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材施教到“流水线施教”,北大教授怒批教育双轨制,家长为难

文/樱花谈教育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教育部门一直提倡“减负”,让孩子快乐成长。但孩子不学习,未来更加无法预料。

家长只能将孩子送到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让孩子接受课后辅导,为孩子博取更多的教育资源。

如今,学校教育与课后辅导教育并驾齐驱,孩子学业压力有增无减,“教育双轨制”已经成了当代教育的流行弊病。

因材施教变成“流水线施教”,“教育双轨制”让家长为难

一位北大教授在“圆桌论坛”演讲时指出:“教育双轨制”是家庭资源投入的无底洞。“

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本身没有错。但是,家长用金钱为孩子“拼”教育资源,陷入教育“内卷”的漩涡,让人不由质疑:“这样的教育还有何意义?”

在“教育双轨制”下,苦了家长,累了孩子,教育机构却赚个盆满钵满。

国家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教育形势不断变化,让家长处于对孩子教育的无限焦虑之中。

为了孩子将来更有出息,家长从来不敢放松上“补习班”的脚步,“强化教育”“超前教育”已经成为孩子学习的常态。

在“教育双轨制”下,教育不再是因材施教,而是变成了“流水线施教”。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培训机构,几乎都是“流水线施教”输出模式,培养出了“思维固化”的孩子。

从“教育双轨制”,可以看出教育内卷的严重态势。孩子的教育成了父母的经济博弈,为孩子无限制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却成了教育内卷化最大的受害者。

“教育双轨制”有哪些弊端?家长要有清醒认知

家长承受巨大的教育成本

家长为了孩子不输于他人,在孩子的教育投入上动辄几千、上万元,甚至更多。对于真正有钱的家庭来说,教育的投入并不会影响家庭生活。

对于普通家庭或贫穷家庭来说,巨大的教育成本往往压得家长喘不过气,甚至会掏空一个家庭。

孩子被剥夺了玩耍的时间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成长,多一些玩耍的时间。但家长又怕孩子输在起点上,只好不停给孩子报补习班,必然导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紧张,根本没有快乐玩耍的时间。

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为孩子报了补习班,一旦孩子的成绩有所提升,必然会让家长将补习班视作行之有效的课后教育必备,更加推崇补习班的作用。

孩子成了学习机器,压力过大,可能会有厌学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双轨制”带给家长更多焦虑的情绪,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报班“攀比”。家长之间会互相讨论孩子报了哪些补习班,补习班有没有效果,老师教得如何,进而为孩子增报课后补习班。

孩子的学习压力持续增加,教育必将成为孩子不堪承受之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双轨制”下,家长应该怎么办?

家长正视补习班的作用

家长要正视补习班的作用,不要过于依赖实习班。让孩子上补习班,不代表孩子的成绩就能考好,关键在于孩子是否学习。

若是仅靠老师上课,孩子听课后不复习、不巩固、不懂不会的也不问,并不会起到实际效果。

孩子要端正学习态度

家长想要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上补习班就能解决。孩子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听课效率,找到学习的兴趣和方法,远比让孩子上不感兴趣的补习班更有实际意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适当给孩子报补习班

若是孩子在校学习效果确实不好,家长也没有相应的辅导能力,可以适当给孩子报需要的补习班。但是,补习班的上课节奏最好与学校保持一致,可以有效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不将焦虑传递给孩子

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必然会考虑到孩子的未来,容易产生焦虑心理,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家长要学会调节,不要让孩子感知到家长的焦虑。

若是孩子开始焦虑,学习压力过大,就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这并不是家长愿意看到的结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应当正确看待“教育双轨制”下的教育乱象,尽量保持平常心,避免给孩子增加学习压力,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若是家长继续加大孩子的教育投入,只会让孩子过早陷入学习的焦虑中,甚至不可避免进入“厌学”的状态。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