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新安小学:敢为“小先生”、能做“小主人”、争当“小好汉”

75年前的1946年5月20日,毛主席复信由新安小学学生组成的新安旅行团:“新安旅行团各位同志们:来信收到,极为感谢!祝你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争取民主中国的胜利。”

75年后,新安小学学生再次给党的最高领导人写信,汇报工作和学习情况。5月30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五(8)中队的少先队员回信,勉励他们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励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新安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这所小学为什么能牵动两位党的最高领导人的心?日前记者来到新安小学蹲点采访,与学校老师、同学一同学习、生活,感受这所小学教书育人日常里的“不平常”。

敢为“小先生”,英雄出少年

新安旅行团是新安小学宝贵的红色资源和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下,学校充分挖掘“新旅”红色资源,借鉴“新旅”的成功育人经验,构建“敢为小先生、能做小主人、争当小好汉”的“三小”育人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是七言绝句,可以‘二二三’停顿,但更适合‘四三’停顿,谁能读出这种节奏?”6月4日,新安小学四(4)班的“高级小先生”成静怡正带领大家学习古诗。

担任了3年多“小先生”的角色,11岁的成静怡积累了不少经验:“做好‘小先生’首先自己要对知识滚瓜烂熟,还要能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大家总结概括学习内容。‘小先生’让我变得自信大方,也更善于和同学们相处了。”

“我们每位老师都有一份本学期‘小先生培养计划’。每节课会预留10分钟‘小先生’授课时间,采取轮流授课的方式,每位同学每个月都有一两次上台的机会。”新安小学教科室副主任梁文超说。

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1929年创办的新安小学,是闻名全国的少儿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的母校。不少研究者发现,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在长达17年的辗转活动中,“新旅”不仅参加革命工作,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还完成了课业,成为培养各类人才的摇篮,当年的小好汉很多成长为新中国横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杰出人才。这一独特的教育现象,源自于校长汪达之在“新旅”中倡导并实行的“小先生”制——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全新教育方式。

“小先生”制的核心就是即知即传,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馆长顾学让说,第一批团员14人,最大的19岁、最小的12岁,背着一个小行李袋就去闯天下,都是两眼一抹黑,怎么办?他们能者为师,互教互学,白天工作、排演节目和集体学习,晚上开会,反思一天得失。为了生存和宣传抗战,他们给邹韬奋的生活书店卖进步报刊,自己也出版刊物,如《儿童生活》《华中少年》,都是自编、自印。新安旅行团孩子们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就有100多首。

“基于‘新旅’教育传统,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堂当‘小先生’,打造‘小先生课堂’,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张实践于课堂。”在新安小学工作32年、现为省特级教师的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介绍说,丁元清老师曾在黑板上给学生出了一道应用题:两位小朋友读同一本书,一个读了五分之三、一个读了九分之四,谁读的页数多?学生以“小先生”的身份到讲台讲解,一个问题,有6个孩子从不同角度讲了各自的理解和方法,丁元清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只是随机地指导、点拨、评价,并不直接讲明答案。他说,“‘小先生’的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如何解题和寻求正确答案,而是希望学生在争当‘小先生’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

“‘小先生’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分,每学期我们会进行一次等级评定,为评上的‘小先生’们颁发‘聘书’和徽章。”梁文超告诉记者,“初级小先生”要求敢于表达、吐字清晰;“中级小先生”要求逻辑顺畅,能与同学们进行提问、评价等基础互动;想评上“高级小先生”,孩子们不仅要乐于表达、思维活跃,还能和同学们开展有深度的问答。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为什么文中的油一定是‘灯油’呢?”在四(6)班的课堂上,王筱萱代表小组发言,向另一小组展示的答案提出质疑。与传统课堂不同,在这节语文课中老师把“话筒”交给学生,自己更像是课堂“主持人”。

“这是我校基于‘小先生’推出的‘伙伴学习共同体’教法。”四(6)班语文老师沙萍告诉记者,“伙伴学习共同体”课堂主要由学生“独学”、小组“互学”、集体“研学”、教师“领学”四部分组成,相比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在“伙伴学习共同体”课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孩子,只在最后“研学”环节负责解决疑难问题。“小组讨论中,每个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再由组长汇总、上台展示,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大家热情很高。”小组长徐嘉熙说。

“‘伙伴学习共同体’倒逼孩子们独立思考、学会合作、积极表达,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沙萍说,实施该教法的班级完全颠覆了课堂生态,学生课堂参与度达到85%,而传统教学方式至多达20%。2018年,“伙伴学习共同体”以第二名的成绩入选全省中小学前瞻性课题项目。

争当“小好汉”,自立中自强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争当新时期小好汉。”新安小学校园墙壁上,这句话随处可见。

学校德育主任王正祥说,人的培育有两点:德育和知识。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在推行“小先生课堂”基础上,学校又构建“小主人课程”。“小先生”特指课堂上的学习、进步方式,“小主人”则侧重课堂外的德育,指向“人”的培养,将“育分”校正到“育人”,着重解决学生面对冲突、困难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4)班辅导员咸雪婷向记者展示一份6月份的“习惯养成家校联系卡”,卡片上标注6月份学生要完成的目标——学会刷鞋子、叠衣服、洗盆池、刷马桶。“这是一份互动式的卡片,包括孩子自评、家长评价两栏。每月,家长要把孩子完成目标的情况,制成半分钟小视频发给老师。”咸雪婷说。

“上个月我养成了每天阅读半小时、自己收拾书桌的习惯,还学会了做西红柿炒鸡蛋这个菜,爸妈都夸我手艺不错呢!”四年级的许俊烨不久前刚交上一份“双满意”的5月家校联系卡,从过去的“小皇帝”变为自立自强的“小主人”,他言语间透着自豪。

自己的事自己做,当生活上的“小主人”,其实也能从“新旅”上找到“根”。顾学让说,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手脑相长”。“新旅”前辈在校既学习又劳动,在瓦工师傅指导下,自己动手拆房、修屋,打草鞋、做粉笔。通过劳动,既解决了生活、学习费用,又从小培养了爱劳动的品德,以及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处事方式。举个例子,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旅”回到苏北大地,刘少奇、陈毅赋予他们 “组织十万儿童”的重任,但那时“新旅”自己才100多人,怎么办?他们深入县乡发动、组织和培训,1945年5月,盐阜区召开第一次少年儿童代表大会,这时苏北有组织的儿童团员已达18万人,“新旅”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继承、发扬“新旅”精神,构建“小主人”德育微课程,让德育工作课程化,这不是一句挂在墙上的空话。对应“德智体美劳”,学校以“文明小主人”“智慧小主人”“健康小主人”“快乐小主人”“勤劳小主人”为主题,编写了五个系列300个德育微课程,每个系列60节课,并设计配套教学用PPT,让老师在执行课程时有本有据、方便适用。每周推出一至两节课,以班队会、专题活动、家庭实践等方式予以落地,以小善积大美,从点滴开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自主能力。

王正祥介绍说,比如“勤劳小主人”,一年级学生从会系鞋带或红领巾开始,要求每个月学会一个习惯或一项技能,二年级学生会使用一件家用电器、整理自己房间,高年级会炒一道菜或洗衣服,等等。以课程化的方式让德育工作落地,渐进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小主人课程”一推出就受到广大家长欢迎。

注重多“走”“动”,涵养家国情

“‘新旅’小团员们从淮安出发,经镇江到南京,他们首先去见了南京市市长马超俊,不料竟遭到他的大声训斥,小团员们据理力争,驳得马超俊哑口无言……”5月31日,面对前来校园参观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的省委书记娄勤俭,新安小学4年级的小讲解员孙术桐自豪地讲述起新安旅行团团员们克服艰险、宣传抗日的故事。

“想成为讲解员要先了解‘新旅’历史,还要对纪念馆的180多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一清二楚。”从2年级获得“小好汉讲解员”聘书起,孙术桐已圆满完成了十多场讲解任务。他说,“‘新旅’团员和我们差不多大,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卖报、写文章养活自己,我们也要像前辈一样,做独立自主的小主人!”

像孙术桐这样的小讲解员,新安小学每年都要选拔、培养几十名,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一大半讲解任务是由他们完成的。每年开学,学校也必会组织新生参观“新旅”纪念馆。顾学让说:“‘新旅’后代讲‘新旅’故事,‘新旅’后代听‘新旅’故事,目的是让学生们在红色资源的实境体验中学‘四史’,体会前辈们创业的不易。这次五(8)中队的少先队员们也是因为在纪念馆学新旅、学党史中感受深刻,才萌发了向习总书记写信的想法和举动。”

用身边的红色“活”资源感染和滋养学生,是新安小学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一大特色。淮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祁素娟介绍说,围绕以“追寻新旅足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主题的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十百千万”行动,新安小学打造了“学新旅”三个课堂:实境课堂,学生参观新旅纪念馆,感受新旅团员“人小志气大,爱国走天下”的革命情怀;体验课堂,唱新旅歌曲、演新旅事迹、举行中队会,体验新旅红色文化;实践课堂,到广大农村和社区开展实践调查、寻访。

“当年的新旅前辈,历时17年行程5万余里,在行走中学习和宣传抗日救亡,在行走中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行走中增长才干。”新安小学副校长王勇告诉记者,开展针对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他们特别注重“走”和“动”,“走”出说教、“动”出效应,让学生在行走中、在场景化、在沉浸中感知家国情怀。比如“学新旅”三个课堂中的实践课堂,带学生到广大农村实地调查、寻访后,他们特别配套开展“祖国美、家乡好、我能行”活动,引导学生把参加寻访后的情感表达出来,形式不拘一格。做完后拍视频,大家一起交流分享。结果,当天学生有的自己动手做了一顿饭,有的主动给爸妈洗脚,有的认领“两操”秩序管理岗、水龙头防滴漏岗……家长们都惊喜地反映,活动后小孩有收获、变化大。

通讯员 黄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莎沙 蔡志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