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指望孩子考上我们的母校

图 | RDFZStudentUnion

文 | miki粥

作家鲁引弓在《小舍得》里说,“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扰在于,将来我们的孩子,很可能考不上我们的母校。”

我觉得,这有点过于乐观,我们的小孩不是“很可能”考不上我们的母校,而是考入我们母校的机会只剩“渺茫”。

所以作为一个成熟理性的家长,就不要指望小孩考上我们的母校。 高考,是中国家长的高光时刻。

早在一周前各大家长群就被接龙团货刷爆了:

大红色旗袍争奇斗艳,紫色印花内裤眼花缭乱,甚至连带着“非洲大丽菊”的遮阳伞都卖了个脱销…大家非说这是葵花,只要撑住就能一举夺“葵”。

这不配叫高考,这是#大丽菊#的夏天。

家长们比款式、比花色,还比质量(不知道这是啥脑回路,质量好了也不能反复用),只要送考装备搞到全方位,上考场的娃能“旗开得胜”、“紫腚”成功。

我认识一个海淀妈妈,为了陪考专门请大师测算星盘,最后测算出自己家小孩的幸运色是粉色,于是,翻箱倒柜找出一套历经20年窖藏的粉色礼服,准备送考穿上…

她说,懂吗?这才叫专业。

01

内卷

这一代家长,干什么都追求“专业”。

他们凭借努力从城镇考进一线城市,赤手空拳把自己打造成了中产的一代:住上千的房子,开上百万的豪车。

他们相信运气、努力为自己带来的命运的转机,热切期待自己奋斗的成果可以延续—如果不能让孩子阶层上升,至少可以通过教育不让阶层向下滑落。

于是,报班、买房、鸡娃,在北上广制造出各种内卷的传说:

一年开车三万公里接送小孩上学;上五个奥数班刷竞赛冲刺海淀六小强;花二、三十万考读昂贵的国际学校;三个小时买定离手一套3000万的学区房…

但在用尽全力之后,他们不得不要面对一个惨烈的现实:这些被丰富教育资源鸡过的孩子,根本考不上自己的母校。

曾经有个教授爸爸在家长群里说,如果自己小孩未来能考个一本就心满意足了。当时还让大家有点抓狂,毕竟他家小孩成绩全区排名前十众所周知,这都要以升入一本为人生目标,让其他小孩情何以堪?

可我觉得,这个目标是现实的,是对教育竞争的理性认知。

因为在这个城市里,精英知识分子的内卷正在加剧。

十年前民办大学毕业的本科还有生存空间,如今小学教师招聘都得是985的硕博。最近认识了一个北大中文系的姑娘,籍贯南方的她已未雨绸缪地考了一纸教师资格证,为留京做准备。

所以,哪怕你北航毕业顺利留京,进大厂成为了一名码农,起薪1万多块,在帝都里面讨生活,那社会地位也和快递员差不多。

在这个名校荟萃的地方,每年50%的清北硕博和20%的985硕博留京搞建设,名校毕业生加起来的总数可能比全市中招的名额还要多得多得多…

以2021年中考公布的普高人数计算,平均普高率是69%(含非京),所以估计北京的普高率能维持在75%。

所以,小孩能考上一本就是人中龙凤、不负排名,毕竟考不上高中考职高的,也大有人在。

02

清北

但是,在北京打拼的精英们,教育的目标肯定不会是只为了让小孩考个高中。他们的奋斗,至少是保底一本,冲击清北上不封顶。

这个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98年扩招,让大家盲目的乐观于大学逐渐上涨的升学率(全国高校录取率接近90%),但名校还是不变的录取名额。所以,就算每年北京高考生拥有不到10%的清北名额、全国第一,还是会被“特殊通道录取”分掉一杯羹。

比如强基计划,国培计划、音体特长生…剩下给你奋斗的机会根本不多。

而且,这些机会还都在北京各大超级中学里,比如海淀六小强,四中和北师大实验等。

名校的竞争,从来不因为高考录取率大幅度而有有所宽松,反而因为优质生源增长变得更加竞争激烈。

所有家长幼升小临门一脚,都想奋斗一把,把小孩送进清北的起点,但是看过ZZP项目上万份简历,就灰心了,原来北京天才小孩遍地,鸡娃家长藏龙卧虎。

每年北京的新移民数万,大多都是高学历、高收入、高资产,别说清北录取竞争激烈,就是一本的名额也非常稀薄。

入学不看学历,985毕业不能给小孩读书带来任何竞争优势,还不如早到晚生有积累竞争力强。小学入学排位有十几层标准,户籍、房产、智商几个条件的排列组合发挥出了最大想象力,成功把想要在这里读书的家庭分成了十几个层级。

很多精英家庭相信,要登上清北,就要从头拼起,赢在“教育的起跑线”。

这条起跑线不仅是给孩子的,更是给家长的。我发现,3岁小孩的家长最焦虑,花样层出不穷,努力鸡娃做简历、想方设法搞学区房,到了小升初反而佛系躺倒,无欲无求了。

就算是少年天才、一路学霸、清北毕业的爹妈,想要凭借自己优秀的基因让小孩逆天改命,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被小孩教育到只能认命。

藤校毕业、清华当教授的刘瑜在感慨“我的女儿正势不可阻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心里估计也是五味杂陈的。

03

筛选

资源投入再多,也还是跳不出城市的包围圈。

鸡娃内卷最大的困境在于,你无论多么努力,都是和周围努力的家长在同一个条件下赛跑:你学钢琴她上小提琴课,你滑冰来她击剑,你报舞蹈班级她会上顶尖芭蕾学校。

教育竞争水涨船高,在激烈的斗争之后大家重回一个起点。 在全国家长的眼里,北京这个地方名校多、资源丰厚,动辄就是百强中学排行榜上鼎鼎大名的人大附、四中、十一学校,但比起这座城市里十八般武艺的家长来说,优质学校的学位还是那么有限。

就拿全国百强中学排名北京第一的RDF为例。

北京教育考试院官方数据,人大附2019年共有统招615人、市级统筹25人(东西海三区之外)、国际班380人(560分以上)和校额到校205人(海淀)。

全都是优中选优的娃,不仅个人成绩突出,家长也有与牛娃相匹配的实力。但在进入学校之后依然被分成了:普班、实验班、早培班。

实验班又有数理,生化,人工智能等方向。能入选,要不然是某一方向成绩突出,要不然就是总分特别好的。初中就能接触人工智能、生化有成就的,不是天赋异禀获得学校资源支持,就是有家庭资源开路,从小耳濡目染。

ZP班就不说了,这两年ZZP入学简历就已经让大家都知道起点的标准了。除了以上的条件,还需要有过人的智商。

所以,筛选层层递进。

你要凭借家庭实力进了顶尖学区的优质小学,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升入中学,然后进入各种实验班,然后才有少量机会进入爹妈的母校,实现和他们的成就平起平坐。

这条路径太细小了,优秀的人又很多。

之前说过,四中做实验班已经追求不以分数论才华了,最后的结果,还是一届小孩里,一半班长,一半书记。

只不过在唯升学成功论的时代,就算是这样奋力拼进了超级中学又怎么样?最后也未必能进入清北一流,你要是读的是北邮和传媒,都算是泯然众生。

压力巨大。

04

选择

当年我曾采访过一个社会名人,就不说谁了。

他当时是个海淀家长,自觉小孩很优秀,数学有天赋,成绩不错,就想要去读RDF。

于是,这个家长就动用了各种社会关系(为了上学没有家长不拼尽全力),终于找到校长面前。

刘校长看了一眼小孩成绩,婉言劝退,说:学习跟不上,对小孩成长不好。要不,你再努一年看看?

虽然被拒,这个家长依然以见到了传说中的校长沾沾自喜,好像对话一次,就有了冲击RDF的胆气。不过后来此事不了了之,应该是想明白了,直接去了美高读书。

就算对名人来说,离开北京也是搞好教育的一个选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之前研究资料,发现十一学校学生满意度最高,这所学校毕业的小孩都想自己下一代也来这个学校读书,但现在没太可能了!

十一学校新建的学校,一个班只招20个学生,一个年级8个班也就才160个小孩,这还算多的,少的分校有的班级只开2个,收40个小孩,所以谁才有资格进这所学校?

想要不普世的教育,想要最先锋的教育实验,也是要削尖脑袋、奋力争取的。

所以不少家长在北京上学竞争不过别人,买不起优质学区房,没有北京户口,进不了理想学校,纷纷南下,甚至举家迁到了海南,就为了进一所好学校(十一学校在海南有一所合作校)。

没有人知道,自己今天的这个决策是不是正确…所有人都在抱着石头过河,看不清对岸的出路。

然而,也再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我也经常会对着女儿的成绩单唉声叹气,忍不住感慨“读书是一代不如一代”,未来她可怎么办?但是,我又经常看到她在没有压力的空间里,展示出来的才华和创造力,忍不住给她发小红花…

也许,这一代注定和我们走不一样的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指望小孩考上我们的母校,没准人生还能有惊喜。

好阿Q精神啊。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