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育布局建设高质量区域教育体系

教育布局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依据,是建设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教育现代化目标,都对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提出新的要求。地方在制定“十四五”教育规划过程中,应将教育布局优化调整作为重要内容,将教育布局与绿色、人文、科技、智慧、宜居等城市建设理念目标相结合,与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优化区域教育布局,建议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是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学校发展差距,一直是区域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城乡幼儿园发展差距也日益明显。今后,农村学校、教学点布局将随人口流动情况而进行有限度调整,不再可能出现大规模“撤点并校”,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解决城乡教育差距问题,不仅要靠资源配置、质量标准和管理体制上的“城乡一体化”,还要根据农村学校、幼儿园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支持政策,培育农村教育在小班化教学、劳动教育等方面的优势,推进城乡教育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二是缩小城镇学校班额。经过努力,我国城镇学校超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大班额还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目前我国小学和初中达标班额为45~50人,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标准班额基本在24人左右,最多也不过30人。

中小学班额过大,将成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从根本上增加资源供给,必须在对城市人口变动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学校建设等环节超前设计。

三是加强县域高中建设。县域高中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市属高中全市招生、一些公办高中名校举办的民办高中跨区域招生,把县域初中毕业生中的“尖子”掐走,是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观的问题,有些地方领导不管本地公办高中的生源状况如何,都以重点率甚至“清北率”作为对学校投入的依据,把县域高中挤进“死胡同”。

加强县中建设,应合理配置市属优质高中资源,限制一些名校集团所属民办高中区域招生,健全普通高中办学评价制度,加大对公办普通高中的办学投入,从市域范围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四是优化整合中职资源。目前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中职学校规模小、布局散、办学条件不达标等问题。应根据学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做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特别是专业建设规划、学校布局规划,推动中职学校资源整合乃至合并办学,扩大中职与高职贯通培养规模,探索高、中职联合办学或委托管理模式。

作者:王烽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综合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