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18岁的高三考生林万东第一个冲出考场,面对记者采访,他不屑地说:“就这题还想阻止我打工?”不少人嘲笑他,谁知,林万东考了713分,他在工地上接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林万东出生在云南宣威,一个重度贫困的小乡村。他的家境十分贫寒:85岁独自生活的爷爷,爸爸因为腰伤和脑梗不能工作,姐姐和弟弟都在读书,全家的经济重担都压在41岁的妈妈身上。
看着妈妈跟男人一样在工地搬砖背沙,3个月瘦了40多斤,林万东的心里很不好受,即便爸爸说:“咱穷人家的孩子,考上一个重点就可以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自强不息,通过读书改变全家的命运。
然而,贫困山区的教育资源有限,为了贴补家用,林万东每天放学还要去工地搬一万斤的水泥和6000根钢管,回到家再做喂鸡喂鸭掏牛粪的农活,真正属于他的时间只有上课和睡觉,没有任何补习和兴趣班。在这种情况下,考高分谈何容易?
幸运的是,林万东有自己的学习秘籍:
在央视的采访中,他提到自己高考能考713分,主要方法是目标明确。和很多同学高三开始备战高考不同,他从高一开始就为高考做准备。因为没有补习机会,就在课堂上吃透书本知识。第二是重视错题。每一道错题,他都会登记在错题本上,同类型的题目举一反三,最后总结了20多本错题本。
正因为掌握学习方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所以林万东有机会调侃考题是“垃圾”,并以713分,宣威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考进了清华大学自动系。
都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可我们每年都能见到像林万东一样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
他们成功的经历虽无法复制,但我们却可以借鉴他们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比如,2011年云南省文科状元王栩淳,以649分考进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就在《等你在清华》中提到了自己文综学习的秘籍是看书和做题。
一,文综的背诵分阶段分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第一遍记最基本的数据和内容,第二遍系统化对知识点总结,全部串联起来。在晚上大声背书,第二天早起在心中复习,加深印象。
二,做习题也有技巧。
检测知识,查漏补缺时选择做题范围尽量放宽,甚至可以找一下老题旧题,偏题怪题。但为了总结做题技巧时,就不能选择冷门题目,尽量选本地区高考题,因为文科的主观性太强了。
还有很多详细的政治,历史,地理复习经验,王栩淳都写在了《等你在清华》书里。
不仅如此,《等你在清华》还集中了100多位各地文科,理科状元,详细介绍了他们高考成功的秘诀: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如何平衡自己的心理状态,倒计时备战的策略,做题技巧……
如今,高考虽然不是我们逆袭成功的唯一道路,却是我们普通孩子最公平,也是成功率最大的一次机遇!成功的路途上没有捷径,但是学习的路上有方法,好的学习方法会让孩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你家孩子还没有高考,中考,如果你还在为孩子的成绩烦恼,这本《等你在清华》,就能让孩子们知道学霸们的经验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