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到底是追求公平还是为了培养精英,这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1978年中国开设了第一批少年班,旨在全中国境内寻找到那些天才般的儿童,将他们培养成为新一代的科学家,希望他们能够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
但可能是操之过急的缘故,少年班的孩子们都无法适应这种超前的生活,虽然个个都智商超群,但是心智并不健全,还是少年心性。比如谢彦波就一直不懂得该如何和教授自己的人相处,在中国的时候,他就处理不好和导师周光召的关系没有获得博士,之后他又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跟随菲利普·安德森教授学习,这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谢彦波比这位导师还要傲气,最终只能草草回国。
那一代的少年班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这一课中都没能及格,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而现在虽然没有了少年班,但是横亘在人们面前的是教育的不公平,大城市的教育资源要明显的优于农村,而且在农村还有很多的留守儿童,而有些跟随着父母进城的那些孩子则由于户籍问题只能回到原户籍地参加高考。
在2009年的时候,社会上发起了一场不同于1978年少年班的教学实验,旨在通过给予那些穷困家庭中的孩子们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穷困的命运,从而走上自己想要去过的生活。该项目叫做“青云学子计划”,现在已经是落幕了,不过当我们回顾这一事件的时候还是能够获得许多的经验和教训。
这个项目的发起人叫做孙文华,是三辰集团的董事长还有中科院的教授刘正奎。他们选取了一批当时在北京的农村小孩,也就是跟随着爸妈进城的“留守儿童”,本来他们选取实验对象的标准是农村孩子中智商比较出众的,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形式来改变孩子们的心里,让他们能够功成名就,去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事业。
不过现实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当时的北京有60万的外来人口,他们的孩子由于户籍等问题没有办法接受正常程序的教育,一旦缺乏良好的教育,孩子在面对花花世界的时候一个没有判断力,二是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可能就会误入歧途,葬送自己的大好年华。而且也会在他们的内心种下深刻的“认命”的现实。
刘文奎是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他希望将这些孩子们的心里压力减到最小,让他们能够明白生活并不是那么的可怕和固定的,命运可以改变,希望借此来调动孩子们内心的积极性,最终看到他们成才。
2007年的时候,刘正奎和孙文华在饭局上聊到了这个话题并且告诉了孙文华自己的想法,孙文华很是赞同,两人着手开始实施这个计划,而这个时候,北京八中少儿班的负责人赵大恒老师直接就拒绝了八中返聘的要求,加入到了这个计划当中。希望能够为这群农村孩子们做点什么。
经过了两年时间的准备,资金、师资、入学的地点都齐备了以后,孙文华开始了计划,前面提到了本来是想招收年龄适合而且较为聪明的孩子,不过在看到那些非常穷困家庭的孩子们时,孙文华犹豫了,他放宽了要求,最终招收的孩子的智商也就比普通孩子要强上那么点而已。
穷困家庭的孩子一般都很自卑,刘文奎就一遍一遍的耐心教导,帮助孩子们打开心结,很多的孩子从不敢对生活提出任何的要求,到后来知道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的,而赵大恒老师更是带着孩子们到处游览,到动物园之中感受乐趣,去博物馆和科技馆增长见识,很多孩子也没有了先前的拘谨,变得很是开朗和活泼。
不过由于户籍问题,孩子们上初中无法注册学籍,孙文华想了一些办法让孩子们进到了私立学校,可是最大的难题还是高考,最终那些没有北京户口的学生被安排到了西澳,算是出国留学,只有两个拥有北京户口的学生参加了北京高考,不过成绩喜人,一个考上了北大,另一个也进了211。还有的许多的学生在高中就没有读了。
总得来说,教育这项事业涵盖了非常多方面的因素,政策、家庭因素、孩子们自身的想法等等,虽然说有的中途就退出了有些让人觉得可惜,不过了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孩子都找到了自己最想从事的东西,有的考到了铁道学院,有的爱上了动漫,也从事着相关方面的工作,喜忧参半的一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