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安徽警方通报10岁女童被母亲殴打#登上了微博热搜,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事情的起因是学校的班主任发现一位三年级的女孩好像不太舒服的样子,走近一看,竟然发现有血从她的衣服上渗出,就连忙将她送往了医院。
给女孩做了全身检查后,发现孩子全身上下都有伤口,除了正在流血的新伤,还有已经愈合的旧疤痕,并且有多处伤口感染化脓了。
经过多次询问,小女孩说,“妈妈多次用绳子鞭打”和“烫红火钳夹烫”,并且“不给吃喝”,严令她“不许对外声张、告诉别人”。
目前孩子已经被安排到近亲属监护,公安机关已经受案调查,并依据孩子的伤情鉴定结果和调查事实依法处理。
都说“虎毒还不食子”,有些父母残忍起来,简直不配为人!
心理学家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
孩子就像是新芽,父母从小给孩子的内心浇灌怎样的甘露,将来他就会有怎样的人生。
或者积极向上、温纯善良,或者破罐破摔、怨气深重。
暴力下的孩子,
逃脱不了原生家庭的痛
“打就打呗,不然没妈妈了......”
曾经看过一则新闻:西安的7岁男童天天(化名),在父母离异后,跟着妈妈生活。
和妈妈一起生活的日子:只要妈妈心情不好,就用各种方式毒打他。
“妈妈平时会用切菜刀打我,有时候会割伤我。”
“还会让我把衣服脱了,拿很粗的电线抽我,我都快疼死了。”
“妈妈还会用木棍打我的腿,打得我连路都走不了,走是可以走,我拼命地走,但是越来越疼。”
记者在采访时,看着孩子脖子下那触目惊心的伤痕,真是让人心有余悸,如果伤口再深一点,如果位置再往上一点,天天几乎要命丧刀下。
孩子是上天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有的父母却暴殄天物。
杨妍珏7岁的时候就长期遭受父亲的虐待,烟头、皮带、针都曾是都是她的家常便饭。
后来她离家出走被一对善良的夫妇收养,时间慢慢过去, 曾经发炎腐烂的伤口虽然已经结痂了,但小时候留下的阴影却从未消退。
一直到现在,她都不愿意回忆童年那段记忆,哪怕在路上看到与父母身形相似的人,都会害怕到全身发抖。
其实,家庭暴力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根据数据显示,大约有74.8%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徒手打、用物品打、限制活动以及言语羞辱等伤害,其中这些施暴者主要是父母。
也就是说,在每个人的身边,可能都有孩子正在遭受家庭的暴力伤害。
“棍棒底下出孝子。”
“我没时间跟他废话,先打一顿再说。”
“只有打在身上他才会长记性,才会听话懂事。”
因为有这样用“拳头”说话的家长,才会有以下这些孩子:
“我恨我妈,家就是地狱,我想逃离。”
“等他年老体弱打不动的那一天,一定会把曾经挨过的打全部还给他。”
“爸,如果你再敢家暴,咱俩一起去死吧。”
有些时候,父母一时的情绪失控,会成为孩子心中一辈子的伤痛。
这些苦,始于童年,困于成年,也许很多很多年,都无法把心结解开。
“新型家庭暴力”的魔爪
正伸向我们的孩子
很多父母说:“我对孩子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孩子为什么还是出现了各种性格问题?”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已经摒弃了打骂的方式来惩罚孩子,越来越多的“新型家庭暴力”开始对孩子进行精神上的摧残——冷暴力。
试想你家有没有这样的场景:“孩子做错事了,就把孩子晾在那,无论孩子做什么,父母都无动于衷。”
其实,这就是冷暴力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一米八的大个子看起来很阳光,但实际性格却有些内向甚至孤僻,少言寡语交流起来有些困难。
男孩出身于一个小县城,父母还是比较宠爱孩子的,但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父母都是比较传统保守不善于沟通交流的人,所以在家里,唯一处理矛盾的方式,就是冷暴力。
如果家里出现了矛盾,双方都互不理睬,几天不说一句话,各做各的事情,实在需要交流的时候,也是冷着一张脸用简单的几个字来表达。
大人们选择用冷暴力解决问题,年幼的男孩却无法理解这其中复杂的关系和情绪。
一直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男孩,最痛恨冷暴力。
但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也成了冷暴力的实施者:
和别人发生了矛盾,无论是双方谁的错,他都不再理会对方,甚至从此不在有任何交集。同时,他也有着比较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极度害怕被人拒绝,一旦对方稍微表现出一丝冷漠,就无法继续交流,甚至惶恐不已。
男孩说,知道自己的人格已经存在缺陷,所以他不打算结婚,不想组建家庭,因为不想连累别人。
家长的冷漠忽视,是一种精神暴力。孩子看着父母冷漠的脸,他们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
“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了?”
“我不配被爱!”
作为父母,我们的出发点是爱孩子,那么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就要就事论事,讨论正确的解决办法。
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冷暴力是最差的一种。
不打不骂,
一等父母教育孩子有方法
1
不要带着情绪解决问题。
我非常理解当孩子犯错时,家长有时候真的被孩子气到不行。
但是带着自己的情绪解决问题,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所以,当家长感觉自己有消极情绪的时候,可以先告诉孩子:“这件事情我现在很生气,我先去冷静一下,等我冷静好了,我们再来探讨。”
等到感觉自己气消了,能够客观地评价这件事情并且有解决办法的时候,再去跟孩子交流。
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与父母一起解决问题,才是上策。
2
解决问题,对事不对人。
孩子犯错了,要尽可能详尽地描述出他具体、客观的言行举止。指出孩子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再发表你的情绪感受。
比如孩子打架了,家长可以这样说:“今天,你在学校打架了,妈妈很惊讶,也很生气。现在你告诉妈妈为什么要打架?如果不打架,是不是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3
树立榜样作用。
很多家长一时忍不住怒火,在情绪失控对孩子造成伤害。但事后很后悔又不好意思跟孩子道歉,最后双方都很不愉快。
其实,谁都可能犯错,如果家长在情绪失控后,能够真诚地对孩子说声“对不起”,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获得孩子的谅解,不仅能弥补孩子心理上的伤害,还能让孩子看到父母勇于认错,积极改进的行为。那么以后孩子在遇见类似的事情也会以父母为一个正面榜样,也能让孩子信任父母,尊重父母。
▍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信息源自:网络
内容整理:智慧育库(微信号:zhihuiyuku)
转载请注明
关注孩子健康成长,100000+人已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