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里的船虽然艰辛,但却不悲惨。她虽然年少瘫痪,生活变得辛苦,可她骨子里从不放弃的精神,包括她的聪慧,让她并不悲惨。
反而她的努力,让她不仅在29岁时,成为中国第一位坐轮椅的女博士,还成为了双一流高校教授。
她的人生就像马基雅弗利说的那样:“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她就像生的代表,更像光的希望。
病痛夺走了快乐,却让她学会了长大
在候晶晶出生的前十一年里,是非常幸福的平凡生活,也是一帆风顺的。在幼儿园的时候,她就不像别的小孩子一样爱玩,并且那时候的她就认识很多字,还对书本里的故事感兴趣。
甚至父母试着让她做一年级入学测试时,年仅四岁的候晶晶以双百的成绩惊讶了很多人,当时都说她天资聪慧,是个可造之才,父母也因此为她骄傲。在一家三口都沉浸在甜蜜的日子里,厄运随之而来。
在1986年,十一岁的候晶晶在某天夜里双腿又胀又疼,难受的没办法走路,做了检查,医生说是“横贯脊髓炎”,是可以治疗康复的,一家人这才放心下来。
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候晶晶也回到了学校,并考上了全市的重点高中,在所有人都以为事情已经过去,沉浸在升学的喜悦时,她因病情的复发彻底检查出“脊髓血管畸形”,能站起来的几率微乎其微,更因为误诊错过了最佳治疗的时间。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像一个石头深深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父亲和母亲看着病床上的她苍白的脸蛋,不再有往日的活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立,心里像针扎一样疼。
而母亲更是经常在每个夜里偷偷得掉眼泪,而被病痛折磨的她却坚强地安慰父母,不要担心,她没事的。
同时她看着父母为了她的病情东奔西走的劳累,她心里止不住的悲伤,经历过身体的疼痛和被迫辍学的双重打击,她更想过轻生。但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静和绝望中,她最终选择了面对,开始长达十年的自学的道路。
笔者想,在崩溃的边缘,她也想过逃避,可是骨子里流淌的坚强不允许她认输,她在漫长的等待里,去开启新的希望。
长大虽然艰辛,却也成就了她
她开始翻阅各种各样的资料,从小升初到大专,最后到专升本,一连十年,我们不知道她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只知道她双腿无法活动,在夏天里忍着炎热和褥疮,在冬天里忍着疼痛和寒冷,只知道她在复杂而又漫长的复建和等待中,一点点的努力。
尽管她在漫长而又艰辛的等待中成长,但她也慢慢学会坚强,学会去坦然面对,更慢慢地把聪慧变成了一种能力。
终于她凭着她超强的意志力,带着对命运的不屈,迈进了南京师范大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南师大录取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并以可喜的成绩完成学业,被评为“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而她发表的高质量的论文2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等刊物全文转载。
南师大是她生命的代表,更是新的希望。在南师大的生活里,她认真并努力地对待每一次机会,比如论文答辩中,她的外文资料是最多的,哪怕她行动不便,却还是设计了许多调查问卷。
也正是因为她对教育的狂热,所以后来她决定留在了南京师范大学,开始了教学生涯。
自强给她希望,也被她传递
在这个给了她光和希望的南师大里,她成为了别人的光和希望,并把爱传递。
留校任教后,她为硕士生开设了多门英汉双语专业课程,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了共计80余万字的专著和译著;并且她还负责多项全国和省级教育科研项目。
在开启的教育生涯中,学校排的课已经把她的时间基本占满,而她也因为身体原因,备课的时间也比别人更长,但只为把知识更详细的传授给大家,她曾经坐着轮椅抱着五本书,只为了完整的讲述;她是敬业的,更是尽责的。
除了教课,她还在大量时间教课的前提下去少管所,福利院等这样的地方,将自己的爱和光明,去教育,感染那些最特殊的孩子,时间一长也被人称为最忙碌的帮教志愿者。
而那里的孩子是很喜欢她的,孩子们说:“与侯老师交流,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生活的强者和弱者,我们会下定决心重新改造,重新做人。”
面对这些孩子,她的脸上时常洋溢的笑容,她永远用着乐观坚强,去让更多的人得到生的希望。
在这些行动的努力之外,她还出版了关于从残疾人帮扶教育的专著,并且拿奖金捐给少管所和地震灾区,她就是依靠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她深知文字的力量,所以她用书本来感染孩子们的思想,给少管所创建了图书角。
与此同时,候晶晶对于凡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她总是冲在第一个,并且亲力亲为。
小结:
生活虽然悲惨,可是命运对我们的行为只有一半主宰权,把另一半支配权留给我们。候晶晶就是这样,带着坚强和倔强,永远不放弃自己。
不仅自学十年,还坚持复健,终于在29岁时,成为中国第一位坐轮椅的女博士,还成为了双一流高校教授,她用自己的坚强和时间,创造了一个奇迹,更是一份精彩的人生。
连一个身残志坚的人都没放弃生的希望,反而给自己带来光亮,那同样生活在这世界的我们,更应该明白生活的支配权在自己手里,愿好好生活,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前进的道路就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