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气晴好的早晨,妻子一定会带雷小果出去走走。小区虽然不大,但胜在绿化覆盖较好,各种树木花草错落有致。阳光洒下,光影斑驳,青石小道交叉穿梭,仿佛漫步于山水林涧。这样的环境无疑是遛娃的好去处。
走到健身器材附近,远远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倚石而坐,看到妻子抱着雷小果走来,脸上的皱纹也随着慈祥的笑容舒展开来。
“这是雷家的娃娃吧,看看长得多漂亮。”老人笑问道。
妻子微笑着点点头,她拍拍果果:“快,给奶奶问好。”
雷小果盯着老人看了几秒,嘴角一咧,眼睛也笑成了两弯月牙。她举起胖乎乎的小手,向老人挥舞了几下。
老妇人又惊又喜。原本以为雷小果会跟其他小年龄的孩子一样害羞怕生,没想到她的表现异常的外向大方,这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众所周知,小月龄的宝宝是无法分辨陌生人和家人的,因此对待周围所有人都几无差别。而随着年龄增长,宝宝的心理发育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在某一阶段表现的外向开朗,下一阶段又表现得胆小怕生,两种表现交替出现。从成长过程中来看这是一种进步,说明宝宝的认知水平有了提高。
而随着宝宝的社交范围越来越大,接触的陌生人也越来越多。面对陌生人时,宝宝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害怕抗拒型,有的则是毫无戒心型,无论哪种情况,都值得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害怕抗拒型
对陌生对象怀有戒备心理是哺乳动物的共性,这与年龄大小无关,是认知能力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因此宝宝如果见了陌生人感到害怕,家长应视之为正常现象,要正确看待,耐心引导。
1.在刚进入陌生环境时,家长要抱着宝宝。
身体上紧密接触,语言上多做交流,确保能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使他逐渐放松下来。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是感受宝宝搂抱家长的力度,如果紧紧搂着家长,说明宝宝很紧张,反之则说明宝宝比较放松。
2.放下宝宝,但不要马上离开。
家长要做出交流的榜样,比如和场景中的其他人打招呼聊天等,保持轻松、不紧张的情绪状态,但不要强求宝宝做同样的事,不要因为担心邻居、亲友尴尬,而强迫宝宝打招呼、和人接触。耐心等待宝宝释放信任、安心的信号,就是进步。
3.当宝宝完全放松时,或有主动和别人沟通的意愿时,再鼓励宝宝交流。
由于现在宝宝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他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认为陌生的面孔会对他构成威胁。而当他认识到陌生人不等于坏人时,心情就会放松,警惕性也会降低。因此,建议家长多带宝宝到游乐场、博物馆、公园等人多的地方,多见陌生人。
经过一段时间后,有些宝宝可能很快就能与别人打成一片,有的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这在很大程度上由宝宝不同的气质类型决定,家长要做的只是尊重宝宝的感受和付出足够的耐心就好。
毫无戒心型
就像雷小果这样,有些宝宝天性外向,易于亲近,即便是面对陌生人也毫无畏惧,开心应对。然而,这样的性格也有一定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警惕性会让宝宝遇见坏人时出现不安全的可能。因此,家长要多对宝宝强调安全,告诉他“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等等。
不过,讲述安全知识时不应使用带有恐吓性质的语言,虽然帮宝宝建立安全意识没有错,但在他开始尝试与人相识相处时就灌输过多的负面信息,对其三观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矫枉未必需要过正,家长们还是要根据自己宝宝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性格。