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的幸福背后:学霸高考状元妻子,龙凤胎儿女和110岁的爷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说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

近段时间网上好评如潮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现的在清朝末期,以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等人在那个愚昧无知、迷茫不前、甚至有人企图复辟帝制的时代化作先驱者,前赴后继,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故事。

在《觉醒年代》中,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教育的重要性,正是由于教育的落后导致了人民思想的麻木和空洞,五四先驱们用生命来救亡图存,唤醒国家的意识。

中国人民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等到了新中国成立,在此之后中国越发的繁荣富强,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全国的高等学校一共有3005所,和新中国成立之前有着天壤之别。

而教育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新中国刚成立之初,国家遍地废墟,百废待兴,且由于战乱损失了许多的人才和教育机会,随着后来许多在国外避难的文人学者回国,中国的教育事业才逐渐有了起色。

而施一公作为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他的回国在中国的教育历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知名的神经科学家鲁白说:“他是海外华人归国的典范和榜样”。

年少经历

施一公于1967年出生在河南省郑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中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他排行第四。父亲大学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母亲则是从北京矿业学院毕业。

施一公的祖父施平,是云南大姚人,曾是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的父亲出生于浙江杭州,但却在江苏等地长大成人,母亲出生于江苏丹阳的吕城镇,就读与北京矿业学院。施一公的父母大学毕业后都选择在河南工作,随后两人相识,也就有了施一公。

施一公虽然出生在河南郑州,但是由于某些时代的原因,两岁半就随父母下放到了河南省中南部的驻马店市里的一个小郭庄。随后在1972年,施一公一家离开小郭庄,全家搬往了20公里之外的驻马店镇。

在施一公生长的那个年代,教育并不是很普及,许多国民也没有了解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施一公的父母不同,他们作为知识分子,深刻的知道“知识就是力量”,施一公从小在他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同样很看重学习。

1985年,施一公就凭借优秀的成绩成功的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成为了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批本科生。

施一公在清华大学的生活也十分的多彩出色,他的学习成绩次次名列前茅,是全年级第一。在清华大学的学习的时间里,他在注重身体的锻炼,创下清华大学运动会竞走项目的记录,而这个记录,直到五年之后才被打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由于施一公的刻苦努力,在1989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在清华大学毕业,而且他不仅仅是生物系的学士,还取得了数学系的学士学位。

赴美留学

1990年,施一公为了探寻生命的更多奥秘,赴美深造。他前往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医学院里攻读分子生物物理专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只是施一公初到美国时,就发现了国外教育和中国教育的显著不同,但最令他苦恼的就是英语水平的问题。为了能够在美国学有所成,他每天自律的背诵25个新单词,积极的练习口语,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的,施一公的英语水平提高了很多。

而在科研水平上,不得不说当时的中国和美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施一公在美国见识了解到了很多在中国没有见过的科研用具。他勤思苦干,在实验室里持之以恒,为的就是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一次课程中,实验室导师激动地向学生们演示新发现的一个生物物理学理论,却被施一公当场指出导师演算时期的错误,从此施一公“一战成名”,在毕业之后,这位导师说:“施一公是我最出色的学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995年,施一公成功获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7年,施一公虽然还未完成他的博士后研究课题,就已经被普林斯顿大学的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

为了让施一公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大学还给他提供了一个实验室和将近50万美金的实验启动资金。这种优渥的科研设施条件为施一公提供了充足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短短9年时间里,他就历任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等身份的变化,并成为学校分子生物学系的领军人物。

作为这样一位优秀的,闻名世界的结构生物学家,他在2008年拒绝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当研究员的工作邀请,反而选择回到祖国的清华大学来任教。

这个选择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而他的归来,也为中国的教育打上了一针强有力的药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情系国内

施一公在回国前后,其实是有过挣扎的,但是最后让施一公下定决心的有两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施一公的妻子和爷爷。

施一公的妻子叫做赵仁滨,都说优秀的人是互相吸引的,赵仁滨同样也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她以黑龙江市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留学期间偶然结识了同为清华校友的施一公博士。

两人三观极为契合,又十分的了解彼此,没过多久就情浓蜜意,迅速坠入爱河。在婚后,两人还育有一对活泼可爱的龙凤胎儿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可以说,施一公能有如此成就,妻子赵仁滨有着很大的功劳。赵仁滨全心全意支持施一公的科研事业,在施一公的背后为他解决其余琐事,如果没有赵仁滨这样一位优秀的女人在背后对施一公的支持和付出,可能也就没有施一公的幸福生活。

还有一位对施一公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就是施一公的爷爷。施一公的爷爷施平今年已经110岁。在30年代的时候,施平就考上了金陵大学,后来在多处地方担任要职,还担任了7年的北京农业大学的书记,随后在改革开放后,又在华东师大担任书记和要职。

施一公人生轨迹的成长中,绝对不可以少了爷爷施平。施平虽然已经退休了35年的时间,但是一直关系着国家大事和教育的发展,也正是爷爷施平对中国教育的关系,让施一公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结:

施一公很喜欢跑步和其他的体育运动,在他看来,这不仅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磨练心智。2020年,已经53岁的施一公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全马。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就像是跑马拉松。看似漫长,其实很短。只要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给自己设立目标,那么再长的马拉松都不是问题。有志者事竟成。

就像达尔文所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我想施一公也是如此,只要对于科学绝对的热爱,才有现如今的成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