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教育机构,远没有我们今天这样广泛。九年义务教育教育的诞生,才使得教育成为了一项权利与义务相互结合的产物,这既保障了人民知识水平的提升,也保证了人才培养制度的完善。
而在之前,教育一直是贵族阶层的产物,教育资源也一直被上层权势把持着。底层民众想要读书可谓难上加难,更别说考取功名,成为官僚了,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清朝末年有一位叫做武训的乞丐,以乞讨所得积累成数,放贷置地,以此创设“崇贤义塾”,分蒙学、经学两级,又创设“馆陶杨二庄义塾”,还曾受到慈禧太后的嘉奖。
何谓义塾
义塾又称“义学”,是古代的一种免费私塾,主要是给民间的贫苦孩子提供教育机会。由于地方的不同和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义塾的举办方式和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
义塾大多以地方和宗族为单位举办,以祠堂、庙宇的地租或是私人捐款作为办学经费。教育的内容和私塾一致,即蒙学和经学。
义学最早出现是在汉代,由四川什邡县令杨仁首创,此后只要是以筹集捐款和宗族出款聘请老师讲课,面向贫困子弟的学校,都称为义学。
宋代以宗族为单位设立,但限于教育本组的后代,还不具有忧天下的特性。清代则是由政府提倡,义学开始广泛设置,教育的主体也进一步拓展。
清光绪四十一年(1702年)在京师崇文门外设立义学,选五城各小学“成材者”入学就读,倒有选拔人才的一种味道;八旗子弟也设置了义学,教授满、蒙文字,后来清政府多次下诏,命令西南边陲的贵州、四川等地设置义学。
像是我们之前提到的武训,就是杰出的代表,一生清贫却为了弥补自身的遗憾,出资置地,给贫穷的孩子一个教育机会。
清末义学成为清代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化贫民子弟,成为了朝廷维护统治、教导纲常礼化的一种手段。目的就是使他们成为“安身良民”,不使他们“好勇斗狠,轻生犯上”,这是清政府普遍设置义学的目的。
早先的稷下学宫
义学之前,还有政府设立的学堂,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有了相关的介绍,另外还有一种文化教育模式,那就是由政府设立的文化交流中心——如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又称为“稷下之学”,是战国时齐国在国都临淄的稷门下所设立的学校。它由国家主持招纳当时社会上流动的著名文人学士,也招纳一些学生。既是讲学读书的地方,又是培养封建官吏的场所,肩负着教学和研究的两大职能。
稷下学宫的存在时间较短,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其容纳不同的学派,提倡百家争鸣,因此聚集了儒、道、法、阴阳等许多学者。在哪里,争论是一种常态,不仅是诸学派之间相互辩,学生与老师之间也辩。
这倒是和民国时期存在的西南联合大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同为文化发展的胜地,同为文化发展做出极大贡献。
稷下学宫的先生待遇优厚,地位很高。齐王对各派别的士大夫都礼遇甚丰,封为“上大夫”者有76人。凡是被封为上大夫者,皆受到极高的礼遇,故有“为开第康庄之衙,高门大屋,尊宠之。”显示了对世人的崇敬与厚爱。
齐威王和齐宣王大兴稷下之学,使“稷下学宫”成为闻名列国的东方文化圣地,各派学者荟萃的中心,为百家争鸣的诞生提供了讲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