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Leon。
最近,北大的一个校园采访视频在网上刷屏了。
视频中接受采访的年轻人叫韦东奕。
朴素的穿着,蓬乱的头发以及手上的一瓶水、一袋馒头,看起来和一般学生没什么区别。
他自我介绍,自己是北大数学系2014级研究生,目前在北大任教。
视频在网上发布后,他很快被人认出:这是韦神啊!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在数学领域,韦东奕是近年来唯一的顶流。
他的恩师形容他,“在行为和天分上与陈景润如出一辙。”
国际奥数竞赛满分两连冠、横扫国内数学赛事、常青藤破格招揽......
如果说,考上北大是高考的传奇,那韦东奕就是传奇中的传奇。
随着他背后的故事被发掘,这个数学天才彻底瞒不住了,一夜爆红。
然而,讽刺的一幕发生了...
在韦东奕走红的视频下方,出现了很多不好的评论。
有的人说,就算他再厉害,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有的人宁愿孩子不上北大,也不想让他长成这样。
这种话的反智程度,简直和「长得像马云就能拥有马云一样的财富」有得一拼。
还有的人大彻大悟,发现自己错失北大的原因:太帅了。
最无语的是,建议北大招生增加面试环节,以防有碍治学形象。
这些言论,真的又可气又可笑。
韦神出镜时的确既不光鲜,也不帅气,但什么时候,外貌成了评判一个人的标准?
多的是人身着华裳,出入高档豪华的场所,却做着低俗恶心的勾当。
却很少有人朴素到极致,一生都在追逐梦想,为他人奉献自我。
他们的魅力,从来都不在光鲜的外表,而在厚重的灵魂。
有人劝他打理一下头发,但比起花费时间捯饬,他更愿意扑在数学研究上。
有人觉得他的皮鞋应该锃亮,他却觉得没有意义,“因为那仅仅说明你擦过皮鞋。”
关于美,他们有自己的定义和标准,轮不到他人置喙。
最经典的还要数这位博主的发问:这样的人,在婚恋市场会受欢迎吗?
强行把一个人的闪光点抹除,以房、车、户口等世俗价值标准对他评头论足。
最后得出一个「除了学历,他没啥比我强」的结论。
殊不知自己眼中的「优秀」,在别人看来只是杂芜。
评价他的皮囊,只会暴露自己的不堪。
对一个天才的衡量局限于衣食住行,成家立业,更是真正的肤浅。
别把无知当个性,别拿愚昧当真理。
那些通过外在去衡量他的人,不配懂他。
真正应该羞愧的不是他,而是嘲讽他的那些人。
很多对韦东奕品头论足的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有他万分之一的成就。
韦东奕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15岁参加奥赛国家队选拔时,8场大考,24道大题,他解出了23道半。
刷新了国家队的记录,最厉害的教练都叹为观止,曾经的中国奥赛冠军张一甲甘拜下风。
后来代表国家出战49届国际奥赛,一举拿下满分。
全世界仅3个满分,韦东奕是其中之一。
第二年,他又拿了一个满分。
中国的奥赛满分荣誉,全是属于他的。
其中最难的一道题,当年的国家队副领队花了三个小时才理清韦东奕的思路,并感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据说,连号称智商超越爱因斯坦的陶哲轩,证明这道题都花了7小时,而韦东奕仅用了一个小时。
他的风采折服了所有队友,从此多了一个称号,“韦神”。
哪怕到了遍地天才的北大,韦东奕也是一个传说。
本科在读时,他就已经成为助教。
有一次,韦东奕在讲习题课,老师和同学一起听。
他讲完,老师问大家听懂没有,大家都说没听懂。
有同学提议老师重新讲解一遍,老师微微一笑说:“不行,我也没听懂。”
在他担任助教的某门课程中,老师会对自己的学生说:
如果你们有不会的习题可以问我,我不会可以问助教,如果连助教都不会那估计就是题目错了。
让韦神彻底扬名数学界的,是丘成桐数学竞赛。
丘奖赛的考纲足有58本书,内容量接近是清北数学系教材的三倍。
不但量大,难度还高,哪怕开卷考都很难,却硬是被韦神在竞赛前钻研透了。
然后在比赛中,一人横扫清华、中国科大的参赛者,拿下除代数外的榜首。
在韦东奕参加数学竞赛的时间里,话题中心永远只有一个,就是他。
声名鹊起后,许多外国高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哈佛更是打破自己的校规,声称如果韦东奕愿意过来留学,可以免除英语考试破格录取。
但他们都被韦东奕拒绝了,他选择留在北大,成为北大副校长田刚院士的学生。
年仅29岁的他,已经在国际著名数学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
世界分析领域龙头Princeton和NYU对他的评价只有一个词:Perfect!
如果不是这次采访爆红,估计很多人对于这个战略级人才一无所知。
这才是年轻人的骄傲,才是吾辈楷模。
那些对他出言不逊的人,顿时更加令人生厌。
看完韦东奕的履历,也许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不明觉厉。
就像这位网友,无法理解科研为什么值得投入毕生精力,也就很难发自内心敬畏研究人员。
手机更新换代,智能家居普及,扫码支付出现......
制约科技改变生活的,从来都是那些所谓“学了以后又用不了”的学科。
他们距离我们的生活,一点都不遥远。
我们常常感叹生活越来越好,但很少有人想过,这美好来自哪里?
从贫穷到富有,从吃不饱穿不暖到衣食无忧,从交通不便到去哪儿都方便......
短短70年,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有很多像袁隆平一样的科学家、韦东奕一样的青年学者,在各个领域勤恳钻研。
白开水和馒头一吃十几年,30块的衬衫一穿一辈子,这是他们的选择和坚持。
他们不为名利,不为钱财,只为了追求真理,只为在科研的道路前行。
也许,在学科里畅游于他们而言是享受,造福大众只是顺手而为。
这份无心之举,却让所有人真真切切承了他们的情。
他们,值得一切钦佩与尊敬,不容一切诋毁与亵渎。
不得不再提一下,韦东奕留在国内的选择有多难得。
大家也许不知道,我们尖端大学的人才流失一直很严重。
北大培养出的四位数学天才,张伟、恽之玮、朱歆文、许晨阳,全都留美科研,无一回归。
清华副校长施一公也曾公开一个数据:
我们这一届清华1985年,两千多名本科生,估计有一千六七百到了美国。
这种情况绵延至今,对我们国家来说,是难以言喻的遗憾。 而韦东奕的留下,更显得弥足珍贵。这个时代不缺明星、网红、流量,但永远都缺沉下心做学问的人。能拥有这样的人才,我们何其有幸。 有网友担心,曝光的纷扰会影响韦神的治学,对此,北大专门发了一则公告。
理解大家想要膜拜大神的心情,也请大家还大神一如往常的环境。 毕竟对于全身心献给数学的韦神来说,所谓流量真的只是打扰。 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总要有人替我们仰望星空。保护好韦神的研学净土,让他在真理与热爱的路上放心奔行,是我们最大的尊重。点个“在看”,赞美优秀的人,也是完善自身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