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从小好到大,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总的来说,这类极其优秀的孩子还是比较少见的。而大多数孩子学习成绩多少会有起伏的现象。
从小学到高中,成绩有起伏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只要在成绩下降的时候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下次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在成绩上升的时候,努力保持现有的状态就很好。可是这种说法看似容易,但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做到。
前几天一位家长跟我反馈说孩子在初中阶段成绩非常优异,基本上每次考试都可以排在年级前十,中考也考上了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可是孩子自从上了高中之后,成绩就下滑的比较厉害。作为家长很着急,同样也很困惑,孩子在初中非常努力,周围的同学每天晚上可能会学习到十点左右,但是自己的孩子每天晚上都会学到深夜十二点。到了高中,学习状态和初中差不多,孩子也一直非常努力,但付出与获得的学习结果却并没有呈正比,为什么到了高中成绩就没初中那么出色了呢?
相信这个孩子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初中非常努力的孩子考上了高中之后,成绩似乎再也比不上初中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初中被迫努力,高中放飞自我
其中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在初中所做出的努力,并不是他们的真实学习状态。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好成绩,可能在孩子小学的时候就已经为孩子选好了学校。有些地区仍然实行学区房政策,只要有重点初中附近的学区房,孩子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到重点初中读书。重点初中的学习氛围自然不用多说,在这种氛围下,孩子可能会受到老师以及同学的带动,变得非常努力。但是考上高中之后,由于本身自律性就比较差,高中一个班级几十个人,老师没办法督促每一位同学学习,在这种管理稍微放松的环境下,一些同学就变得懈怠,成绩不如以前了。
而且高中很多学校是住校制,学生平时都是住在学校,到了周末才会回家。在课堂上有老师监督,学生还能认真学习。但是其余时间老师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监督。在学校家长也不能做到实施督促孩子认真学习。所以学生因为自律性下降,学习成绩也随之下滑。
二、同辈带来的压力陡增,很可能会备受打击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初中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到了高中之后,同届的同学成绩也都是很优异的。都是和自己差不多分数考进重点高中的,所以大多数同学的起跑线都是相同的。大家的学习成绩与自律性,努力程度都相差无几。
有一些同学初中相对较差,即便是在初中能排第一,到了高中之后面对强大的对手,可能在班里只能排倒数。这种排名很容易打击到那些原本自以为成绩很好的学生。但即便是在重点班级里排名倒数,最终的高考成绩也是比较理想的。我自己高中所在班级的最后几名,也是去了比较好的二本院校,而50名同学中,有40多名同学被一本院校录取。只是说参照物不一样,在初中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所以只要学生成绩足够优异,排名就能很靠前,但是到了高中大家的成绩都在一个水平线,所以想要排名一直保持在很前列真的很难。
三、在初中的学习方法和高中不一样
最后一种情况是那些在初中非常努力的同学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可能他们在初中阶段努力的状态就是死记硬背,不断地背诵课本上和老师要求背诵的知识。但是到了高中阶段,课本之间的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需要同学们灵活记忆。
初中太努力,高中的成绩很容易下滑这种说法其实是缺乏依据的,存在这种情况的同学,只是因为到了高中之后用错了学习方法,找错了学习方向。在高中阶段努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该背诵的知识一定要牢记于心,比如理科科目中的公式,文科科目中的重要时间点和重大事件。
但仅靠背诵是没有办法拿到好成绩的,在高中阶段,我们所做的试题数量要比初中多得多,虽然题海战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但如果多做题,并且能及时总结做题思路,下次再拿到同一类型的题目后,同学们也能更快速的解出答案。因此,在高中阶段背诵和刷题这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学习也是同时需要天赋和努力的,每个人的大脑都没有被完全开发,所以没有天赋并不是我们成绩差的理由。
对于初中太努力,高中成绩反而容易下滑这种说法,你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