费用于打仗,教育经费被大幅削减,很多学校被迫停办,史瑞芬任职的小学也被迫关闭,她丢了工作失了业,只得回乡闲居。
1949年5月,江西解放,史瑞芬回到了心爱的三尺讲台,一开始在戴埠小学当代课老师,后来又担任任戴埠工人夜校教师。
夜校只有晚上开班,教学任务比较轻松,工作量不饱和,无法发挥史瑞芬教书育人的特长,她想教育祖国下一代,在孩子们心中播下革命的种子,培育满天下桃李。
恰在此时,溧阳县城决定开办教师速成培训班,面向全县各乡镇有志青年招生,史瑞芬得知消息后史瑞芬喜出望外,立即跑去报了名,被顺利录取。
当时的史瑞芬已经26岁,早有婚约在身,父母催促她完婚,但史瑞芬对包办婚姻十分反感,便在1950年元旦瞒着家人,一个人跑到县城参加了速师培训班,父母一个劲催促她停学回家完婚,史瑞芬一心求学,干脆住在城里不回家,坚持学完了全部课程。
1950年3月下旬,史瑞芬从培训班结业,她告诉父母自己决定投身心爱的教育事业,离家办学教书。父母听说史瑞芬要去余桥乡清水塘村当老师,极力反对,因为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被人称作“北大荒”,距离史瑞芬家有80多里,来回极不方便。
史瑞芬的父母并不知道,去清水塘村不是组织的分配,而是史瑞芬自告奋勇,主动要求到最困难的乡村办学教书,她决心已定,便趁父母不注意连夜离家,直奔清水塘。
到了清水塘村,史瑞芬才知道这里有多么的困难,这里除了有一个水塘,什么都没有,当地老百姓都盼着子女读书上学,有了出息往外飞,离开这个穷乡僻壤,当他们知道史瑞芬是从县城主动跑来清水塘来时,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有“金凤凰”飞来“北大荒”!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了爱心的教育事业,史瑞芬不畏惧任何困难。
多少年来,这里没有一座学校,没有一个老师,孩子想上学必须跑到几十里之外,因为路途远,加上村民穷,村里没几个孩子上过学,没有接受过任何学校教育。史瑞芬的到来给这个贫困的村子带来了希望,也得到了全村男女老少的热烈欢迎。
清水塘和周边几个村的村民奔走相告,传播这一喜讯,史瑞芬的办学计划也得到村委会和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她动员村民们艰苦办学,就地取材,不向国家伸手,把学校办好。在史瑞芬的鼓舞下,大家明确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办好清水塘小学。
动员会开完后,大家分头行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的负责打造讲台,有的负责架设课桌,有的负责修理门窗,有的负责打扫卫生……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一所学校在清水塘村的毕家祠堂初步建成了。
教室建好后,还需要教学用具,村里可没有这些东西,史瑞芬没向任何人开口,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私房钱,进城购买了笔墨纸砚、办公用品和学生用品。
办学过程中,史瑞芬面临最大的困难不是建学校,而是招学生。
当时国家一穷二白,没有办学资金下拨,乡村教师也没有工资,要靠学生交费才能支付教师工资,可清水塘是出了名的“北大荒”,村民们根本没钱,如果学生要交学费,他们就上不起学,一个学生也招不起来。
学生不来,史瑞芬的理想就实现不了,孩子们就得不到教育的机会。史瑞芬暗下决心,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办学,就是口袋掏空了,一份工资没有,也要把学办下去,她深入村民家中,挨家逐户地宣传就读学生“有教无类”,孩子们免交学杂费就可以入学学习,笔墨纸砚、书本教材由学校免费供给,家里穷吃不上饭的孩子,学校还可以提供免费的午餐。
经过一番宣传,史瑞芬信心满满,可到了学校开学那一天,只来了18个学生。要知道,清水塘小学的招生范围是以清水塘村为中心的周边10个自然村,也就是说10个村每个村只来了不到2个孩子上学,绝大多数适龄孩子还在家里光屁股呢!
看到这一幕,村干部心都凉了,但史瑞芬还是信心百倍,坚定地说:
“没关系的,只要开起课来,孩子们开始上课学习,学生人数一定会慢慢增加。学生来一个咱们收一个,让他们留得住,学得好,我相信其他家长一定会愿意把孩子送过来上学。我一定会让清水塘小学的教育事业如火如荼,越烧越旺。”
话虽这样说,但真正干起来,史瑞芬才知道有多困难。
史瑞芬没有帮手,她一个人既是校长,又是老师,既要教语文、数学,还要教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换言之,所有的课程都是她一个人担当,而且这18个学生年龄段不同,史瑞芬为了因材施教,把18名学生编成4个年级,4个年级的学生都在同一个教室上课,但要针对他们的年龄段教授不同课程,难度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史瑞芬还要负责学生们的吃饭问题,业余时间还要帮助村民们识字,有时还帮助村委会写写公文材料,史瑞芬还是穷孩子的母亲、全体村民的公仆。
班上的学生都在农村长大,野性很强,很难管教,有的学生特别顽皮,史瑞芬给其他班级上课时,他们就乱窜乱跑,追逐嬉戏,四处捣乱,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有的学生很贪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知跑到哪里去玩……对这些情况,史瑞芬自己管不过来,跟孩子父母反映,父母们也管不了,气得史瑞芬直流泪。
在清水塘村呆得久了,史瑞芬逐渐了解到清水塘村的历史,这个村的穷不是一天两天了,几百年来从来没有过教书先生,没有办过学堂,民国时期曾来过一个叫盛琪的先生办学堂,但附近村里都很穷,叫不起学费,办了没几年就不得不离开了。
虽然遇到诸多困难,但史瑞芬没有放弃,清水塘村越是贫穷,孩子们越是顽劣,她越想坚持把学校办好,经历了旧中国的史瑞芬知道只有依靠教育和知识,才能彻底改变清水塘村世代贫困的落后面貌,改变这一代孩子们的命运。
史瑞芬了解到,溧阳县是一个拥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新四军曾在此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于是史瑞芬到处搜集资料,把新四军抗日的历史改编成一个个抗战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还编成歌曲教孩子们唱。
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唱的精神抖擞,他们通过这种形式接受了一场又一场生动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慢慢地,他们变得懂事了,认识到了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课堂纪律明显好转,学习热情也逐渐高涨起来。
对孩子们的变化,史瑞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决心更加坚定,干劲也更足了。
1950年4月中旬,溧阳一带遭遇饥荒,青黄不接,清水塘村和周边几个村的大人孩子们吃不上饭,身体越来越衰弱,不少人患病,有几个孩子被迫辍学。
史瑞芬心里很着急,为了让孩子们安心上学,她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当伙食费,每顿饭先让学生吃,自己最后吃,孩子们把饭菜吃光了,她就饿着肚子给学生上课。
史瑞芬的私房钱只是杯水车薪,很快就花光了,她不得不跑去挖野菜充饥,甚至不得不把野菜做成饭给孩子们吃,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少饿肚子,坚持上课不辍学。
长期的忍饥挨饿、缺乏营养和繁重的工作,让史瑞芬十分憔悴,健康状况堪忧。
1950年5月中旬的一天,史瑞芬在上语文课时,饿得眼冒金星,一下子晕倒在讲台上,孩子们吓坏了,赶紧跑去叫大人,附近一个有经验的村民闻讯赶来,掐着人中把史瑞芬救醒,又喂了她半碗米汤,史瑞芬才能恢复了一点力气。
史瑞芬不仅爱生如子,还擅长创新。在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学校效仿苏联“凯洛夫教育法”,史瑞芬没有照搬照学,而是用于教育方式,独创了以“五爱教育”为核心的“开放式教育法”,即爱国教育、爱党教育、爱民教育、爱劳动教育、爱学习教育,充分激发孩子们爱党、爱国、爱人们、爱劳动、爱学习的热情,启发孩子们的聪明才智。
特别是在爱劳动教育中,史瑞芬带领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包括除害虫、灭虫卵、拾鸡粪、割青草、沤绿肥、捡麦穗、拾稻穗……这些劳动教育让孩子们树立了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意识,也帮助缓解了饥荒,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
清水塘村穷,穷就穷在农民不识字,没文化,他们看不懂党和人民政府的文件,也不懂上级的政策,史瑞芬提出利用晚上时间办夜校,她在课堂领着村民们读报纸、学文件、讲形势,教他们识字、写字、学知识,把夜校办得风生水起。
1950年秋收之后,全县政府号召各乡村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办冬学,扫除青壮年农民文盲半文盲,史瑞芬顺势而上,将清水塘村夜校改为“冬学班”,很多青壮年农民仰慕史瑞芬老师的名声和才学,主动报名参加学习,学员数量不断增加,从本村扩大到周边村庄,从最初的十多名学员发展到几十名、百余名,成为全县有名的“冬学典型”。
1951年春,工作出色的史瑞芬被苏南行政公署评为“特等冬学模范教师”,号苏南全体教师“向模范教师史瑞芬学习”,还向史瑞芬赠送了锦旗,上面写着:
“你靠农民,农民靠你;你帮农民,农民帮你;教师农民,结合一起;克服灾荒,生产自立。向你学习,向你看齐。团结一致,打败美帝。”
史瑞芬艰苦办的精神感动了所有村民,他们称赞史瑞芬是“有佛心的老师”,放心地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史瑞芬,史瑞芬的先进事迹经过老百姓的口口相传,逐渐传到了上级那里,《苏南日报》记者梅汝恺先生听说之后专程赶到清水塘村采访。
采访完毕,梅汝恺先生深受感动,挥笔写就长篇通讯《我在清水塘》,随后被多家报纸转载,正是这篇通讯让史瑞芬的先进事迹广为传播,传出了江苏,传到了全国。
1951年8月27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初级教育会议,史瑞芬应邀出席,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光荣称号,这位年轻的乡村教师一下子成了全国教育战线的模范人物。
对于这一切荣誉,史瑞芬受之无愧,但她并不骄傲,也不满足,她知道是党和政府培养了自己,给了自己实现理想抱负的舞台,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
1951年10月,史瑞芬迎来了人生最难忘的时刻之一。这个月,史瑞芬来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见到很多来自全国各界的劳动模范代表,与代表们一起参政议政,但最让她难忘的还是见到毛主席,并与毛主席同桌就餐,请毛主席为自己签名。
1951年11月1日,中南海怀仁堂。
这一天是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闭幕式,会议闭幕当晚,部分委员代表被邀请参加晚宴,他们得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毛主席将与大家共进晚餐。
晚上7时许,毛主席健步走来,代表们纷纷起立鼓掌,毛主席挥手致意。
毛主席所在的桌子是一号桌,毛主席坐在主位,即1号座,他左侧的2号座是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陈垣是著名历史学家,德高望重,学识深厚,被毛主席誉为“国宝”,他是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毛主席右侧的3号座是著名医学家黄家驷,作为科学家的代表。
有幸与毛主席同桌的还有其他行业的代表,包括工人、农民、艺术家、解放军、教师、劳动模范等等,史瑞芬作为教师代表,与毛主席坐在了同一桌,别提有多激动了。
酒席开始后,毛主席与同桌的各位代表边吃边聊,谈笑风生,作为党和国家领袖,毛主席一点架子都没有,大家都被他的幽默风趣打动,不时发出发自内心的笑声,毛主席也十分关心代表们,逐个询问代表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
当毛主席的目光转向史瑞芬时,史瑞芬激动地站起来,回答说:
“毛主席,我叫史瑞芬,来自江苏溧阳,是一名乡村教师。”
毛主席亲切地说,“哦,你就是史瑞芬,我是从报纸上知道你的,你辛苦了!”
史瑞芬听了毛主席的问候,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毛主席又问起史瑞芬的办学体会,史瑞芬向毛主席诉说了自己在旧社会求学、当老师和失业的经历,以及现在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幸福生活,尤其是毛主席、党和政府重视教育,穷苦百姓的孩子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这在旧社会无法想象的。
毛主席听后点点头,微笑着说,“我以前也是一名教员哟,现在是人民的中国了,教师永远不会失业了。你是教师的代表。”
说到这里,毛主席稍微一顿,目光一扫,用手指着同桌的郝建秀(工人代表)、李顺达(农民代表)、杨连第(解放军代表)、黄家驷(科学家代表)、黄佐临(艺术家代表)、米娜娃(新疆少数民族代表)等人,风趣地说:“他们有工人的代表、农民的代表、科学家的代表……我们这一班人团结好,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了。”
毛主席的话通俗易懂,风趣生动,又蕴含着中国人民大团结的深刻道理,大家听了如沐春风,感到十分振奋,热烈地鼓起掌来,毛主席也爽朗地笑起来。
趁着毛主席心情很好,史瑞芬大胆地站起身,来到毛主席跟前,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对毛主席说:“主席,我想请您给我签个名,勉励我和孩子们好好学习!”
毛主席欣然应许,他接过史瑞芬的本子,左手夹烟,右手持笔,刷刷刷,龙飞凤舞,在本子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毛泽东。
咔嚓!一旁的摄影记者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摁下快门,一个宝贵的瞬间就此定格。
看着毛主席的签名,史瑞芬激动地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返回清水塘之后,毛主席的鼓舞仍然回响在她的耳畔,毛主席的签名似乎在不断鞭策她继续努力。1952年,史瑞芬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省政府委员。
毛主席的鼓舞和鞭策,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让史瑞芬浑身充满了干劲,她下决心一定要不辜负毛主席、党和人民的重托,把人民教育事业做得更好。在史瑞芬的带动下,清水塘小学的学生已经增加到一百余人,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乡村学校。
在史瑞芬的建议和努力争取下,县里为清水塘小学增配了4名教师,重新修建了校舍,增添了新的桌椅,添置了教学用品,还新建了教师办公室和宿舍,各个年级实现了分开单独教学,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进入1954年春,清水塘的乡村教育事业步入一个全新阶段,如同春天一样繁荣,充满希望,但就在这个时候,组织上安排史瑞芬到华东师范大学深造,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本领,尽管依依不舍,史瑞芬还是决定服从安排,去上海学习。
清水塘和周边村子的百姓和孩子们多么不舍得史瑞芬老师离开,对孩子们而言,史瑞芬不仅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母亲,是不是母亲胜过母亲的母亲,是教他们知识和做人道理的母亲,是最美的乡村教师,是最美的母亲……
1956年1月,史瑞芬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班学习毕业,先后被任命为江苏省教育工会执行委员、工会副主席,离开了教育一线,但史瑞芬热衷教育的信念从不曾改变,她一直牵挂着乡村的孩子们,一再向上级请求,希望重返教育一线工作。
1962年,史瑞芬如愿以偿地调任南京市栖霞区十月人民公社甘家巷小学校长,但几年之后受到冲击,不得不离开教育一线,但她长期坚持沉默,从不喊冤叫屈。
进入20世纪70年代,史瑞芬当初在清水塘村教过的孩子很多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史瑞芬却饱受疾病折磨,承受心理痛苦,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她的身边没有几个亲人,只有一个侄子还有当初的学生,不时来探望。
1977年12月29日,史瑞芬在戴埠老家病逝,年仅54岁。
此时年距离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还有一年,如果史瑞芬健在,原本可以重新回到教育战线,继续发光发热,但命运却让这位最美乡村女教师早早离开人世,她来不及等到教育事业的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留下了一个难以弥补的遗憾。
时间飞逝,史瑞芬告别清水塘已经67年,但她从没有被清水塘的乡亲们忘怀。直到今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曾经受她恩惠的学生仍在讲述她的故事,似乎她从未远离,而毛主席为她签名的那张合影已经成为永恒的瞬间,记录着伟大领袖和最美教师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