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式开考了,各地学子奔赴高考的战场。在中国式教育体系中,对于高考,家长普遍认为这不亚于一次重新“投胎”,可以说是一次人生的转折点。
很多家长从孩子入学幼儿园一直到上高中,督促孩子认真学习后都会说的:等考上大学就好了。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甚至满是心酸的说“我都是为了你好啊"。然而这只会让孩子更加的叛逆,和家长反着来。
我工作的单位正好是海淀一所高中旁,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和同事一起出来吃饭,正好碰到刚考完的考生和父母在一起吃饭,在那里不停的抱怨,出于好奇我也侧耳去听他们的对话,母亲锲而不舍的追问考得如何等,“妈,你别烦我了,我已经尽力了”孩子有气无力的回答到,“为了你高考,我都放弃了工作专门陪你一起复习的,你必须考好!多检查几遍的,千万不能别犯低级错误!”
可以说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在处理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时,控制、放任、贿赂、甚至威胁都是家长们常用的方法,然而这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教育误区。
此次父母课堂李宁老师为我们解读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正是关于这些误区的进一步的解读。
第一个误区是我们成为了控制型的父母。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当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举止不能接受的时候,我们会选择控制的方式,惩罚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如果我们用控制的方式管教我们的孩子,如果孩子是性格温顺的,等他长大以后,他可能会变得特别懦弱,没有自信。如果孩子是性格粗狂的,他会变得特别的叛逆,特别有控制欲。
实际上,当我们控制孩子的时候,我们更注重的是孩子的行为本身,但我们忽略的却是孩子内在的情感。单单的看孩子的某个行为,是很难知道孩子的内需的。而当孩子出现了不当行为的时候,往往是他的某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
第二个误区是我们成为了放任型的父母。孩子想要买一个玩具,只要一哭,就买。这样肯定就是在放任孩子了。这样的孩子,表面上看,是在享受着无限的自由,但实际上,这样的孩子的归属感会有极大的问题。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在哪里,不知道事情的是非深浅在哪里,所以他们往往会个性散漫,也很难得到父母或是家庭带给他的依赖感。
教育孩子,无条件的爱很重要,但是界限也不可或缺。如果大海越过了陆地的边界,那就是海啸;岩浆越过了地壳儿的边界,那就是火山爆发。
一个长期处在混乱之中的孩子,怎么会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呢。等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会在是非观念和情感上遇到很多问题。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涉及毒品、早孕和帮派活动。也可能会网络上瘾、或是被烟瘾、酒瘾等挟制。
第三个误区是我们会经常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比方说啊,午饭过后才一个小时,孩子跟你说:“妈妈,妈妈,我饿了。”然后你可能轻描淡写的回答:“你怎么可能会饿呢,一个小时前,我们刚刚吃过饭。”这便是在轻视孩子的感受。轻视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样与孩子互动是正确的。
在孩子的童年,如果家长经常的忽略或是否定孩子的感受,等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也会忽略他人的感受,变得缺乏同情心并以自我为中心。
第四个误区就是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很多父母都愿意采用外部激励或是负面威胁的方法。比方说贴小红花、不哭给糖吃、再哭不要你啦、考的好带你去旅游、考不好假期不许看电视等等。
实际上,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是控制孩子的两种形式。这样对待孩子,等他长大以后,他会失去做事儿的自驱力,也就是做什么都要寻求外在的刺激和肯定,没有由内而外生发的乐趣和快乐。
第五个误区就是家长常常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举个例子来说就是:你跟孩子说晚上六点钟吃饭,到了饭点儿,你叫了孩子几次,但是孩子看电视,就是不过来吃饭。等电视看完了,孩子想过来吃饭了,发现饭菜都已经撤掉了,那么这个时候,饿他一顿是可以的,这是“直接后果”。
那么,什么是“消极后果”呢?比方说到了饭点儿,孩子在看电视,你喊了几次孩子也不过来,然后你说,现在不吃,就永远都别吃了。这就是消极后果。因为现在不吃饭和永远都别吃饭,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孩子是完全不能理解这其间的联系的,他唯一明白的就是,我犯了一次错误,就会影响我想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要么就是犯了错误不被你发现,要么就是犯了错误推卸给他人。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很容易就会陷入到误区中,所以要不断的学习,改变自己的想法,中国式父母需谨记,亲子之间的爱也需要克制。智慧的父母要懂得适当退出,不以爱的名义掌控孩子的生活。
在养育的路上,留些时间给自己。要知道,我们的人生,孩子不是全部。而且,只有我们认真过好我们自己的人生,把我们自己的人生过的精彩,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祝福。
在此,也祝所有的参加高考的学子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