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
现在已经是6月份,再有3个月,又有一批小朋友进入幼儿园,我家二宝也位列其中。每年开始入园的那几天,总是看到很多孩子哭闹着不想进幼儿园。孩子撕心裂肺的样子,让人看了心疼。
孩子的这些表现,称为幼儿园入园焦虑,也叫做幼儿园分离焦虑,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之所以普遍,是因为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有这种情况,没有做好预防性工作,孩子到了年龄,直接把他送进幼儿园,导致孩子一下子难以适应。
如果提前做好准备,孩子从心理上接受了要和爸爸妈妈分离这件事,再进入幼儿园,就会顺理成章,不至于出现入园哭闹的情况。幼儿园资深园长表示:那些第一天上幼儿园不哭的孩子,通常提前缓解了“分离焦虑”。在了解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孩子为什么会有分离焦虑。
孩子为什么会有分离焦虑
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当我们因为生理需求缺失、安全感缺失、归属感与自尊心缺失时就会变得焦虑不安。
孩子进入幼儿园,就是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老师、同学、教室都是全新的,没有一个他平时熟悉的人和环境,他会感到莫名的恐惧,加上社交能力、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限,遇到问题时,不能像在家一样及时得到关注,孩子的焦虑感就会更加强烈。境,回到家里去。
《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中提到,孩子的分离焦虑还可能源于母亲的分离焦虑,表面上看是孩子不愿意和母亲分离,实际上可能是母亲需要孩子在她身边,产生了分离焦虑,当孩子感受到母亲的需求或焦虑时,就会通过害怕学校、不愿意和同学待在一起等等这些分离焦虑行为,来满足母亲对孩子的依恋需要。
如果是一个母亲日常带孩子,不舍得孩子去上幼儿园,对孩子充满担心,神情、语言、动作都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导致孩子为了安慰母亲,而出现焦虑。同理,那些带孩子的老人,也会表现出更严重的焦虑感,让孩子不知所措,从而害怕去幼儿园。
所以,要解决孩子焦虑,家长首先要淡定,表现出轻松的状态,舍得孩子去上幼儿园,孩子的焦虑感就会减轻很多。在这里先不谈大人焦虑的问题,只谈谈孩子本身的问题。
解决分离焦虑的误区
很多家长也意识到解决分离焦虑的必要性,也开始着手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不小心踏入了一些误区,比如下面几个,看看你中招了没有。
欺骗孩子
当和孩子分别的时候,编造一个谎言,让孩子误以为很快就会回来,其实是一去不回,让孩子失望。从此,孩子长了记性,当你说真话的时候,孩子都不会相信,依然停留在起初不好的记忆中,会非常难过。
拿我家爷爷和二宝的案例来说吧,二宝不舍得爷爷离开,爷爷就说去“扔垃圾”,让二宝以为爷爷不会走远。结果呢,爷爷是回家了,第二天才来。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二宝就知道了爷爷不回来的事实,对“扔垃圾”这个词非常敏感。
有一次,全家人出去玩,爷爷去扔垃圾了,二宝发现爷爷没在车上,就问爷爷去哪里了,奶奶说“也去扔垃圾了”,二宝“哇哇”大哭起来,以为爷爷回家了。其实爷爷是真的去扔垃圾了。
偷偷溜走
也有的会采用偷偷溜走的方式,让孩子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离开,孩子没发现的时候一切都好,发现了之后,心理上就会受到很大创伤,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我家奶奶经常采用这种方式,二宝不允许奶奶离开,奶奶就趁他不注意,悄悄地走了。二宝回过神来,到处找奶奶,没找到,就开始大哭大叫,半夜三更也要去找奶奶,需要安抚好久。
等到奶奶再来的时候,他就紧紧跟着奶奶,奶奶一起身,他就会哭闹,认为奶奶要走了。为了不让奶奶离开,他要求和奶奶一起睡觉,真是怕了。
不顾孩子的情绪,强行离开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管孩子哭闹不哭闹,只要自己想走,就会强行离开,考虑不到孩子有多难过,只要自己办成事就行。
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很多父母家庭事业要同时兼顾,有时候不得已优先工作而忽视了孩子。
有朋友就这样描述过,到了上班时间,孩子哭着要妈妈。但是如果不及时走,上班迟到,挨批评还要扣工资,也会影响到以后的奖金和升迁机会,所以只能狠心离开。虽然心里也很痛,但是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妈妈爱工作不爱自己的不好印象。
解决分离焦虑的正确方法
上面的方法基本概括了和孩子分离的所有方式,都不是很合理,但是很多人在用。分离是必须的,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分离呢?不妨采用下面这些方法。
第一、明确告诉孩子要离开,但给孩子回来的承诺
在和孩子分别的时候,直接告诉他要离开的事实,同时要让孩子知道大约多长时间会回来,让孩子有预期、有盼头,孩子开始会难过,但是当发现父母真的回来时,就很快释然。多次重复之后,孩子就知道和父母分开是暂时的,不需要有过多担心。
张歆艺曾分享过:要出门健身,2岁多的儿子四坨不让走,她就告诉儿子“你一会儿去睡午觉,睡醒了妈妈就回来了”,儿子哭着说再见。儿子还没醒,她就健身回来躺在他身边。等儿子醒了,开心地抱住了她的大腿。
这个做法有几个重点:
明确告诉孩子要离开一下,
给孩子指明一个做事情的方向,
告诉孩子自己在什么时间回来,
并且说到做到,
让孩子知道妈妈说话算话,从而信任妈妈,获得安全感。
第二、转移孩子注意力,让孩子保持良好情绪
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转移孩子注意力,让孩子开心起来,从而在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同意分离的事实。
二宝不允许奶奶离开的时候,我会根据他的爱好,让他做一些开心的事情。二宝喜欢看托马斯动画片、喜欢读书玩游戏,我就会和二宝商量“奶奶明天还回来,我们一起看动画片好不好?”“我们一起去玩思维训练游戏好不好?”二宝盘算了一下,这很划算,反正奶奶第二天就回来,没必要拽着奶奶不放。于是开心地说“奶奶你走吧,明天一定早来接我哦!”
孩子虽然调节情绪的能力差,但是好奇心、贪玩的心思比较重,只要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孩子也会很快做出比较,在不损失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选择最好的解决办法。
第三、适应性训练逐步进行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理解了分离的存在,在入园前,也要让孩子知道他要和家人分离一整天的时间,要去和老师、同学相处。
我们提前几个月,就已经告诉二宝9月份要去幼儿园,让他心理上有所准备。也会经常带他去幼儿园看看,让他了解并熟悉一下情况。
他有时候会看到小朋友在幼儿园门口哭,不愿意和妈妈分别,保安和老师把小朋友抱走,小朋友就和老师有说有笑地进了幼儿园。
二宝发现,原来哭闹也没有用,还是要进幼儿园。而且晚上就能见到妈妈呀,哭也见不到,还不如不哭呢!
循序渐进地不断给孩子渗透要要分离的事实,孩子就会从心理上接受,不做爱哭鬼。
第四、用阅读的方式进行疗愈
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经常把自己代入其中,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在现实中去实现故事场景。所以,给孩子读故事,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我跟二宝读过很多书,印象最深的是《我和妈妈拉钩了》,歪歪兔不情愿上幼儿园,妈妈说跟他拉钩放学一定来接他,让大树、滑梯、太阳、白云、小花、小草当证人,歪歪兔就同意了。上学期间想妈妈,就会想起和妈妈拉钩的事,就不是那么焦虑。等到放学,看到妈妈来接他,就更加开心了。这本书来自《歪歪兔逆商教育系列》,明智的父母都会给孩子看这套书。
和二宝分开的时候,他不高兴,我也会给他讲这个故事,然后拉钩做好约定,二宝就能够坦然接受,他知道妈妈一定会按约定回来找他的。
虽说孩子年龄小,调节情绪的能力差,但是他也能明事理,能做一些简单的推理分析。如果我们用合理的方式处理分离焦虑,孩子的内心会慢慢强大起来,认清要分离的事实,等到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能够尽快适应,坦然面对。
我是@凝妈悟语,两个孩子的妈妈,致力于培养阳光积极的孩子,欢迎关注我,育儿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